㮾梨街道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轄街道
㮾梨街道隸屬湖南長沙市長沙縣,位於長沙縣南偏西,瀏陽河北岸、長沙東郊,東接黃花鎮,南鄰黃興鎮,西南接武廣高鐵黎托鄉,西接省會長沙市,北連泉塘街道及長沙縣城星沙。位於東經113°10′—113°16′、北緯28°13′—28°21′。東西長5.8千米、南北長6千米,總面積34.8平方千米。
截至2015年末,㮾梨街道常住戶11121人戶,常住人口34498人,戶籍人口31498人(其中農業戶籍人口17309人)。2016年,㮾梨街道財稅收入9.87億元,域內生產經營單位近2000家,外經貿進出口總額1.45億元。截至2017年7月,㮾梨街道轄4村5社區。截至2020年,㮾梨街道常住人口112223人,戶籍人口34951人;轄區內註冊企業2240家,2020年新增企業483家。2020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41.3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08億,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投入1.68億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㮾梨街道常住人口為107581人。
中心區
清屬長沙縣明道都及善化縣二都,是湖南省藩司派出的長沙稅課司駐地。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㮾梨鄉。
1950年2月為長沙縣人民政府臨時治所,同年3月定位鄉級鎮,更名為㮾梨鄉。
1986年,㮾梨鄉併入㮾梨鎮,升級為區級建制鎮。
2012年5月,㮾梨撤鎮設街道。
㮾梨街道屬丘陵地帶,河渠縱橫,堤垸密布,水系發達。
㮾梨街道屬中亞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㮾梨街道自然災害以水、旱、冰災為主。
㮾梨街道有小Ⅰ、小Ⅱ型水庫4座。
㮾梨街道境內瀏陽河段水產豐富,有鯽魚、泥鰍、黃鱔、龍蝦等。
街道風景
截至2020年末,㮾梨街道下轄4村5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梨安路48號。街道辦事處駐㮾梨街道梨江路。
下轄區劃 | |||||
社區 | 土嶺社區 | 大園社區 | 陶公廟社區 | 高峰社區 | 檀木橋社區 |
行政村 | 金托村 | 花園村 | 保家村 | 龍華村 |
㮾梨街道轄區人口以漢族為主。
20世紀80年代以後,㮾梨形成以汽車配件為特色的鄉鎮企業群。1995年,㮾梨的企業利潤總額居長沙縣第一位。1999年,㮾梨的企業改革深化,實行政企分開,鄉鎮企業全面改制,企業自主經營。2009年,㮾梨被評為長沙市“十強鄉鎮”、“魅力鄉鎮”。
2009年,㮾梨的鎮域財政收入5.4億元,鎮級財政收入2.1億元,人均財政收入7000元。1-11月,㮾梨全鎮共完成財政收入2.9億元,同比2008年1.68億元,增加1.18億元,增長71%,其中自有稅源1.54億元,同比增長44%,完成一般預算收入5242萬;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1.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13.42億元;全鎮168家工業企業完成企業總產值39.4億元,其中45家規模企業完成企業總產值31.5億元。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3億元,同比增長40%。
2012年,㮾梨全鎮共完成鎮屬財政總收入4.41億元,同比增長了27%;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22.98億元,同比增長了91%;完成鎮屬工業總產值56.25億元,同比增長了30%,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46.4億元,同比增長了35%。人均純收入達17640元,同比增長了20%。
2015年,㮾梨街道財政總收入8.45億元,工業總產值83.72億元(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67.2億元)。截至2015年,㮾梨街道有金融機構11家,年末存款餘額14.2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6.82億元。
2015年,㮾梨街道完成財政總收入8.45億元,同比2010年3.48億元增長2.42倍;完成工業總產值83.72億元,同比2010年43.41億元增長1.93倍,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67.2億元,同比2010年34.4億元增長1.95倍;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6.43億元,同比2010年12.0億元增長近1.37倍;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58億元,同比2010年13.56億元增長4.28倍;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3119元,同比2010年14700元增長2.25倍。
