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哈伊亞同盟
阿哈伊亞同盟
阿哈伊亞同盟(古希臘語:Ἀχαϊκόν)是希臘古典時代後期最重要的城邦聯盟。在不同歷史時期,該聯盟擁有10-12個成員。
然而在前280年,阿哈伊亞同盟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因繼業者戰爭而一片混亂的希臘本土重新建立起來。在前251年至前229年,科林斯、阿爾戈斯、西庫昂和麥加洛波利斯先後加入,同盟因此聲勢大壯。以後同盟的領域逐漸擴大,至公元前3世紀下半葉最盛時,已經包括伯羅奔尼撒半島和中部希臘的許多城邦。
阿哈伊亞同盟的組織形式類似一個邦聯制國家,每個加盟城邦在內政方面仍然獨立自主,同盟內部各邦一律平等,內政自主,僅在外交和軍事上要求一致行動。
但是所有成員都必須參加每兩年一次的同盟大會。在大會上制定一些每個成員都應遵守的共同方針,主要是對外政策和貨幣流通問題。
阿哈伊亞同盟的領導者稱為將軍。戰時領兵出征,平時也擁有很大權力。將軍一年一選,卸任后隔一年可重新當選。最著名的將軍包括西庫昂的阿拉圖(17次任將軍)和麥加洛波利斯的忒洛普墨尼斯(8次任將軍),後者是率領希臘人抗擊羅馬的英雄。
當前235年斯巴達國王克里昂米尼三世實行改革並向阿哈伊亞進軍以圖恢復斯巴達在希臘的霸權時,阿哈伊亞同盟不惜引狼入室向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三世求援。
安提柯三世派來了援軍,與阿哈伊亞同盟一起在塞拉西亞戰役中取得了對克里昂米尼三世的決定性勝利。但是,阿哈伊亞同盟因此再度淪落到馬其頓的衛星國的地位。
從前198年開始,阿哈伊亞同盟與羅馬聯合反對馬其頓在希臘的統治,在菲洛皮門將軍的領導下,阿哈伊亞最終在反納比斯戰爭中,打敗了已被嚴重削弱了的斯巴達並控制了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