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胡續冬的結果 展開

胡續冬

生前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胡續冬(1974年10月-2021年8月22日),原名胡旭東,民間人稱“鬍子”,生於重慶,生前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學巴西文化中心副主任。

1991-2002年間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和西方語言文學系,獲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學位、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獲文學博士學位后留校,2002年起執教於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研究領域和方向包括: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現代主義以來的世界詩歌,拉丁美洲文學。胡續冬長期從事詩歌寫作,被視為70年代出生詩人的代表性人物,歷獲“劉麗安詩歌獎”,“柔剛詩歌獎”“明天—額爾古納詩歌雙年獎”等民間獎項。

曾長期為《東方早報》、《新京報》、《書城》等撰寫專欄文章。並著有詩集《風之乳》、《旅行/詩》,散文集《浮生胡言》、《去他的巴西》等。

曾在巴西國立巴西利亞大學(Universidade de Brasília,2003-2005)和台灣中央大學(2010)客座執教,2008年曾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國際寫作計劃(IWP),並成為該校名譽學人(honorable fellow)。

2012年作為唯一的亞洲嘉賓赴西班牙科爾多瓦參加世界詩歌節(Cosmopoética Córdoba)並應邀赴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dad de Granada)講學。擔任《當代國際詩壇》編委和北京大學詩歌研究院新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21年8月22日,胡續冬去世,終年47歲。

人物生平


胡續冬生前照片
胡續冬生前照片
胡續冬本名胡旭東,1974年生於重慶市合川縣,后遷居至湖北十堰。
1991-2002年間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和西方語言文學系,獲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學位、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2002年留校任教,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學巴西文化中心副主任。
2000-2003年曾創建中國當時最大的文化網站“北大新青年網站”並擔任執行總監。

個人生活


人物逝世

胡續冬演講照片
胡續冬演講照片
據澎湃新聞報道,2021年8月22日下午,詩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胡續冬(1974年10月-2021年8月)在北京去世,終年47歲。

個人作品


作品名稱作品詳情
宿舍一角
我新買的音箱里有一個會按摩的女鬼
在夜深人靜的傾聽中她向我索要服務費
這些從書市上竊來的書竟擺出了一張張主子的臉
等著從我身上爬出一條安達盧西亞狗去把它們一一親舔
一個在吉它上閑逛的朋友給我留了張字條
“希望你向《詩經》學習,把晦澀的語言象闌尾一樣割掉”
漫長的學生生涯時時要宣判我的性無能
而抽屜里的一張黃色小撲克常挺身出來作辯護人
木魚、經幡、聖經和印度香
它們總愛帶我去我投錯胎的地方
夏士蓮、聖羅蘭還有小小一瓶雅詩蘭黛
這些離奇的名字構成了我女友心中的重重陰霾
一根香煙就可以把我收買
一瓶燒酒就可以把我出賣
沒有誰注意到我那黑色的蝴蝶標本
直到它復活成為星斑恍惚的黃昏
兩盞檯燈的光讓我看到了兩個影子
它們在我寫作的時候死死掐住對方的脖子
異鄉的開水泡不開家鄉的茶
到了腸胃裡更會吹出感時傷懷的小嗩吶
鑽過了玻璃窗的秋風也鑽進了我的骨頭
從我這平靜的角落生活里終將噴出憤怒的石油。

書籍作品

作品名稱作者姓名出版時間簡介
《浮生胡言》胡續冬2006年6月本書凸現了一個另類知識分子對日常生活和當下大眾文化進程的趣味性觀察,分成“浮生”和“胡言”兩個部分,“浮生”部分主要是以作者和妻子的日常生活為線索進行的雜感、雜議。“胡言”部分主要是作者的大眾文化時評和文化隨感,有一種獨特的“書齋無厘頭”效果。

創作特點


胡續冬寫真照片
胡續冬寫真照片
詩歌既是個人對世界的隱秘、特殊的認識,同時又是對這種認識本身的偏移:詞語的活力、想象的熱情將篡改部分現實。而當一種綜合性的詩藝最終形成,另一個世界和我們全部的生活必定會在詩歌中相互虛構不已。
詩歌風格
胡續冬詩歌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充滿了遊戲化與狂歡性的語言表述。與其說他是在以文學的方式進行意義表達,還不如說他是在搞一場徹底的語言實驗,在創作的實踐中探究詩歌中的語言到底可以放縱到什麼地步。當然,語言的戲謔與狂歡化的表達一旦失去了意義的指向,
那麼所剩下的就會僅僅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文字元號,而在胡續冬遊戲化的表達之下有著鮮明的價值判斷與精神訴求。胡續冬強調在時代變化的情況下,詩歌應該主動採取一些策略以跟上傳播和流通模式的發展變化,改變詩歌讀者銳減的問題。他認為應該“從詩歌自身的組織調度、呈現方式等角度入手,調整詩歌與公共的關係。”
這種調整在胡續冬的詩歌當中就體現在他改變了詩歌板起面孔、故作高雅拒絕閱讀的姿態,他從最基本的語言方式入手,放棄了過於正經的所謂“雅”,採用富含時尚與流行元素的“俗”。這種改變使詩歌有了實現從漂浮的空中回到大地的可能,也使詩歌獲得了蓬勃的生命力。
在胡續冬的詩歌當中,充斥著大量的世俗生活的事物與情趣。如在《去老邱家看老鷹樂隊的VCD》當中,他這樣寫道:“如在東門外一帶,在小腳偵緝隊的旱煙袋/把一段廊橋遺夢燒完之前,羊肉串攤上/形而上學的迷霧使得騎往加州旅館的單車/險些誤入塔里木。”

主要成就


胡續冬開會照片
胡續冬開會照片
大學時代開始詩歌寫作,歷獲劉麗安詩歌獎、柔剛詩歌獎、明天·額爾古納詩歌獎等民間詩歌獎項。
2000-2003年曾創辦當時國內最大的新銳文化網站“北大新青年網站”,2004年之後曾致力於博客的傳播與推廣,成為知名博客。
2003年開始,長期為《新京報》《東方早報》《晶報》《世界博覽》《出版人》等報刊撰寫專欄。成為知名專欄作家。著有隨筆集《浮生胡言》(工人出版社)、《你那邊幾點:我的巴西土鱉生涯》(人民大學出版社),編有《影子的素描》《北大網事》系列、《新青年DVD手冊》系列叢書,與人合著或合譯有《希尼詩文集》《北大課堂讀詩》《現代詩100首》(紅、藍卷)等書籍。
教學、寫作之餘,在CCTV-6“愛說電影”欄目出任嘉賓主持人。

研究方向

胡續冬生活照
胡續冬生活照
現代主義以來的世界詩歌
拉丁美洲文學
巴西文化
文學與電影
詩歌批評與詩歌譯介

講授課程

研究生
西語國家文學專題
葡語國家文學專題
現代主義以來的世界詩歌
當代世界文學與電影
葡萄牙語閱讀
本科生
當代歐美詩歌導讀
電影中的當代世界文學
巴西文化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