2016年,全街道新增企業201家,新增個體工商戶552家,帶動城鄉就業2018人,完成稅收總收入9.87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95.9億元,規模企業工業產值77.8億元,完成招商引資內資10.47億元,招商引資外資910萬美元,外經貿進出口實現貿易總額1.45億美元。
2020年,㮾梨街道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7.08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41.38億元,實現招商引資內資3.4億元、外資4800萬美元,完成社零總額1.8億元。
至2020年末,㮾梨發展成為長沙縣實體經濟主戰場,轄區內註冊企業224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
種植業
1995年至1996年,㮾梨鎮兩系雜交水稻及建立連片示範區。1997年㮾梨鎮引進台灣、日本名優特種蔬菜種植。2015年,㮾梨街道耕地面積800公頃。2019年,土地確權測繪測量㮾梨街道現有耕地12912.86畝,大部分農田以外地菜農戶種植蔬菜為主。
養殖業
1995年,㮾梨鎮在紅光村建立瘦肉型生豬基地。2001年,㮾梨鎮建立梨江肉牛精品基地。
林業
㮾梨街道丘林居多,2002年底,㮾梨鎮境內建成兩個百畝花卉苗木示範基地,種植34個花木品種,年出售花木產值2600萬元。2017年3月,㮾梨街道215人在植樹基地里種植了1200餘棵紅葉石楠,種植面積達10餘畝。
歷史上的㮾梨曾憑藉瀏陽河、湘江交通之利,成為湖南漕運、鹽運的中心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港埠。上世紀80年代以來,㮾梨全力推進工業發展,以汽車配件、工程機械、食品加工為特色的工業園區發展迅猛。
2001年,㮾梨在全縣率先建設工業園區。2002年,㮾梨鎮屬集體企業、村級企業改制基本完成。2009年,㮾梨鎮工業產值34億元,居全市、全省鄉鎮工業總量前列。2012年,㮾梨工業總產值54.6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7億元。2015年,㮾梨街道財政總收入8.8億元,工業總產值83.72億元,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58億元。
2016年,㮾梨工業園區共計完成工業總產值完成95.9億元,同比增長11%;規模企業工業產值實現77.6億元,同比增長11%,完成工業固投56.5億元,同比增長15%;全年上報招商引資內資項目共計27個,實現內資投資約10.47億元,完成全年度任務的100%。
2020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41.38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08億,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投入1.68億元,新增高新企業17家、新增四上單位27家。
清代及民國初期,㮾梨境內有上、下正街、橫街等私營業店鋪。1955年11月,長沙縣以㮾梨鎮為試點,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20世紀80年代,㮾梨轄內建有國營糧食購銷商店、國營肉食購銷店、供銷系統的大、中性商店和商場等。2014年,㮾梨街道轄內共建有恆凱、陶公廟、土嶺、龍華四家大型農貿市場。2015年,湘樺購物廣場入駐,成為㮾梨街道有史以來首家大型綜合型購物商場。至2015年年底,㮾梨街道招商引資內資15.8億元,外經貿進出口額1.1億美元,個體工商戶2200餘家,從業人員7000餘人,社會商品零售額2.9億元。
2016全年,㮾梨街道完成外資為900萬美元,實現㮾梨街道外資零突破,完成2016年服務業投資計劃6億元的任務目標,全年共上報服務業項目15個,2016年㮾梨街道外經貿進出口實現貿易總額1.45億美元,居長沙縣首位。
陶公廟會
陶公廟會
民國時期,㮾梨交通運輸基本靠貨船沿瀏陽河進行水路運輸,1989年大修集鎮公路,水路運輸逐漸改變為公路運輸。2001年-2002年,㮾梨鎮修建8條高標準村級水泥公路總長12千米。2003年-2014年,修建東升路、梨江大道、人民東路㮾梨段。至2015年年底,機場高速、人民東路東延、黃興大道南延、東六線、東十一線等主幹道通車,地鐵6號線正在規劃設計,園區主要道路青園路、成功路、福中道、佳園路等形成縱橫格局,東六線南延線延伸至黃興鎮,勞動東路實現通車。至2020年,㮾梨街道交通路網已形成四縱四橫的格局,東西向有人民快速、機場高速、勞動東路快速、湘府東路快速;南北向有東四路、東六路、東八路(黃興大道)、東十一路。㮾梨園區內主要道路星湖路、梨江大道、福中道、秋江路、佳園路、青園路、成功路等形成縱橫格局。2020年,沿人民快速敷設的地鐵6號線正在施工,預計2021年年底通車試運營。2020年底,東六路南延線延伸至勞動東路實現通車。
