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牌樓鎮的結果 展開

牌樓鎮

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下轄鎮

牌樓鎮,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下轄鎮,地處海城市東南部,東與馬風鎮相鄰,南與岔溝鎮為鄰,西與大石橋市虎庄鎮相連,北與八里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03.98方千米。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置牌樓區;1984年,設牌樓鎮。截至2018年末,牌樓鎮戶籍人口有40121人。截至2020年6月,牌樓鎮下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置牌樓區。
1958年,置牌樓鄉;同年秋,併入八里公社。
牌樓鎮
牌樓鎮
1961年,置牌樓公社。
1983年,改牌樓鄉。
1984年,設牌樓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牌樓鎮地處海城市東南部,東與馬風鎮相鄰,南與岔溝鎮為鄰,西與大石橋市虎庄鎮相連,北與八里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03.9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牌樓鎮境內地形複雜,山山相連,溝谷交錯,東南多山起伏而居高西北緩延而漸低,中間平原狹小。鎮內最高山峰三角山,海拔368米;最低處北鐵村西頭,海拔44米。

氣候

牌樓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天炎熱多雨,冬天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冬、夏季稍長,春、秋季略短。雨熱同步、光照充足。

水文

牌樓鎮主要河流牌樓河有4個支流。楊家甸河發源於毛才村;房身河發源於黃堡村;廟溝河發源於宋堡村前山;梨樹河發源於孫家溝,河長15.5千米,是長流河。

自然資源


牌樓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鎂、滑石、石灰石等。其中鎂石儲量在1億噸以上,含鎂量達47%以上;滑石儲量1000萬噸以上,優質滑石礦佔30%,石灰石埋藏量5000萬噸以上,含鈣均在52%以上。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牌樓鎮下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牌樓。
行政村南炒鐵北炒鐵梨樹溝宋家堡大旺南溝下房身廟溝金堡牌樓楊家甸黃堡三角
截至2020年6月,牌樓鎮下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富強社區、海鎂社區,鎮人民政府駐牌樓村。
行政村北炒鐵村南炒鐵村黃堡村大旺村牌樓村下房身村三角村南溝村金堡村廟溝村宋家堡村梨樹溝村楊家甸村東三道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牌樓鎮總人口4.6萬人。另有流動人口5000人。2011年,牌樓鎮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06.1人。
2017年末,牌樓鎮常住人口為5.1萬人。
截至2018年末,牌樓鎮戶籍人口有40121人。

經濟


綜述

2010年,牌樓鎮財政收入3300萬元。國稅、地稅收入共計17000萬元。
2018年,牌樓鎮有工業企業257個,其中規模以上4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工業

2011年,牌樓鎮工業總產值達到70.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2.5億元。

文化


地名由來

相傳清順治九年(1652年)此地一王氏22歲時丈夫故去,終身守節。村人為彰其德,於村西建一座牌樓,因此得名。

交通


牌樓鎮有312省道經過境內。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牌樓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45人,專任教師23人;小學8所,在校生2000人左右,專任教師1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00人,專任教師1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牌樓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7000戶。

社會保障

牌樓鎮
牌樓鎮
2011年,牌樓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5戶,人數558人,支出92.5萬元,月人均138元,比上年增長43.7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5人,支出30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8人,支出3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01人次;農村臨時救濟338人次,支出20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000人左右,緊急轉移安置1000人左右,農作物受災面積525畝,直接經濟損失80萬元,救災支出3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人。組織1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