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2013年陳模瑛執導紀錄片

《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是由Argus Film出品的紀錄片,由陳模瑛執導,曹炳萬、姜溪烈主演。該片於2014年11月27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以江原道橫城山村的自然景色為背景,講述了像戀人一樣度過76年婚姻生活的老夫婦的最後時光。

該片創造了韓國獨立電影首個400萬觀影人次紀錄。2015年,該片獲得第6屆韓國年度電影獎最佳獨立電影獎、第21屆美國洛杉磯電影節紀錄片獎、第20屆瑞士尼翁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視野獎及第6屆DMZ韓國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觀眾獎。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在江原道橫城某個村落,有一條清澈見底、涓涓流淌的小河。89歲懷有少女情懷的老奶奶姜溪烈和98歲卻依然浪漫紳士的老爺爺曹炳萬住在那個小山村裡。無論他們去往哪裡,總會穿上色彩明亮的情侶韓服,兩隻手緊緊地牽在一起。
春天的時候,摘下花朵給對方插在頭上;夏天的時候坐在河邊,用腳敲打水面;秋天的時候一起互相丟落葉玩耍;冬天的時候打雪仗。這對白髮老夫妻每天過得如同新婚一般。
某一天,老夫妻心愛的小狗突然死去,老夫妻埋掉小狗歸來,自那天起,老爺爺的體力漸漸不支。下雨的院子里經常會傳來老爺爺的咳嗽聲,老奶奶的心中已經開始準備另一場離別。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演員角色介紹
姜溪烈姜溪烈14歲時,懵懂的她嫁給了23歲的曹炳萬。76年的光陰,她與丈夫牽手走過、耐心陪伴,他們的家就是兩個人的世外桃源。他們熱戀如小情侶,會在雪地中打鬧,甚至穿上情侶裝。經歷了戰爭、生死、窮困,直到有一天,丈夫去往另一個世界。他的墳頭與家只有一江之隔,她在江的這邊望著他承諾,有一天她會跨過那條江過去陪伴他。
曹炳萬曹炳萬9歲的時候母親去世,生活得十分艱苦。只是姜溪烈家裡一名僱工的他,在23歲那年冬天入贅姜家,從那以後,再也不覺得孤單。他和妻子在一起70幾年,從來沒有讓她生過氣。牽手走過無數春夏秋冬,每天仍然和初戀一般甜蜜。無奈歲月不饒人,爺爺的身體每況愈下,終究先走了一步,他們約好來生還要再做夫妻,繼續牽手一輩子。

職員表

出品人徐俊赫
製作人韓慶秀
導演陳模瑛

音樂原聲


編號曲目列表歌手
1눈이 하얗게 내리던 날, 그가 내게 왔죠 Part 1미누(MiNU)
2백 살 소년의 꿈
3봄날의 한복을 입은 여인
4소년과 소녀
5꽃의 왈츠
6살결
7당신을 위한 왈츠
8약속
9흐린 시야
10마음에 나버린 구멍으로 남겨질 당신을 봅니다
11피고지고 인생은 꽃봉오리처럼
12하늘이 들려준 이야기
13눈이 하얗게 내리던 날, 그가 내게 왔죠 Part 2
14공순이의 꿈
15당부
16같은 곳을 바라보며

幕後製作


前期宣傳
劇照
劇照
特別受邀參加2016年中國紀錄片產業論壇的韓國紀錄片導演陳模瑛,在介紹韓國2015年最賣座紀錄片《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的發行經驗時特別提到,作為獨立紀錄片,這部影片一開始在發行時沒有任何宣發費用,也是專門製作了預告片在網路傳播,在引起網友關注和廣泛轉發后,才在首映時將排片的銀幕數從一開始的50個增加到了150個。
創作背景
電影片名取自《公無渡河歌》,在那首民歌里,丈夫為了保護妻子,不讓妻子過河,而堅持自己渡河,卻不慎摔落河中。歌曲故事凄美,而在現實生活中,河似乎更像是隔斷生死之地,奶奶不想讓爺爺跨過去
拍攝過程
導演陳模瑛用了15個月的時間,拍攝兩人相處的日常點滴,他儘可能不介入老夫婦的世界,只忠實拍下平凡的生活,用鏡頭為人間最真摯的情感留下紀錄。他沒有過多地講他們的過去,而是選擇關注他們暮年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用韓國電影傳統的細膩手法,講述日常的瑣碎。
這對老人的故事最初由韓國一家電視台發現、製作成5集電視系列片。導演清楚地知道電視節目與紀錄片的界線,他拒絕任何話外音,只用奶奶的回憶和講述作為貫穿全片的引線,並大量使用固定鏡頭,用節制的鏡頭留出距離感,在影片里記錄下這段永不結束的愛情。
陳模瑛在拍攝時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老人平常是怎樣就怎樣,不要看鏡頭就好。兩位老人不會在意鏡頭裡的自己漂不漂亮,所以不會去演。而且他們本身就是夫妻,比演員演戲更加自然,百分之百真實。片中有一段老人的兒女吵架的鏡頭,這是很私人的內容。陳模瑛在拍攝完成之後給家屬進行了小型放映,他們很驚訝自己做了那樣的事情,也很驚訝被拍到了。陳模瑛稱,只有導演一個人在攝影機後面,被拍攝的人都忽略了導演的存在。沒有這些東西,觀眾會覺得片子是童話故事,但這些東西把他們拉回現實,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播出信息