1988年,㮾梨全鎮中小學校16所,在校學生4118人,教職工214人。2000年梨江中學被省、市教委定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2年,㮾梨全鎮15所中小學教育總投資1000多萬元,各校教育設施齊全,辦學條件改善。2009年,㮾梨農校成功創建為“省級示範性鄉鎮農校”。㮾梨鎮社區學校成功創建為市級示範性社區學校,2015年獲教育部農村成人(社區)教育優秀品牌。至2015年,㮾梨街道境內有229名教職工,5所小學,1所初中,1所職業中專,學生人數4094人(不含職業中專學生數)。
2020年,㮾梨街道轄區內有縣辦高中1所為長沙縣第七中學,初中1所為徐特立創辦的百年名校梨江中學,6所小學為大元中心小學、龍華小學、花園小學、佳欣小學、金托小學以及湖南省第一師範學院梨江實驗小學,公辦幼兒園2所為龍華幼兒園、土嶺幼兒園,民辦職業中專1所為長沙銀河中等職業學校。此外,轄區內還有湖南首家海外品牌領辦的K12國際化學校康禮克雷格。
長沙縣㮾梨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㮾梨街道設綜合文體服務中心,建築面積700多平方米,有培訓室、圖書閱覽室、電子信息資源共享室、多功能活動室、文藝舞蹈排練室等,室外文體活動場地2000多平方米,有文化廣場、籃球場、演出舞台,現有㮾梨“福樂會”文化品牌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平台。
㮾梨街道建有農家書屋8家,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個,正在籌建㮾梨歷史文化場館。
1988年,㮾梨文化站有2名輔導員,有少兒圖書室2738冊。各村有文化室,設廣播員。1992年,㮾梨鎮投資27個有線電視站,覆蓋集鎮4個居委會和3個村共890戶。2002年,㮾梨全鎮有1支業餘文學創作隊伍、4支舞蹈隊、4支龍獅隊伍。㮾梨鎮獲評長沙市“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稱號。2008年,㮾梨鎮成立長沙縣第一家老年大學。2011年㮾梨鎮獲得湖南省“詩詞之鄉”稱號,2013年獲得“中華詩詞之鄉”稱號。2015年,㮾梨街道老年大學被評為市委市政府先進集體。2019年,㮾梨街道社區學校榮獲“全國第二批城鄉社區教育特色學校”、社區學校《福樂剪紙》榮獲全國終身學習品牌;2020年,社區學校自編教材《㮾梨古鎮軼事》獲全國精品優秀鄉土課程。
㮾梨街道境內有瀏陽河境內長4千米,流經3個村。20世紀50年代,㮾梨鎮陸續修建銀湖、幹勁小型水庫,修整山塘等水利工程。1998年,㮾梨鎮遭遇特大洪澇災害,梨江垸、花園垸潰堤,鎮政府投資546萬元恢復水毀工程。2011年,啟動㮾梨鎮城市防洪和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開展沿瀏陽河4千米河道,雙橋港、梨江港、花園港、榨山港的防洪治理和水體治污,項目分3期實施。至2015年,㮾梨街道境內有水庫2座,水閘1處,泵站12個,山塘497口,水渠26610米,有效灌溉面886.66公頃,農田旱澇保收面686.66公頃。至2020年,㮾梨街道境內有水庫2座,水閘3處,泵站3個,山塘422口,水渠26610米。
1997年至1998年,㮾梨鎮投資340萬元新建一個“全球通”行動電話發射塔,開通32個通道,行動電話總用量380台;2001年至2002年,㮾梨農電網路改造全面竣工。2002年,㮾梨鎮全部完成用戶電錶外移,12個村的農網電話擁有率29.5%,成為全縣首批電話鎮和行動電話鎮。2010年至2015年重點進行光纖網路建設,光纖覆蓋㮾梨全鎮範圍。2020年啟動5G建設工作。
1975年—1977年,㮾梨鎮變電站開始向周邊鄉村架設高壓輸電線,部分居民開始用電。1980年,㮾梨鎮基本實現村村通電,戶戶用電。2000年4月,㮾梨鎮新成立長沙縣電力局㮾梨供電所。至2015年,㮾梨街道境內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主供10千伏線路15條。至2020年,㮾梨街道境內有22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1座,主供10千伏線路35條。供水:1989年,㮾梨鎮建成㮾梨鎮自來水廠。2003年,㮾梨鎮自來水廠由湖南波隆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收購。2015年,該廠擴建後日總供水量15萬噸/日,出廠水水質達到生活直飲水標準。自來水廠現有供水能力17.5萬噸/天,預計2021年完成改擴建后,產能達22萬噸/天,遠期規劃供水能力32萬噸/天。出廠水水質達到生活直飲水標準。
