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妮絲·赫勒

阿格妮絲·赫勒

阿格妮絲·赫勒(Agnes Heller)又譯作艾格尼絲·海勒,1929年5月12日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是一位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起初她站在了一個自由,民主的立場,後來在她的職業生涯,除了政治和社會思想,她也專註於在黑格爾哲學倫理學生存主義的研究。

個人履歷


阿格妮絲·赫勒
阿格妮絲·赫勒
赫勒在《日常生活》中談到日常生活批判的宗旨時指出:“日常生活如何能在人道的、民主的和社會主義的方向上得以改變是本書的實際爭端。本書提供的答案表達了這樣的信念,社會變革無法僅僅在宏觀尺度上得以實現,進而,人的態度上的改變無論好壞都是所有變革的內在組織部分。”

人物傳記


阿格妮絲·赫勒成長於一個中產猶太家庭,父親鮑爾·赫勒,從來沒在一個工作職位上呆較長的時間,二戰期間,他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識和在德國受培訓的經歷,幫助納粹控制下的歐洲人民移民逃出那裡。1944年,阿格妮絲的父親被捕,與450萬匈牙利猶太人一起被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並在戰爭結束前死在那裡,阿格妮絲和母親依靠經受考驗的心智和幸運,逃過了追捕。
關於“大屠殺”的陰影影射在阿格妮絲的工作成果上,她說:我一直感興趣一個問題 - 為什麼這些會發生?我如何去理解這件事?而且“大屠殺”的經歷加深了我對集權政治的印象。相似的問題引發我深深的思索和對整個世界的分析調查:為什麼這些會發生?為什麼人類會做這樣的事?於是我需要找出這是怎樣的品行,什麼是善惡的本質,我對這些罪行可以做什麼,怎樣探索出惡行的本源?這些是我尋求答案的第一步。然後就是一個有關社會的疑問:怎樣的世界會產生這些?怎樣的世界會允許這些事存在?整個的道德環境是怎樣的?我們能夠得到救贖嗎?
1947年,阿格妮絲開始在布達佩斯大學學習物理和化學。
她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哲學,這同時也因為她的男友通過鼓勵她去旁聽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盧卡奇的講演,從而促進了她對哲學和文化的興趣。從那時起,雖然還不能理解那些哲學理論,但她立即受到影響並對如何生活於現代世界的問題加以極大關注和興趣,特別是在經歷了二戰和“大屠殺”以後如何生活。面對猶太復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抉擇,阿格妮絲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她沒有嘗試尋求移民以色列。
2019年7月19日,匈牙利哲學家阿格妮絲·赫勒逝世,享年90歲。

成就及榮譽


萊辛獎,漢堡(1981)
漢娜·阿倫特的哲學教授,不來梅(1994)
塞切尼獎(1995)
榮譽博士,墨爾本(1996年)
阿格妮絲·赫勒成就
阿格妮絲·赫勒成就
歐洲議會義大利節獎(2004)
臨物理學金獎(2005)
赫爾曼·科恩獎(2007)
維格的莫尼卡獎(2007)
捷爾吉獎(2007年)
布達佩斯弗里曼(2008)
歌德獎章(2010)
公眾活動的匈牙利社會黨獎章(2011)

個人作品


《審美現代性思想研究》
《文藝復興的人》(1967)
《日常生活》(1968)
《馬克思的需要理論》(1974)
《激進哲學》(1978)
《論本能》(1979)
《情感理論》(1979)
《歷史理論》(1982)
《對需要的專政》(1983)
《羞愧的力量》(1985)
《超越正義》(1987)
《普通倫理學》 (1988)
《後現代政治狀況》 (1988)
《道德哲學》 (1990)
《現代性能夠倖存么?》 (1990)
《歷史哲學片段》 (1993)
《生態政治學:公共政策和社會福利》 (1994)
現代性理論》 (1999)
《混亂的時代》 (2002)
《審美哲學》 (2004)

社會評價


阿格妮絲·赫勒是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布達佩斯學派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認為該學派的發言人。赫勒已經發表40餘部著作,其中大部分被譯成英、法、德、意、日、西班牙、丹麥、葡萄牙、塞爾維亞、中文等多種文字。
阿格妮絲。赫勒在其道德理論三部曲《一般倫理學》、《激進哲學》和《論本能》中,沿著克爾凱郭爾提出的"生存三境界"及其選擇理論,進一步將生存的選擇本身區分為差異性範疇下生存的選擇和普遍性範疇下生存的選擇,從而為現代社會中"好人存在,好人何以存在?"這一道德中心問題的回答提供了堅實基礎。赫勒的生存的選擇理論對於生活在今天的每個人如何面對現代性困境和對道德缺失問題的解決無疑有著很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