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縣

山西省晉城市轄縣

澤州縣,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原為晉城市郊區,1996年改為現名。位於山西省東南端,太行山最南部,晉豫兩省交匯處,自古為三晉通向中原的要衝,史稱“河東屏翰,冀南雄鎮”。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環繞晉城市城區,北與晉城市高平市毗鄰,東與晉城市陵川縣相連,西與晉城市陽城、沁水縣銜接,南與河南濟源、焦作交界。東西寬62.75公里,南北長58.85公里,總面積20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5萬畝,約佔山西總面積的1.2%。轄14鎮3鄉,633個行政村,14萬戶,52.6萬人(2008年),其中農業人口45.4萬人。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7.3億元,同比增長9.1%。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河流為沁河丹河,澤州縣是中國人類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歷史源遠流長。

古澤州指的是今山西晉城市全境,詳細請看澤州詞條。(澤州與澤州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歷史沿革


澤州縣
澤州縣
高都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人類就在此定居。是隋代著名高僧慧遠、天文學家劉羲叟、諸宮調發明者孔三傳、陳氏太極拳創始人陳卜、明代大臣張昺、中將王繼堂、著名深海潛水員劉開周等著名人物的故里。相傳大禹曾經治水於此(今晉城市郊東北有龍門峽,丹水從中流出,傳為禹跡)。
陶唐時期,堯分天下為九州,為冀州之域,屬帝都畿內。
舜建虞朝,舜帝繼承堯制,肇啟天下為十二州,此屬冀州。《左傳》云:分冀東丹山為並,東北醫無閭為營。
夏代,十二州複合為九州,此屬冀州。《禹貢錐指》曰:夏符合於冀州,與堯時同。
夏末,商湯討伐夏桀,夏桀居住在天門,后遷於垂都(天門即本境著名關隘天井關,垂都即今本境高都鎮,以產垂棘之壁而著稱)。
殷商,祖乙定都於耿城(今河津),屬畿內地。周武王三十三年,封庶弟於原,古史曰:文之昭有原。周襄王十三年,晉侯圍原,原國降,遷原伯貫於翼,以趙衰為原大夫。
春秋時期,為晉國高都邑,趙、魏、韓三家置晉靜公於晉國端氏邑(今晉城市沁水端氏鎮),后又遷晉靜公於高都邑祭祀,而後三家分晉
戰國時期,初屬魏國,后屬韓國、趙國,本境均為高都邑。周烈王二十年,楚國圍困雍氏,韓國徵甲粟到東周,蘇代說韓以高都城予東周。
秦始皇統一天下,分天下為36郡,置高都縣,屬上黨郡
漢代,改設十三州部郡國制,分屬并州上黨郡、司隸河內郡,兼置陽阿侯國。
曹魏時期,曹操復古九州,本境俱為曹魏所有,分屬冀州上黨郡、冀州河內郡。
東晉太元中年(386年),五胡亂華西燕慕容永稱帝,割上黨、平陽、河內三郡,置建興郡,郡治高都陽阿城,本境屬建興郡。
北魏永安二年,改建興郡為建州,屬建州高都郡,治高都城,為州治及郡治。
北齊,屬建州高都郡,治高都縣,為建州州治及高都郡治
北周,屬建州高平郡,為建州州治及高平郡郡治。
隋開皇三年(583年),省郡入州,建州改為澤州,州治高都改稱丹川縣,仍為澤州州治。
隋徠大業三年,復州製為郡制,改澤州為長平郡,本境為長平郡丹川縣,為郡治。
隋義寧二年,復郡製為州制,改長平郡為澤州,丹川為澤州州治。
唐武德元年,分置蓋州、建州、澤州三州,本境分屬建州、蓋州,均為州治。
貞觀元年,蓋、建、澤三州復並為澤州,本境為澤州晉城。
唐天寶二年,澤州改稱高平郡,屬高平郡,乾元初年復稱澤州,屬澤州,均為郡治和州治。
唐天佑二年,屬澤州,為州治丹川縣,隸屬河東道,后改隸昭儀節度使。會昌三年,爆發劉禛之叛,李德裕率軍討伐,割澤州隸於河陽節度等。
五代時期,屬澤州,仍為州治,先後隸後梁、後晉、後唐、後周各朝。
後唐元年,復稱澤州晉城,宋、金、元、明歷代因之。
宋代,屬澤州(或稱高平郡),隸河東路
金天會六年,澤州改南澤州,屬南澤州,隸河東南路。
