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野豌豆的結果 展開

野豌豆

豆類植物

野豌豆(學名:Vicia sepium)為豆科野豌豆屬的植物。分佈於朝鮮、日本、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西南、西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2,2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或林緣草叢,已由人工引種栽培。主治補腎調經,祛痰止咳。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

莖葉

根莖匍匐,柔細斜升或攀援,具棱,疏被柔毛。
偶數羽狀複葉長7-12厘米,葉軸頂端卷鬚發達;托葉半戟形,有2-4裂齒;小葉5-7對,長卵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長0.6-3厘米,寬0.4-1.3厘米,先端鈍或平截,微凹,有短尖頭,基部圓形,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較密。

花果

短總狀花序,花2-4 (-6) 朵腋生;花萼鍾狀,萼齒披針形或錐形,短於萼筒;花冠紅色或近紫色至淺粉紅色,稀白色;旗瓣近提琴形,先端凹,翼瓣短於旗瓣,龍骨瓣內彎,最短;子房線形,無毛,胚珠5,子房柄短,花柱與子房聯接處呈近90°夾角;柱頭遠軸面有一束黃髯毛。
莢果寬長圓狀,近菱形,長2.1-3.9厘米,寬0.5-0.7厘米,成熟時亮黑色,先端具喙,微彎。
種子5-7,扁圓球形,表皮棕色有斑,種臍長相當於種子圓周2/3。
花期6月,果期7-8月。

染色體

2n=12,14,16-18。

文化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長歌懷採薇”中的“薇”指的就是這種野豌豆。

生長習性


野豌豆
野豌豆
野豌豆現蕾期出現較早,這時分枝甚少,莖枝低矮、細嫩柔軟,其營養成分粗蛋白質高達26.9%,而此時產草量也高。生於海拔1000-2200米山坡、林緣草叢。

實用價值


為牧草,亦用於蔬菜。種子含油。葉及花果藥用有清熱、消炎解毒之效。植株秀美、花色艷麗,可作觀賞花卉。
飼用價值:
野豌豆莖枝細軟,適口性較好,其營養成分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分析。開春以後,隨著氣溫升高,植株開始迅猛生長,4月14日進入結莢期,植株高達83.5cm,莖葉雖尚為綠色,這時叩割產草量高,但營養成分卻降低了,粗纖維增加,粗蛋白質則降低為18.55%。從植株分枝情況來看,秋播時在結實期的分枝數可達30–40個,而春播時在結莢期分枝僅20個左右。因而最適宜收刈時期應在結莢期,從收刈時期來看也較同屬植物早20天左右,這在南方水稻區推廣,對緩解前後茬矛盾上是很有利的。在我國南方旱作區推廣尚可解決收種和牧草的矛盾;因此,野豌豆可望培育成南方農田推廣的綠肥新品種。野豌豆莖葉含鈣、磷比較豐富,用作青飼、青貯和調製乾草。

藥用價值


來源:豆科野豌豆屬植物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以全草入葯。夏季采,曬乾或鮮用。根可以生吃,煮熟后味道更好。
性味歸經:甘、辛,溫。
功能主治:補腎調經,祛痰止咳。用於腎虛腰痛,遺精,月經不調,咳嗽痰多;外用治疔瘡。
用法用量: 25~5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 000—2 200米山坡、林緣草叢。
資源分佈:產西北、西南各省區。俄羅斯、朝鮮、日本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