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公立大學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簡稱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中國文學門。1898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之初,有“文學”科目,而無作為一種獨立組織形態的系科。1910年分科大學正式開辦,中國文學門於是成立。1919年改稱國文系,下設語言文字、文學、整理國故三科,初步形成了今日北大中文系的基本格局。1937年因抗戰全面爆發,隨學校南遷,併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后,於1946年北歸,恢復了北大國文系的建制。

歷史沿革


1952年院系調整后,改稱中國語言文學系,並在原燕京大學新聞系基礎上設立新聞專業(1958年轉中國人民大學);1954年中山大學語言學系併入北大,加強了語言學專業(后改稱漢語語言學專業,並於2002年又增設應用語言學專業);1959年設立了古典文獻專業:這也就繼承傳統的文學、語言、古文獻三足鼎立局面。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目前北大中文系共設有4個本科專業: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中文信息處理),此外中文系還設有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全系現共有7個博士學位授予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有11個碩士點24個專業方向,以及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中文系也是最早入選的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中文系現共有教職工101人其中教師94人教師中有教授48人
副教授38人副研究員1人講師7人
北京大學資深教授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
新世紀人才7人9個教研室1個研究所
1個語言學實驗室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和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13個虛體研究機構
中文系有5個學科入選分別為中國古代文學-
陳平原林紓嚴復
陳獨秀魯迅劉師培
吳梅周作人馬敘倫
黃侃錢玄同沈兼士
楊振聲劉半農胡適
馬裕藻孫楷第羅常培
游國恩楊晦王力
馮沅君俞平伯廢名
唐蘭魏建功沈從文
袁家驊岑麒祥浦江清
吳組緗楊伯峻林庚
高名凱季鎮淮王瑤
陰法魯陳貽焮徐通鏘
金開誠褚斌傑褚斌傑
等眾多名家任教於此,他們秉承“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學術理想,為學科建設、學術傳承、文化進步乃至民族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另外,中文系還出現了“全國師德標兵”孟二冬這樣的先進典型。今天,每一個在北大中文系求學的學子,不僅可以浸潤陶冶於前輩學者的人格魅力和學術積澱,更可真切地感受諸多當代名師和一大批有為中青年學者的個性風采,得到知識和思想的雙重滋養。
自1998年至2008年,中文系共培養了本科生1167人(中國學生955人,外國學生209人);碩士研究生731人(含外國學生75人);博士研究生415人(含外國學生68人);接受國內進修教師217人、國內訪問學者253人;外國進修生483人、外國研究學者41人。目前,在校學生中有本科生566人、碩士研究生278人、博士研究生245人,總計1089人。
自1998年至2008年,中文系教師共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項(第2屆-第4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6項(第5屆-第10屆),全國優秀博士論文5篇,國家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2007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院系概況

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應用語言學
古典文獻學--
北大中文系的本科生培養,前兩年不分專業,統一組織核心基礎課程學習。第三年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志趣自由選擇專業。目前共設有4個本科專業: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中文信息處理)。
中國文學(ChineseLiterature):綜合培養文藝審美能力、對文學現象的分析評論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漢語語言學(ChineseLinguistics):側重培養培養語言研究、語言文化、語言教學等方向的人才
古典文獻學(StudyofChineseClassicsandArchives):培養具備深厚的國學素養、從事傳世文獻、出土文獻、海外漢學與古籍數字化的整理與研究人才
應用語言學(中文信息處理)(AppliedLinguistics:ChineseInformationProcessing):中文信息處理,文理兼修,開發計算機語言處理能力,如信息存儲、傳輸、檢索、智能理解與人機對話等

科學研究


學術資源

《語言學論叢》是中國國家教育部所屬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定期性系列學術集刊(以書代刊),刊登海內外有關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現代漢語、漢語史、漢語方言和文字學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上述領域的嚴肅的學術評論。集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
辦刊宗旨:提倡漢語研究與理論探索相結合,漢語的本體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漢語的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相結合、標準語研究與方言研究相結合,以此來推進二十一世紀漢語語言學的發展,使漢語語言學在國際學術界具有更大的影響和更高的地位。
歷史沿革:《語言學論叢》的前身是創辦於1957年、由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專業主編的《語言學論叢》,屬不定期同仁刊物,已出版25期。從2001年的總第26期起改為北大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的面向國內外徵稿的學術集刊。
細節描述:自26輯期改為小16開本,每輯30萬字,半年一輯,由商務印書館(北京)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至2008年底已出版到第38輯。
組織機構:新刊《語言學論叢》實行編輯委員會指導下的主編責任制,編委會由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主編先後由本中心資深教授林燾、陸儉明擔任。編委會下設編輯部處理日常事務,編輯部由本中心中青年教員組成,並從本中心的碩士或博士長期聘用編輯助理一人。
工作流程:《語言學論叢》恪守學術自由的原則,鼓勵學術爭鳴;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獲匿名審稿通過的稿件,再經過編委會和編輯部在京成員集體會議,決定每輯入選稿件和篇目排列次序。
學術地位:2003年,《語言學論叢》入選歐洲科學基金人文科學標準委員會(StandingCommitteefortheHumanities,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頒布的刊物索引目錄。該索引是為評價歐盟所有國家人文學科科研提供統一標準而設立的,相當於歐盟的A&HCI。該委員會歷時三年對全世界以不同語言出版的語言學刊物進行文獻學分析,引用率較高的85種刊物入選名錄。其中以中文出版的語言學刊物入選的只有三種,《語言學論叢》是其中之一。
2005年CSSCI設立集刊類索引目錄以來,《語言學論叢》每年入選並每年名列按引用率排名的第一名。