金天德元年,復屬澤州,仍隸河東南路。
金元光二年,澤州升忠昌軍節度,屬忠昌軍節度使。
元代至元年,屬澤州司侯司,隸屬中書省晉寧路,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為腹里。
明洪武二年,屬澤州直隸州,州治晉城省入澤州,本境即為州治,直隸山西布政使司。
清雍正六年,屬澤州府,設本境為澤州府所轄鳳台縣,為澤州府府治。
民國三年,撤銷澤州府,府治鳳台復稱晉城,澤州府所轄五縣均隸屬於冀寧道,民國十七年,冀寧道撤銷,直隸于山西省。
抗日戰爭時期,我黨於晉冀魯豫邊區,成立了抗日革命根據地,分別隸屬於太岳四專、太行八專抗日革命根據地領導。1945年4月28日,全境解放,恢復建制。
1948年10月,析晉城城關區兼置晉城市,屬華北人民政府。
1985年5月,為晉城市郊區,由山西晉城市領導。
1996年8月,郊區改稱澤州縣,由山西晉城市領導,轄區不變。
2018年,澤州縣人民政府從晉城市城區遷至金村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澤州縣境東北與陵川縣為鄰;南和東南與河南省的輝縣修武博愛、沁陽、濟源等市、縣交界;西與陽城縣毗連;西北與沁水縣相鄰;北與高平市接壤;晉城市城區居縣境之中央。地理坐標為北緯35°12′一35°42′,東經112°31′,一113°14′,南北長約58.85公里,東西寬約62.75公里,總面積為2023平方公里,約佔山西省總面積的1.2%,占晉城市總面積的21.3%。澤州北依上黨、南鄰中原、東眺冀魯,西望洛陽。
地貌
澤州縣東、西、南三面環山,山嶺陡峻,傾向中央,北中部為丘陵地帶。地貌呈黃土高原和褶皺山板相間分佈,具有山地、丘陵、平川區等多種地貌類型,構成了北高南低波浪式的地貌景觀。
山地地貌分佈於本縣東南部的高山地帶,境內起伏大,相對高差一般為800米左右,面積197.1萬畝,占澤州縣總面積的60.8%。本區以急劇的升降結構作用為主,伴之以流水侵蝕及風化剝蝕作用,山體主要由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岩及變質岩組成。多為直立陡峭的單面山及高度不等的突起山峰。尖棱的山脊,重迭的崗巒,陡緩不均的山面和狹窄的山谷。
丘陵地貌分佈於大陽、東溝、下村、川底、周村、北義城、水東、金村、高都等鄉鎮。相對高差一般為200米左右,面積100.2萬畝,占澤州縣總面積的30.9%。本區的石灰石、沙質岩、沙岩全為黃土、紅土、紅黃土覆蓋,在長期的風化剝蝕及流水侵蝕作用下,下切強烈、溝底狹窄,多呈V形,由於侵刨基準面不斷下降,加之覆蓋深厚的黃土,抗蝕能力差,大部分被沖刷溝分割成狹長的梁地。山樑呈波浪式,山坡為階梯狀,自山樑和山坡繼續覆蓋厚薄不一的堆積物,有較規則的排列。登高斜望,黃土丘陵呈波浪起伏、溝谷縱橫之狀。
平川區地貌分佈於南村、巴公等鄉鎮。相對高差一般只有50米左右,面積27萬畝,占澤州縣總面積的8.3%。本區地勢平坦開闊,有壟崗起伏的微域變化,為河流近代洪水淤積物,上細下粗呈二元結構。土層主要為較厚的更新統黃土堆積,其厚度為5-15米,下層為礫石層。境內山地、丘陵、平川面積之比為6︰3︰1。最高點為西北部的吾聖山主峰,海拔1346.6米,最低點為丹河出口處的三姑泉,海拔296米,相對高差為1050.6米。平均海拔在650--1000米之間。境內山嶺縱橫,北疏南密,均屬太行山脈。海拔1100米以上的山有吾聖山、香山、大圪堖山、伊侯山、大尖山、方山、岳城山、晉普山、聖王山等。
氣候
澤州縣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一般為: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澤州縣年平均氣溫10℃-11℃,氣溫總的分佈趨勢是由南向北遞減;盆地由平地向山區遞減。澤州縣多年無霜期192.6天,最多為226天。降水量的區域分佈總趨勢是由西北向東南遞增,山區多於平川、丘陵;南部和東南部山區大於北中部地區。降水量主要分佈在夏季,佔全年降水量的60%。
水文
山裡泉自然風光旅遊區
山裡泉自然風光旅遊區
