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

1928年創立的公辦中學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是安徽省重點中學,安徽省示範性高中。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成立於1928年,前身是蚌埠私立江淮中學,1950年,改為蚌埠市立江淮中學(公立),1951年更名為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

截至2008年,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有4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3000名。有教職工159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

歷史沿革


辦學歷史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
1928年秋,由一些蚌埠開明商賈創立蚌埠私立江淮中學,此學校為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前身,首任校長萬子青(萬國同)。
1929年秋,蚌埠私立江淮中學開始招生。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蚌埠私立江淮中學被迫停辦。
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后蚌埠私立江淮中學校長吳績成,重整學校並復校招生。
1948年8月至1949年元月,因淮海戰役打響,蚌埠私立江淮中學被迫停課半年。
1949年1月20日,蚌埠市解放。同年春天蚌埠私立江淮中學順利開學。
1949年8月,蚌埠私立江淮中學部分學生創辦了民眾夜校。
1950年2月,蚌埠市人民政府接管蚌埠私立江淮中學,改為蚌埠市立江淮中學(公立)。
1951年2月,蚌埠歸屬皖北專屬,蚌埠市立江淮中學改稱為皖北區蚌埠第二中學。
1951年10月,安徽省皖北區蚌埠第二中學更名為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
1978年,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被命名為“安徽省重點中學”。
2000年,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被命名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校名沿革

時間校名
1928年秋 —1950年1月蚌埠私立江淮中學(私立性質)
1950年2月—1951年1月蚌埠市立江淮中學(改為公立)
1951年2月—1951年9月安徽省皖北區蚌埠第二中學
1951年10月—— 2013年8月29日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教育教學


硬體設施

截至2012年02月24日,安 徽省蚌埠第二中學佔地30388.59平方米,建築面積26535平方米,建有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天文館、天象館、風雨操場、塑膠田徑場。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校園網1個,計算機教室語言(含實驗室、視聽閱覽室)共計4個,多媒體教室共計5個,軟體製作室1個,全校共有計算機312台。

辦學規模

截至2012年11月,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有55個班,其中3個省理科實驗班,11個市理科實驗班,1個國際班。在校學生3000餘名。

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11月,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有教職工204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高級教師88人,中級教師75人,初級教師43人,特級教師18人(在職6人),受國家級表彰的9人,碩士57人,35歲以下教師83人,。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省級特級教師名單(在職6人):黃 萍、李新義、魏雪娟、鄭可根、孫立群、王維明

教育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1985年,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學生陳瀅同學成為全省高考理科狀元。
2004年,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學生張沂忱同學再次全省高考理科狀元。
年份本科達線數達一本總數達二本總數普通班達一本總數普通班占校一本達線率普通班達二本總數普通班占校二本達線率
200966128350213949.12%34568.73%
201073434858621160.63%43674.40%
201174038658722859.07%41771.04%
201277539164320351.92%43667.81%
備註1. 統計的學生均為應屆 2. 一本、二本數字不包含藝體
以上資料來自學校官網
2013年高考,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學生奪得蚌埠市文、理科狀元。一本445人,二本以上666人,三本以上766人,另外還有60名同學達到藝體二本以上分數。本科達線率5.7%,高於全省4%的本科達線率。有14名同學被保送至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各類名校。
2014年高考,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學生以總分670分(全省第9名)榮獲蚌埠市(含縣區)理科狀元。以總分625分(全省第95名)榮獲蚌埠市(含縣區)文科狀元。一本達線人數477人,二本達線人數730人,三本達線851人。
學科競賽
2000年,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學生代表中國參加了在美國底特律舉行的第51屆國際科學和工程大獎賽,獲得集體項目二等獎。
2005年,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學生黃蓉的科技作品“重力驅動式旱冰鞋”參加在美國舉行的第5屆因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比賽,榮獲四等獎。
2008年,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學生繼李爾坦獲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全國奧賽銀獎,又獲得七個一等獎。11月15 日在蕪湖一中全國第十四屆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NOIP2008)複賽中,共有十名學生喜獲一、二等獎。理一班的鄒遜以330分的高分獲得全省第二名。
2010年4月29日,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學生參加共青團蚌埠市委全市表彰大會,學生張婉玥、施博元、謝依芳三名同學組成的研究性學習小組,獲得“2010年蚌埠市創新市長獎”;鄒遜同學獲得“2010年蚌埠市創新市長獎最佳提名獎”。6月學校學生參加讀書徵文演講比賽,劉若男同學榮獲一等獎。9月在環境保護部舉辦的“我們未來能源杯全國中學生徵文比賽”中,學校69名同學獲獎。