周數時間排名銀幕數周末觀眾數累計觀眾數周末票房累計票房
2014年第48周11.28-11.30619954,04568,8504.45.5
2014年第49周12.05-12.075287120,491240,88510.019.1
2014年第50周12.12-12.141806637,3061,057,42251.383.8
2014年第51周12.19-12.213704766,4012,400,40061.2187.6
2014年第52周12.26-12.283532511,0103,550,51340.7277.4
2015年第1周01.02-01.044486341,7364,367,10227.6340.8
2015年第2周01.09-01.106462137,5314,644,23711.0362.0
2015年第3周01.16-01.18102554.0萬474.6萬3.2369.7
劇照
劇照
該片在上映第7天突破了10萬名觀眾,創造了韓國獨立電影破10萬人次的歷史最快紀錄。上映第13天突破了30萬名觀眾,上映第15天以突破百萬的總觀影人次登頂韓國票房冠軍,也創造了韓國影史獨立電影突破百萬人次票房的最快紀錄。從12月11日起連續5天奪得單日票房冠軍,上映第23天便有超過2百萬人觀影。2016年12月25日,該片在韓國累計觀影人數已達303萬9536人,打破了《牛鈴之聲》(2009年,296萬人次)保持了五年之久的韓國多樣性電影最高觀影人次紀錄,也是繼《牛鈴之聲》后,韓國獨立製作再一次打進票房榜 前三甲,同時一併打破了美國音樂電影《 歌曲改變人生》於2014年創下的韓國曆年“多樣性電影”最高觀影人次紀錄。該片創造了韓國獨立電影首個400萬觀影人次紀錄,截至2015年1月18日,該片累計觀影人次已經達到了近475萬人次。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Argus FilmCGV ARTHOUSE
Daemyung Culture Factory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國家/地區
2014年11月27日韓國
2015年加拿大(Hotdocs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2015年以色列(Docaviv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5年美國(洛杉磯電影節)
2016年中國(第6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開幕影片)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獎項類型獲獎者備註
2016年第6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紀錄片陳模瑛提名
2015年第21屆美國洛杉磯電影節 紀錄片陳模瑛獲獎
2015年第10屆Max Movie Awards 最佳海報獎獲獎
2015年第20屆Visions Du Reel國際電影節 Best Grand Angle獎陳模瑛獲獎
2015年第14屆紐約亞洲電影節 上映作品陳模瑛提名
2015年第62屆悉尼電影節 海外紀錄片陳模瑛提名
2015年第30屆聖芭芭拉國際電影節 長篇紀錄片陳模瑛提名
2015年第59屆倫敦國際電影節 LOVE陳模瑛提名
2015年第64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紀錄片部門陳模瑛提名
2015年第3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Free Thought陳模瑛提名
2015年第51屆百想藝術大賞 電影新人導演獎陳模瑛提名
2014年第6屆DMZ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觀眾獎陳模瑛獲獎
2014年第6屆DMZ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韓國陳模瑛提名

作品評價


劇照
劇照
該片上映后引發轟動,短短23天就寫下200萬人次觀影的紀錄,幾乎每位觀眾離開戲院都淚流滿面(鳳凰娛樂評)。該片能取得可喜的票房成績,業內人士究其原因是影片的主題讓觀眾產生了極大的共鳴,而這種感動所引發的口碑效應又通過發達的社交網路口口相傳(時光網評)。該片憑藉催淚的劇情獲得上佳口碑,通過一對老年夫婦的日常生活向人們展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作為一部小成本獨立影片,該片接連擊敗進口大片登頂票房冠軍的事實在韓國成為了很大的話題,帶動該片的票房進一步上升(新浪娛樂評)。
片段圖
片段圖
兩位從沒上過學的老人,對人生和愛情的身體力行,卻堪稱教科書(青年參考評)。這對互相陪伴近70多年的夫妻外表很平凡,但他們日常生活中相處的一幕幕卻有擊垮淚點的力量,比任何刻意催淚的橋段都動人。從爺爺奶奶身上,看到的不僅有愛情的偉大,更讓人敬佩的是他們身上生而為人所擁有的美好德行,以及他們對待生活絲毫不怠慢的用心,而該片里的這對老夫妻就是這種愛情的典範。以爺爺的去世作為開頭,也以他的去世為結尾,似乎在告訴我們愛是一切起點和終點(中國臨海新聞網評)。導演大量使用固定鏡頭,山水動物、人和滿溢的情感,似乎都在一個個畫框里上演。節制的鏡頭留出的距離感,讓生與死的情感變得更加清晰而直入心底。該片取得的成功不僅僅是票房上的,更重要的是讓人們相信,愛情的存在和純真(澎湃新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