澤州縣境內主要河流為沁河和丹河兩大流域。沁河的主要支流有長河、白水河、犁川河、龍灣河、范河;丹河的主要支流有東丹河、東大河、巴公河等。幹流流向多由北向南,其支流流向多為由西向東。澤州縣水資源總量為3.54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徑流量為3.3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為2.54億立方米,重複資源為2.37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資源量為1.11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澤州縣以煤為主,依次有鐵礦、硫鐵礦、鋁土礦、白雲岩、石灰岩、水晶、螢石鉛鋅礦等。境內含煤面積528.6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6.13%。探明儲量480503.1萬噸,表外儲量7845.8萬噸,除國統區外,澤州縣保有儲量124645.8萬噸;鐵礦探明儲量2575.15萬噸,其中上表儲量879.4萬噸,遠景儲量2500萬噸;硫鐵礦探明儲量1324.6萬噸,其中上表儲量963.9萬噸;含錳鐵礦探明儲量615萬噸,其中上表儲量473萬噸;水泥灰岩6805萬噸;鋁土探刃儲量264.48萬噸,遠景儲量315.05萬噸。
煤炭資源
澤州縣
澤州縣
煤炭資源主要分佈在縣境東北部的巴公、北義城、高都及西部與南部的大陽、東溝、金村、南村一帶。含煤地層為山西組和太原組,共含煤8-17層,總厚寬9.18-14.23米,其中山西組3號、太原組9號及15號為主要可採煤層,為單一的無煙煤種,變質程度由北向南增高,晉普山一帶變質程度最高。洗煤揮發分達4.47-6.2%。煤質及煤質特徵為:山西組3號煤層,厚度最小5米,最大6.44米,平均5.97米,至太原組9號的層間距為53米,夾石層為5層,性能穩定。原煤灰分為14.26%,精屑發分為6.82%,原煤含硫0.4%,發熱量為8391大卡/公斤。屬無煙煤。太原組9號,厚度最小0.5米,最大2.9米,平均1.55米,夾石層為3層,性能較穩定。原煤水分為19.01%,精煤揮發分為3.18%,原煤含硫為6.92%,發熱量為8368大卡松斤。太原組15號煤,厚度為0.95--5.50米,平均2.16米,與3號煤層的層間距為35米。夾石層為3層,性能較穩定。原煤灰分為18.51%,精煤揮發分為6.60%,原煤灰分為3.38%,發熱量為8335大卡/公斤。三種煤均為無煙煤。3個煤層比較,3號煤煤層厚,含硫量低,原煤灰分低;15號煤層厚度中等,為富硫及高硫煤,俗稱臭煤;9號煤層較薄,含硫量略低於15號煤,原煤灰分最高。開採技術條件,奧陶係為主要含水層,以晉長斷裂為界,向南向北運移,水位標高640米,向三姑泉與郭壁泉排泄。其它基岩含水層富水性較弱,第四系衝擊層含較豐富的潛水,開採3號煤層的生產礦井,含水係數0.46-0.63立方米/噸煤。現有生產礦井,大多開採3號煤層。頂板管理較易,但也有個別井因頂壓大而出現偏幫現象,相對瓦斯湧出量為2.12--2.64立方米/噸煤·日。晉普山一帶為19.43立方米/噸煤·日,屬高沼氣井,境內很少發現煤自燃現象,屬無爆炸性煤層。
鐵礦資源
澤州縣境內之鐵礦,主要分佈於高都、郝庄、李寨、關山一帶。系沉積礦床。礦體大都產生於奧陶系侵蝕面上。少量夾於粘土頁岩中。礦體形態受侵蝕面形態控制,呈大小不等的透鏡狀、窩狀及團塊狀。厚幾十厘米到2-3米,長度幾米至幾十米不等。礦石礦物主要為赤鐵礦褐鐵礦,局部為菱鐵礦。含鐵量20-60%,一般為30-40%,硫磷、含量低。因礦體規模小而分散,不宜規模開採。已探明儲量2575.15萬噸,上表儲量879.477噸。境內山西式鐵礦埋藏淺,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適宜小規模開採。
含錳菱鐵礦資源
境內含錳菱鐵礦產於下石盒子組,屬河湖相沉積礦床,主要分佈於下村--灣里一帶。礦床賦存於下石盒子組中上部。上石盒子組中下部亦有菱鐵礦薄層,質量欠佳。探明儲量615萬噸,其中上表儲量473萬噸。
有色金屬資源
鋁土礦是澤州有色金屬的重要資源。分佈於境內南部之追山、晉廟鋪、南嶺、李寨等地。狂體賦存於本溪組鐵鋁岩系內。礦體呈透鏡狀,似層狀及窩狀。A/S值為3-3.5,屬中低品位。規模較小,澤州縣D+E+F儲量180.86萬噸。
化工原料礦產資源
分佈於境內神南、大箕、南村、犁川等19個鄉鎮,主要產出層位多為浸染狀,少數為緻密塊狀。礦石屬中低品位Ⅱ-Ⅲ級品。探明儲量1324.6萬噸,其中上表儲量963.9萬噸。