教師成績

序號教師教學教研成果名稱獎次
1李新義、吳艷“問題驅動式”教學在魯科版《化學與生活》模塊教學中的應用2010年第五屆“全國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評比一等獎
2王心田新課標高中教科書化學用語不統一的困惑2011年第六屆“全國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評比一等獎
3陸曉萍、劉懿梅做好初高中銜接2012年第七屆“全國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評比一等獎
4李新義手持技術在中學化學實驗中的實踐和反思2013年第八屆“全國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評比一等獎
5吳艷、胡婷婷強鹼滴定弱酸滴定終點判斷方法的探究2013年第八屆“全國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評比一等獎
6蔣蓓蓓、李惠勇利用pH感測器探究水的平衡和沉澱溶解平衡兩例2014年第九屆“全國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評比一等獎
以上資料來源與學校官網

學校榮譽

序號時間榮譽名稱
1 2004年市“雙擁共建模範單位”
2 2005年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優秀組織單位
32005年、2006年、2007年(連續三年)市教育系統(政)行風評議優勝單位
4 2005年、2006年、2007年(連續三年)市“雙擁共建先進單位”稱號
5 2006年1月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
6 2006年 全市依法治市和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
72007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教育系統建國以來首次評選的最高集體榮譽)
8 2007年全國實驗區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先進學校”
9 2008年 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校”榮譽稱號
10 2009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學校文化


校訓

恪勤、勵行
“恪勤”,即“恭敬而勤懇”,這就要求師生為人恭敬明理,勤奮刻苦治學。
“礪行”,有兩層意思:一為“勉力踐行”,要學而有所用,不斷用實踐檢驗知識;二為砥礪,培養良好的品行。

校歌

(老)蚌埠私立江淮中學
作詞者:萬子清
作曲者:劉裕如
蚌山昔日太荒涼,今作繁華貿易場。輪軌交通商賈便,免勞萬里遠梯航。
江淮中學趁時開,手把長鑱去草萊。學子莘莘勤愛護,好為黨國植英才。
鑽研學理奧難窮,苦讀群科意志雄。他日能為天下雨,佇看豪氣薄長虹。
(新)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校歌
《大哉江淮,山高水長》
作詞者:江淮
作曲者:王曉淮
蚌山蒼蒼,淮水泱泱,大哉江淮,山高水長(山高水長)
蚌山蒼蒼,淮水泱泱,大哉江淮山高水長
啊!啊!大哉江淮,山高水長,噢!
恪勤勵行,博愛永張,追求卓越,走向輝煌
恪勤勵行,博愛永張,追求卓越,走向輝煌(煌)
恪勤勵行,博愛永張,追求卓越,走向輝煌
恪勤勵行,博愛永張,追求卓越,走向輝煌(走向輝煌)

學生活動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
2010年9月16日,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舉辦蚌埠二中第十三屆校園科技節。
2014年,5月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愛心社團開展為重病學生邱明燈、白曉迪募捐活動。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李新義校長、黨總支書記
鄭可根副校長
冉一鳴黨總支副書記
林培副校長 
以上資料截至2013年01月,來源於學校官網

歷任校長

學校名稱姓名任職時間
蚌埠私立江淮中學萬子青(萬國同)1929年—1931年
蚌埠私立江淮中學馬仰伯1931年—1936年
蚌埠私立江淮中學吳績成1935年—1936年
蚌埠私立江淮中學王子宜1934年—1937年
蚌埠私立江淮中學吳績成1945年9月—1946年6月
蚌埠私立江淮中學王子宜1946年9月—1948年10月
蚌埠私立江淮中學李松年1949年1月—1950年1月
蚌埠市立江淮中學居薈明1950年2月—1951年1月
安徽省皖北區蚌埠第二中學居薈明1951年2月—1951年9月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李松年1951年10月—1953年初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李植平1952年9月—1954年10月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孟鐸1953年9月—1955年秋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張梓民1955年2月15日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張梓民 1956年2月之後—1958年秋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學張炯1958年秋—1961年1月
備註(1)1952年9月—1954年10月期間李植平任學校副校長,主持全校工作
備註(2)1955年2月15日張梓民任學校副校長,主持全校工作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知名校友


姓名校友介紹
穆青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畢業於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投身於黨的新聞事業。
程南秋1929年考入蚌埠市私立江淮中學,1931年,考入上海文化中學,1938年出版作品有《抗戰藝術》《抗戰畫報》《抗戰歌集》等刊物。
張衍原名張建凱,是1955年至1965年我軍授銜的1614名將帥之中的一名少將,2003年8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汪冰石1984年被選為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併當選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04年1月去世,享年86歲。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