校園環境


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語言文學系分館(以下簡稱中文系分館)前身是中國語言文學系資料室,2000年開始與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共同建設。2008年加入北京大學圖書館系統。
中文系分館收藏以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等專業為主,涉及相關學科的圖書、期刊,以及學位論文等專業性文獻,主要為本系教學提供資料情報服務。截至2007年5月統計,分館收藏中外文圖書近2萬餘種,4萬2千餘冊;中外文期刊270餘種,合訂本近2萬餘冊;其中,22種語言研究類外文期刊為我館獨有;並備有1982—2007屆碩士與博士學位論文1255種/冊,均為開架閱覽。
中文系分館建有王力文庫、游國恩文庫,收藏二位先生家屬捐贈的藏書;已經收到王瑤先生、朱德熙先生家屬捐贈的藏書,即將建設王瑤文庫和朱德熙文庫;以中文系教師著作為主的學者文庫也在建設中。文庫圖書閉架管理,只能閱覽,不能外借。
中文系分館現位於舊化學樓西配樓三層。面積300多平方米,內設圖書借閱室、期刊閱覽室和王力文庫、游國恩文庫。閱覽座位四十多個,並配有目錄檢索與電腦檢索系統。環境優雅、明亮,是讀書、查閱資料的上佳場所。現有工作人員二人,為讀者提供專業、熱心的服務。
地址:校內舊化學樓西配樓三層(校內光華管理學院正北,圖書館新樓東南對角處)
教學科研
北大中文系是教育部最早入選的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必修、選修等各類課程達200門以上,數量居全國中文學科之首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為國家級、北京市級特色專業,中文係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自1987年以來,共獲得國家級、北京市級優秀成果獎10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項
管理服務
每年均有赴耶魯大學、東京大學、台灣大學等國外名校和港台著名高校交流的機會
每年60%以上的學生獲批科研基金資助,教師一對一指導完成科研項目
學生赴西安、敦煌、武當山等全國各地,進行民俗採風、方言調查與考古實習
各類文學社團、校園文學刊物蜚聲燕園,在全國高校有深度影響
能力塑造
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生系統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基礎知識與基礎理論
具備堅實的文史基礎和文化素養
具有過硬的語言文字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
保有優秀的文學審美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養成寬闊的視野和不斷獲取新知的能力。

精品課程


主要核心基礎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西方文學史、海外漢學研究、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文獻學史、比較文學原理、原典精讀(《詩經》、《論語》、《孟子》)等。
分專業核心課程:
中國文學:中國文學史、唐詩宋詞研究、《紅樓夢》研究、五四新文化研究、都市與文學、小說的藝術、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電影文化、性別文學研究、民俗與文化、東方文學史等。
漢語語言學:近代漢語、音韻學、史籍精讀(《左傳》《史記》等)、訓詁學、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漢語修辭學、方言專題、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語言與文化、實驗語音學基礎等。
古典文獻學:中國古文獻學史、中國古代文化、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原典精讀、敦煌文獻概要、古籍數字化、國外漢學概論等。
應用語言學:理論語言學、高等數學、離散數學、編譯原理、程序設計、計算語言學導論、語言統計分析、自然語言處理導論、人工智慧導論、語言工程與中文信息處理等。
另設有漢語言文學留學生本科專業。

畢業前景


研究深造:約90%的本科畢業生均可獲得免試推薦本校以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名校研究生的資格;部分學生選擇赴國外名校深造,獲得優秀的獎學金名額。
就業領域:國家黨政機關、新聞媒體、出版機構、廣播影視機構、地方高校、軍隊、外企、金融機構等。近兩年就業率在98%到100%之間。
近兩年畢業生被以下名校錄取
美國哈佛大學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德國圖賓根大學
荷蘭萊頓大學
日本東京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近兩年畢業生被以下單位錄用
中央直屬機關
國家公安部
人民日報
新華社
中央電視台
南方報業集團
中糧集團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三聯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工商銀行
德意志銀行
寶潔公司
北京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