土地資源

澤州縣土地總面積305.8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1.64萬畝,佔總面積的29.96%,耕地主要以旱地為主,旱地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90%以上;在總耕地面積中,21.11%為平地,9.45%為溝壩地,56.65%為梯田。12.78%為山直坡地。園地有2.15萬畝,佔總面積的0.7%,其中3畝以上的成片果園面積為2.06萬畝,占園地面積的95.81%,主要有山楂、蘋果、梨、葡萄等。桑園面積為826畝,占園地面積的3.85%。

植物資源

境內野生果樹分為7科16屬25種。7科是薔薇科、葡萄科、胡頹子科、榛科、楝科、鼠李科、亮斗科。16屬為蘋果屬、梨屬、枸子屬、懸鉤子屬、桃屬、杏屬、櫻桃屬、山楂屬、葡萄屬、蛇葡萄屬、沙棘屬、胡頹子屬、榛屬、楝屬、棗屬、櫟屬。25種是山荊子杜梨、褐梨、水枸子、毛葉水枸子、灰枸子、西北枸子、茅莓、山桃、毛桃、山杏、毛葉歐李、毛櫻桃、甘肅山楂、華北山楂、桑葉葡萄、華北葡萄、掌裂草葡萄、沙棘、木通、牛奶子、榛、楝樹、酸棗、槲樹。此外還有軟棗、羊桃葉、山金針、山木瓜等。
杜梨
杜梨
這些資源主要分佈於山丘地區。其中杜梨零星分佈有0.45萬株,褐梨0.15萬株,山荊子0.40萬株,各種枸子有25萬餘株,茅莓2萬株,山桃和毛桃約有1.2萬株,山楂約0.4萬株,毛葉歐李約8.5萬株,野生葡萄約5萬株,毛櫻桃約0.02萬株,牛奶子約10萬株。
作為飼料、料米、蜜源的野生植物資源主要有黃花、荊花、野苜蓿野豌豆、馬榴、無芒雀麥灰菜、蓮子菜、苦苦菜、牽牛花、刺角菜、野蘑菇等,數量較多,分佈較廣。

動物資源

紅嘴鴉
紅嘴鴉
境內野生動物主要有爬行類、水生類、鳥類和獸類等,約有100餘種。爬行類主要蛇、蟒、大壁虎等;兩棲動物主要是蛙蛙、蟾;鳥類主要有山雞、灰鴿、喜鵲、麻雀、山雀、烏鴉、紅嘴鴉、山鷹、黃鶯、黃鸝、啄木鳥、大雁、小燕子、水鳥、杜鵑、斑鳩、貓頭鷹、含唪鳥、布穀鳥、鵪等;獸類動物主要有狼、豹、獾、狐、猴、野豬、野兔、山羊、黃鼠狼、山貓、松鼠、刺蝟、山鹿、麝等。按經濟用途分類:珍貴稀有動物,主要有獼猴和麝,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獼猴分佈於境內南部與河南省接界的深山裡,麝也主要分佈在東南山區,數量很少。皮毛動物,主要有黃鼠狼、狐狸、豹、野兔、蛇,分佈在山丘地區。豹中的豹子子數量很少。肉用動物,主要有獾、野兔、山羊、野鴿、野雞等,主要分佈在山丘地區。藥用動物,主要有蟾蜍、山鹿、麝、豹、山羊、麻雀、蛇、大壁虎、含沔鳥等。其中大壁虎屬國家三類保護動物,豹屬珍貴藥用動物。羽用動物,主要有野雞和野鴨鷹鷹類類,廣泛分佈於山丘地區。有益於農業生產的動物,主要有青蛙、蟾蜍、蝙蝠、喜鵲、貓頭鷹、小燕子、啄木鳥等。有害動物,主要有狼、田鼠、野豬、黃鼠狼、獾、野兔、狐狸等。

水資源

澤州縣境內天然水資源總量由本區水資源量、過境水資源量和過界客水資源量三部分組成,總量為17.58億立方米。
本區水資源量是指在本區範圍內由於降雨人滲補給所形成的天然地表、地下徑流量。通過計算求得,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2.27億立方米(保證率95%時為2.43億立方米,75%時為1.86億立方米,50%時為1.44億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為0.79億立方米,地下水源1.943立方米。
入境水資源量是指區界外由於降水補給形成流經本區的天然、地表、地下徑流量。境內多年平均由上游的高平、陵川入境的水量為2.25億立方米(保證率95%時為1.977億立方米,75%時為1.509億立方米,50%時為1.16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0.589億立方米,地下水為1.66億立方米。
過界客水主要指沁河從本區的西南邊境流過的水量,其天然河川徑流量為12.61億立方米。按水資源分類劃分:境內天然水資源總量為4.974億立方米(不包括過界客水)。其中地表水資源為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3.594億立方米。
境內水資源的主要特點是:由於漏水地層多,造成地表洪水少,地表洪水僅占澤州縣水資源總量的7.8%,而地下水卻佔到水資源總量的20.89%;水資源分佈與工農業生產需求不協調。東南部山區工農業生產需水量少,而年降雨一般比中北部地區多100毫米左右,許多地方又地處河流下游,泉水出露較多,流量大,水資源較為豐富;工農業比較集中的中北部和丹河上游地區需水量多,但年均降雨量和清水流量較少,水資源相對比較貧乏;蓄水工程造價高,成本大;降雨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又分佈不均,豐水年和旱年往往連續發生(一般豐水年連續3-4年,乾旱年連續2-4年);地下水資源的60%是埋藏於地面400米以下的深水層,打井費用高,提水成本較大;流量在0.1立方米/秒以上泉水大都分在東南山區,出露標高為300-500米,因遠離工農業密集區,開發利用困難。由於水資源總量的70%分佈於東南山區,澤州縣水資源總量為17.584億立方米,但經測量計算,澤州縣天然水資源可利用總量P:75,時為1.37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洪水可利用為0.307億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清水為0,30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0.76億立方米,其中淺中層水為0.231億立方米,深層水為0.439億立方米。