抗日戰爭以前,㮾梨集鎮有上、下正街、橫街各1條,房屋多系木質結構,臨瀏陽河的房屋均有“吊樓”。1958年改造擴建上、下正街,建設文化、衛生等公共設施,1966年集鎮初具規模。1984年後陸續在集鎮興建。1988年,集鎮面積擴至2.88平方千米。2009年,啟動綠色水鄉古鎮建設,古鎮換新顏。2020年末,啟動㮾梨街道花園新城及水鄉古鎮片區建設。
2011年,㮾梨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588戶、1246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386戶、780人,醫療救助、臨時救濟等社會救助并行,同時鎮財政支出慰問困難戶586人次,設敬老院1家、床位70張,收養五保人員36人。
㮾梨街道轄區內共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個,社工站2個。2020年,㮾梨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92戶145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09戶224人。
陶公廟
黎尚瑾(1903—1955),女,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生於湖南省長沙市㮾梨鎮黎托鄉,20世紀20年代初期,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校址在長沙市馬王街古稻田巷,故又稱“稻田師範”),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解放后,黎尚瑾任新疆軍區八一子弟學校校長。1955年,黎尚瑾因積勞成疾在陝西省西安市病故,時年52歲。
曹伯聞(1893~1971),名政典,以字行,清光緒十九年(1893),生於長沙縣。早年參加辛亥革命。1914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同文學院陸軍班。1920年畢業於北京講武堂。曾任國民黨政府軍軍參謀長、師參謀長和軍事委員會參議,湖南省建設廳、民政廳廳長。1949年隨程潛在湖南起義。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兼人民法院院長、政法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第一至三屆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員、湖南省委主任委員。是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71年12月13日在長沙病逝,終年78歲。
曹建猷(1917.5.19-1997.9.19),鐵道電氣化專家。湖南長沙人。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50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西南交通大學教授。一直致力於中國高等教育和鐵道電氣化的開發研究。50年代初,為適應中國鐵路電氣化的需要,創辦了中國鐵路電氣化專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作為中國電氣化鐵道採用25千伏單相工頻交流制的主要決策論證者,對確定中國電氣化鐵道供電制度及電氣化鐵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77年以後,主要從事計算機科學教學和指導研究生工作。在供電系統理論與計算的研究方面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和著作。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004年,㮾梨鎮躋身全國“千強鎮”;2011年,獲評“全國十大幸福鄉鎮”稱號和湖南省“詩詞之鄉”稱號。2013年獲授“中華詩詞之鄉”、“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2018年,獲湖南省安全生產示範鎮街,社區學校榮獲“全國第二批城鄉社區教育特色學校”,社區學校《福樂剪紙》獲全國終身學習品牌,㮾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湖南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先進單位;2019年,陶公廟社區成功創建湖南省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範村(社區),㮾梨街道社區學校《㮾梨古鎮軼事》榮獲國家級2020年精品鄉土課程。2020年,㮾梨財政所成功創建湖南省星級鄉鎮財政所,㮾梨街道獲湖南省防汛救災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