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鎮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轄鎮

南村鎮,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地處澤州縣西南部,東與大箕鎮、城區鍾家莊街道接壤,南鄰大箕鎮、犁川鎮南嶺鄉,西與李寨鄉川底鄉毗連,北靠城區西上庄街道,區域面積88.2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村鎮常住人口為72062人。

1949年,屬晉城縣第一區。1953年,分屬南村鄉、冶底鄉。1958年,屬南村公社。1984年9月,南村公社改南村鎮。1985年4月,屬地級晉城市郊區。1996年8月,改屬澤州縣。截至2020年6月,南村鎮下轄10個社區和26個行政村。

2018年,南村鎮有工業企業85個,其中規模以上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歷史沿革


位置境域

南村鎮地處澤州縣西南部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南村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礦石、煤炭、鋁礦石等。

區劃沿革

1962年,轄南村、轆短井、峪口、尚峪、河門口、余口、環秀、張村、西常村、東常村、蘇庄、冶底、放馬坪、伙窯河、馮溝、閻庄、佛頭、陳庄、郎庄、北東、北西、南張庄、翟河底、裴培塔、牛匠、楊窪、青楊掌、東楊、下庄、南馬匠、西峪、段匠、浪井、司匠34個生產大隊。
1984年9月,增設窯南、北社、孔匠、原家4個村民委員會,改轄38個村民委員會。
2001年8月,楊窪村民委員會改楊窪社區居民委員會,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7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南村鎮轄楊窪1個居民委員會,南村、原家、北社、南馬匠、孔匠、張庄、峪口、放馬坪、北西、北東、郎庄、陳庄、翟河底、牛匠、裴培塔、窯南、張村、環秀、東常村、西常村、蘇庄、余口、河門口、轆轎井、尚峪、西峪、段匠、浪井、司匠、夥窯河、冶底、馮溝、閆庄、東陽、青楊掌、下庄、伏頭37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南村鎮下轄10個社區和2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南村南村路62號。
晉普山監獄社區光明社區北社村司匠村北西村環秀村
楊窪社區嶺傑社區孔匠村牛匠村北東村東常村
迎賓社區南村鑄造工業園社區馬匠村裴圪塔村六六井村西常村
東陽社區金匠新興產業工業園社區西峪村翟河底村峪口村張村村
下庄社區南村村段匠村郎庄村尚峪村冶底村
青楊掌社區原家村浪井村陳庄村余口村馮溝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南村鎮轄區總人口4300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656人,城鎮化率27.1%,另有流動人口2580人。總人口中,男性22681人,佔52.7%;女性20321人,佔47.3%;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2.7‰。
2017年,南村鎮常住人口46750人。
截至2018年末,南村鎮戶籍人口45021人。
根據澤州縣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村鎮常住人口為72062人。

經濟


綜述

2010年,南村鎮全鎮社會生產總值達39.5億元。其中,工業收入78620萬元,農業收入2375萬元,財政總收入達54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344元。
2011年,南村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0104元。

農業

南村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5057畝,人均1.72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8352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8.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827噸,人均205.2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
南村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2513噸;畜牧業總產值433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1.9%;截至2011年末,森林面積8000畝,林地面積4500畝,林木覆蓋率32.15%。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12畝,產量719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山桃、山杏、棗。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0台(輛)。

工業

2011年,南村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9.3億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增加值7.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25.9%。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3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18億元,比上年增長19.55%。
2018年,南村鎮有工業企業85個,其中規模以上16個。

商業

南村鎮
南村鎮
2011年末,南村鎮有商業網點360個,職工612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820萬元,比上年增長1.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8%。
2018年,南村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南村鎮
南村鎮

交通


公路

南村鎮境內有晉陽高速公路、環城高速公路、207國道、332省道陵沁線過境。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20千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6條。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南村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36人;小學16所,在校生2143人,專任教師1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494人,專任教師10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

2011年末,南村鎮有各類科技人才8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00人,經營管理人才300人,技能人才200人,農村實用人才10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南村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20個;電影院1座,座位500個,年放映35場次,觀眾達7000人次;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35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0人。
2011年末,南村鎮有體育場地1處。100%的農村社區和91.9%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4%。
2011年末,南村鎮有廣播喇叭35隻,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中央、省、市、縣等電視台4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14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南村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9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7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7張。專業衛生人員60人,其中執業醫師19人,執業助理醫師23人,註冊護士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500人次,住院手術26台次,出院病人534人次。
2011年,南村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8823人,參合率99.99%。

社會保障

2011年,南村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戶,人數96人,支出23.85萬元,比上年增長4.7%,月人均207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69戶,人數1851人,支出213.24萬元,比上年增長35%,月人均96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人,支出3.6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3人,支出6.9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醫療救助6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93人次,共支出3.8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臨時救濟23人次,支出0.41萬元,比上年增長1%。
2011年,南村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12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6793畝,倒塌房屋68間,直接經濟損失920萬元,救災支出17.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4.05萬元,比上年增長25%。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南村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千米,投遞點38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9.5萬份、期刊5.3萬冊。有固定電話用戶9698戶,行動電話用戶17360戶。

旅遊


景點

文物古迹主要有在明清地方志中被列入晉城四大名景之一的松林寺、我鎮規模最大的神廟之一晉普廟、唐帝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暫未開放的冶底岱廟、清代標準式院落裴圪塔旗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