行政區劃


澤州縣
澤州縣
截止至2014年初,澤州縣下轄14個鎮和南嶺鄉川底鄉李寨鄉3個鄉,共轄590個行政村,1204個自然村,2695個村民小組。
巴公鎮大陽鎮高都鎮金村鎮南村鎮犁川鎮晉廟鋪鎮
周村鎮大東溝鎮下村鎮北義城鎮柳口鎮山河鎮大箕鎮
2021年5月,撤銷李寨鄉、南嶺鄉,設立南嶺鎮。撤銷川底鄉,設立川底鎮。

人口民族


人口
澤州縣是山西省和晉城市人口大縣之一。1949年澤州縣總戶數為77798戶,總人口為303339人,市管縣體制改革前的1984年,其總人口即達606652人。1985年,城區部分劃出后,仍有467453人。1999年總人口達513428人,占晉城市總人口的24.5%。在總人口中,男性261081人,佔50.85%,女性252347人,佔49.15%;農業人口為462428人,佔90.07%,非農業人口為51000人,佔9.93%;鄉村人口為474579人,佔92.4%。澤州縣的人口密度為253人/平方公里。縣境北中部和西部為人口密集區。26個鄉鎮中,巴公鎮人口密度最大,柳口鄉人口密度最小。
據2012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澤州縣常住人口為486305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1038人,城鎮化率41.34%,鄉村常住人口285267人,佔58.66%。
2019年底全縣常住人口為498186人,比上年末增加2193人。全年全縣出生人口4912人,人口出生率為9.88‰;其中農業人口247129人,非農業人口251057人;自然增長率為4.41‰。人口以漢族為主,回族次之,另外還有蒙、滿、朝鮮、布依、苗、白、土、壯等少數民族。 
撤併鄉鎮摸底統計資料
撤併前鄉鎮名稱總人口(人)面積(平方千米)撤鄉后鄉鎮名稱總人口(人)面積(平方千米)
巴公鎮5114883.12巴公鎮60162112.08
陳溝鄉901428.96
高都鎮2744354.08高都鎮41362119.11
大興鄉1391965.03
金村鎮2537244.76金村鎮55698212.29
水東鄉1456456.57
鋪頭鄉15762110.96
柳樹口鄉10147236.67柳樹口鄉18173336.44
東下村鄉802699.77
大箕鄉1582236.73大箕鄉24249131.9
南河西鄉842795.17
追山鄉706951.94追山鄉25552218.82
土河鄉729569.97
衙道鄉1118896.14
北義城鄉1382733.52北義城鄉2902371.65
魯村鄉1519638.13
周村鎮2649768.43周村鎮2649768.43
下村鎮3828194.86下村鎮3828194.86
大東溝鎮3233585.83大東溝鎮3233585.83
犁川鎮1680160.21犁川鎮1680160.21
晉廟鋪鎮20027150.27晉廟鋪鎮20027150.27
南村鎮4868288.25南村鎮4868288.25
大陽鎮2839952.58大陽鎮2839952.58
川底鄉2028186.11川底鄉2028186.11
李寨鄉1488170.02李寨鄉1488170.02
南嶺鄉1131362.94南嶺鄉1131362.94
民族
澤州縣境在古代曾經是多民族聚居區,后逐漸與漢族融合。現有人口中,漢族佔99.5%,回、蒙、滿、朝鮮、布依、苗、白、土、壯等少數民族人口僅佔總人口的0.5%,多因工作或婚姻等原因移居本地。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回族佔大多數。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境內總人口為437642人,其中,漢族為437419人,回族為218人,彝、壯、滿、白、納西族各有1人。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8.5億元,增速由一季度的0.8%上升到2016年年底的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8.6億元,增速由2016年上半年的4.6%上升到年底的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2月的-3.8%上升到年底的5.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4億元,增速由7月的-4.8%、10月的-12%上升到年底的7.8%;城鎮常住居民、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29333元、13129元,同比增長7.1%、7.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6億元,同比增長7.5%;糧食總產量完成4.73億斤,生豬出欄100.6萬頭;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評價位列全省A類縣(市)第8名。
2017年,澤州縣地區生產總值2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3億元,增長2.5%,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7%;第二產業增加值159.5億元,增長4.2%,占生產總值的比重63.1%,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153.7億元,增長4.1%;第三產業增加值78.7億元,增長9.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1208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7584美元。
2017年,澤州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3億元,增長23.4%,增收2.9億元。稅收收入10.6億元,增長52.5%,其中: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建稅共計完成稅收9.2億元,增長63.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9.4億元,增長5.1%,增支1.4億元。其中:教育支出5.7億元,下降4.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5億元,下降10.6%;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3億元,增長5.6%;農林水支出4.8億元,下降6.3%。民生支出佔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0.8%。
2019年,澤州縣經濟指標取得了近年來最好的成績。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03.2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4.8億元,下降1.7%,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13.8億元,增長8.5%,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0.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4.5億元,增長6.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6%。
第一產業
山裡泉自然風光旅遊區
山裡泉自然風光旅遊區
2013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20.4億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為10.88億元,其中:種植業4.72億元,畜牧業5.63億元;糧食總產4.56億斤,其中:小麥1.92億斤。
畜牧業生產到2013年萬頭以上養豬場15個,各類養殖戶達到了2400餘家。畜牧業總產值達到了11.03億元,同比增長4.2%,佔到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4.05%。生豬存欄29.83萬頭,出欄52.13萬頭,羊存欄12.44萬頭,出欄10萬頭,雞存欄199萬隻,出欄118萬隻。
2017年,澤州縣農作物種植面積57888.4公頃,比上年減少3108.2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55465.3公頃,減少3231.7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53.7公頃,減少116.6公頃;棉花種植面積2.9公頃,減少1.8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6164.7公頃,減少439.3公頃;小麥種植面積29473.3公頃,減少156.6公頃。
2017年,澤州縣糧食總產量23.1萬噸,比上年減少0.6萬噸,同比減產2.2%。其中,夏糧14.6萬噸,增產14.0%;秋糧8.6萬噸,減產21.2%。
2017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噸
產品名稱產量增長%
糧食231424-2.2
#夏糧14563214.0
秋糧85792-21.2
油料413-40.6
棉花2-46.7
藥材364-82.4
水果18276-2.4
蔬菜67535-15.4
2017年,澤州縣完成造林面積19.8公頃,下降89.1%;經濟林面積666.7公頃,增長1069.6%。肉類總產量51714噸,比上年下降1.2%。其中,豬、牛、羊肉分別增長0.1%、-59.6%和-14.1%;奶類總產量250噸,同比下降47.9%;禽蛋總產量20813噸,下降8.6%;水產品產量620噸,減少5.4%。
2017年,澤州縣農業機械總動力18.1萬千瓦,下降36.1%。機械耕地面積49410公頃,下降6.2%;機械播種面積41980公頃,下降6.1%;機械收穫面積35780公頃,下降2.3%。全縣農機化經營總收入1.9億元,增長5.6%。
2019年,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47169.5公頃,比上年減少5801.8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44324.5公頃,減少5972.4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69.4公頃,增加187.9公頃;棉花種植面積0.5公頃,減少2.2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8826.4公頃,減少3333.7公頃;小麥種植面積29360.7公頃,增加419.9公頃。
第二產業
2013年規模工業實現總產值219.4億元,其中,煤炭行業實現總產值25.4億元,佔總產值的比重為11.6%;非煤行業實現總產值194億元,佔總產值的比重為88.4%。其中,產值在1億元以下的34家,產值在1億元——5億元的19家,產值在5億元-10億元的4家,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3家。
煤炭業,建成150萬噸礦井1座,30萬噸礦井3座,煤炭產量穩定在1000萬噸以上;冶鍊業,建成179立方高爐6座,在建318立方高爐兩座,優質生鐵產量達到150萬噸。澤州縣已建成產值超億元企業13個,2004規模以上工業達到35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7.8億元。到2007年,澤州縣經濟將實現“1511”產業目標,主要產品產量達到1個千萬(1000萬噸煤炭)、五個百萬(150萬噸生鐵、100萬噸中高檔鑄件、100萬噸鋼材、100萬噸建材、日發電150萬千瓦)生產規模,產值達到120億,稅收超10億元。
2017年,澤州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2017年實行法人在地統計匯總後,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6.7億元,同比增長3.5%。
分行業看:煤炭行業增加值下降0.2%,非煤行業增加值增長11.2%。其中:化工行業增長8.1%,冶鑄行業下降1.3%,裝備製造行業增長53.8%,電力行業增長24.2%。
2017年,澤州縣原煤產量2703.5萬噸,下降4.1%;化肥折純量157.3萬噸,下降2.8%;生鐵產量362.9萬噸,下降1.2%;粗鋼產量351.9萬噸,下降1.7%;鋼材產量349.8萬噸,下降1.2%;水泥產量69.4萬噸,增長62.6%;發電量完成24.5億度,增長28.3%。
2017年,澤州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7億元,比上年增長47.9%;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4億元,比上年增長161.8%;實現利稅82.9億元,同比增長101.6%。
2017年,澤州縣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63074萬元,增長14.6%。年末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總承包建築業企業9家,完成總產值65675萬元,同比增長156.4%。
2019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家,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
分行業看:煤炭行業增加值下降8.3%,非煤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4%。其中:煤化工行業增長10.8%,冶鑄行業增長31.4%,裝備製造行業下降6.5%,電力行業下降2.9%。
全年原煤產量3098.1萬噸,增長3.2%;化肥折純量145.4萬噸,增長8.6%;生鐵產量447.9萬噸,增長22.9%;粗鋼產量474.6萬噸,增長35.7%;鋼材產量461.1萬噸,增長33.6%;水泥產量114.6萬噸,增長59.6%;發電量完成30.9億度,增長11.1%。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6.5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2.9億元,比上年下降29.3%;實現利稅97.7億元,同比下降21.8%。
2019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9650萬元,同比下降19.3%。年末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總承包建築業企業15家,完成總產值790466萬元,同比下降15.7%。
2019年,澤州縣紮實開展“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活動,56個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完成投資160億元。全年爭取債券4.3億元、專項資金4億元。全縣煤炭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下降9.5個百分點,製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上升9.5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7年,澤州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5.3億元,增長6.3%。從產業劃分看,第一產業投資2.0億元,下降3.1%;第二產業投資49.6億元,增長5.0%;第三產業投資23.7億元,增長10.1%。
2017年,澤州縣房地產開發投資18535萬元,比上年下降75.8%;商品房銷售額完成24015萬元,同比下降69.1%。
指標單 位絕對量增長%
投資完成額萬元18535-75.8
其中:住 宅萬元17227-66.5
房屋施工面積平方米360264-46.2
其中:住 宅平方米264297-40.6
商品房銷售面積平方米65956-59.7
其中:住 宅平方米65769-59.2
商品房銷售額萬元24015-69.1
其中:住 宅萬元23771-69.2
2017年,澤州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4億元,增長7.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6.3億元,增長5.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2億元,增長11.0%。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35.9億元,增長5.4%;餐飲收入額5.5億元,增長19.7%。
指標絕對量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40447.2
一、按銷售地區分
1.城鎮2625425.0
其中:城區71783-2.8
2.鄉村15150211.0
二、按行業分
1.批發業5849515.6
2.零售業3001473.7
3.住宿業1222810.4
4.餐飲業4317422.2
2017年,澤州縣海關進出口總額140941萬元,下降11.0%。其中,出口完成6514萬元,同比增長30.5%;進口完成134427萬元,下降9.7%。 
指標絕對量增長%
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96911.7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96-26.2
化妝品類278.0
日用品類85-7.6
中西藥品類989361.4
體育類10-16.7
石油及製品類490326.8
汽車類39646-12.2
其它類1586-10.1
2017年,澤州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28.4億元,比年初增加25.7億元,增長12.7%。各項貸款餘額88.2億元,比年初減少0.7億元,下降0.8%。
2017年,澤州縣保費收入19128.9萬元,同比增長18.3%。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9993.8萬元,增長258.1%;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1608.4萬元,增長10.4%;意外險業務保費收入360.1萬元,增長14.5%;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7166.6萬元,增長23.6%。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4447.4萬元,增長16.8%。
對外貿易
2013年,澤州縣進出口總額4864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7%。其中,出口1055萬美元;進口47589萬美元,進口大於出口46534萬美元。
2019,全縣海關進出口總額242565萬元,增長49.6%。其中,出口完成5212萬元,37.7%;進口完成237353萬元,增長54.3%。
資產投資
2013年,澤州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3.8億元,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4.7億元,增長242.7%;第二產業完成75.2億元,下降7.9%,在第二產業投資中,其中,採礦業投資25.3億元,下降45%;製造業投資44.9億元,增長3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4.9億元,增長70.4%。;第三產業完成43.9億元,增長14.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1億元,比上年下降16.3%。
2019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9.5億元,增長19.5%。從產業劃分看,第一產業投資2.3億元,增長23.3%;第二產業投資48.5億元,增長22.9%;第三產業投資48.7億元,增長16.1%。
城鄉居民收入
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838元,同比增長9.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129元,同比增長12%。
2019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0995元,按2019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8842美元。
旅遊業
2016年全年接待遊客753.3萬人次,同比增長21.5%;實現旅遊收入62.3億元,同比增長15.6%。
2019年,全縣共有旅遊景區(點)6處,其中: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3個。共有星級飯店3家,其中:四星級2家,三星級1家。共有農家樂217家。全年共接待遊客1554.5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接待遊客0.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43.5億元,其中:海外旅遊創匯219.6萬美元。

交通


2017年,澤州縣公路線路里程24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公里。公路密度119.8公里/百平方公里。

社會


教育事業
2017年,澤州縣共有幼兒園81所,小學141所,普通初中31所,普通高中4所,完中1所,高職中學2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年末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數46959人,比上年末減少3385人;招生數13552人,比上年減少1178人;畢業生數14862人,比上年減少819人;年末全縣教職工4601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和初中升學率均達100%。 
指 標招 生在校生畢業生
學前教育506994873626
小學2976187783772
初中3651117534706
高中158254722404
職業中學2681429354
科學技術
2017年,澤州縣共申請各類專利9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62件,實用新型專利32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9件。 
文化事業·
2017年,澤州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7個,新創作首演劇目1個,本年上演劇目45餘個,演出場次2550餘場,收入520萬元,其中:劇團2個,本年上演劇目24個,演出場次505場,收入405萬元;曲藝隊1個,本年上演劇目20個,演出場次560餘場,收入3.1萬元。全縣共有公共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17個,村級農家書屋632個,共藏書約113萬冊。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年末全縣有線電視用戶達8萬戶。其中:接收數字信號用戶4萬戶。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99%。 
衛生事業
2017年,澤州縣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713個,其中縣醫院1個,縣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監督所1個,鄉鎮衛生院26個,村級衛生所648個,個體診所35個。全縣共有床位數2133張,衛生技術人員189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41人,註冊護士607人。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達標率為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8%。 
體育事業
2017年,澤州縣共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10餘次,參加運動會運動員人數9000餘人。運動員在市級以上重大比賽中獲金、銀、銅牌分別為2枚、3枚、3枚。全民健身活動更加形式多樣。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全縣體育鍛煉標準達標人數達37萬人。 
社會保障
2017年,澤州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5337人,比上年末增加3625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97773人,增加473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5822人,增加622人;全縣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制度整合併軌,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11279人;參加失業保險24038人,增加500人;參加工傷保險63201人,減少879人;參加生育保險28500人,增加500人。
2017年,澤州縣城鎮基本社會保障覆蓋率達99.1%,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100%,企業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9.4%;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9.8%,生育保險覆蓋率達99.7%,失業保險覆蓋率達99.1%。
2017年,澤州縣城鎮低保人數987人,保障戶數867戶;農村低保人數8360人,保障戶數5575戶。城鎮新增就業7293人,下崗再就業人數達到839人。其中,安置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25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6%。 
基礎設施
2017年,澤州縣郵電業務總量21521.1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421.1萬元,電信業務總量18100萬元。農村固定電話用戶2.9萬戶,行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30.8萬戶,全縣寬頻接入用戶數達8.2萬戶。
2017年,澤州縣共有旅遊景區(點)6處,其中: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3個。共有星級飯店4家,其中:四星級3家、三星級1家。共有農家樂219家。全年共接待遊客1030.8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接待遊客0.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94.5億元,其中:海外旅遊創匯163.4萬美元。 
市場監管
2019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給予支持。 

旅遊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澤州縣名列其中。
珏山
珏山的景點頗多,有儒道佛共奉一殿的南頂、供奉玄天上帝和周公的正頂、文昌殿、過月亭、財神殿、文筆峰塔、丹河龍門口、建於宋代的關帝廟、女媧鍊石補天處的媧皇窟、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北宋二仙觀、唐代的白馬禪寺和孔子回車處等。
山裡泉
山裡泉景區位於太行山南部,晉豫兩省的晉城市澤州縣與陽城縣、濟源市三市的交匯處,距207國道18公里,距晉城市區50公里,距濟源市區51公里。侯月鐵路從景區穿越而過,並設有車站。人稱北方“小三峽”。
東四義村
東四義村寶貴的文化遺產非常珍貴,像“松棚廟”、“聖臨庵”、“貞節古牌坊”、“史家大院”等保存完好,200多年的四義戲舊址,明末留下的古戲台“舞樂樓”,最有代表性“龍王廟”和相傳鳳凰曾落此處“金雞台”遺址。
青蓮寺
青蓮寺
青蓮寺
青蓮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晉城市區東南17公里處的郊區寺南庄北側硤石山中,為山西省境風著名的佛教寺廟。
青蓮寺分為古、新兩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勢展開。古青蓮寺在下,新青蓮寺居於上。古青蓮寺創建於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唐代咸通八年(公元867年)重修並賜名青蓮寺。古寺東側有明代建造的磚砌藏式佛塔,西側建有唐代建造的惠峰石塔。
府城玉皇廟
府城玉皇廟位於晉城市區東北13公里處澤州縣金村鎮府城村北崗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創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明代碑刻記載:“隋時居民聚之北阜,建廟宇三楹,內繪三清神像。”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在原址上重建,題名“玉皇行宮”。內設大殿、廊廡、山門等建築,並彩繪壁畫,塑造神像,當時已初具規模。金泰和七年(1207年),因廟宇敗陋椽棟毀壞,當地群眾曾集資大修一次。但為時不久,又遭兵亂破壞。元至元元年(1335年)再次復修。其後雖經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以及明清兩代屢次修葺。現存建築的基本格局則是元至元元年重建時所形成的。

獲得榮譽


2019年3月6日,澤州縣入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評選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 
2020年8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0年12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20年11月25日,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21年7月,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排名第4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