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高都鎮的結果 展開

高都鎮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轄鎮

高都鎮,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地處澤州縣東北部。

截至2020年6月,高都鎮下轄34個行政村。

2018年,高都鎮有工業企業4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高都鎮常住人口為28961人。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晉城縣第九區。
1953年,分屬泊村、元慶、高都、焦庄4個鄉。
1958年,屬高都紅色公社。
1984年9月,高都公社改高都鄉,改轄30個村民委員會。
1985年4月,屬地級晉城市郊區。
1996年8月,改屬澤州縣。
2001年1月,與大興鄉合併為高都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都鎮地處澤州縣東北部,東鄰陵川縣西河底鎮交界,東南與柳樹口鎮相接,南與金村鎮相連,西南與城區北石店鎮為鄰,西北與巴公鎮接壤,北與北義城鎮毗連,區域面積119.11平方千米。

水文

高都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丹河、袁澤河2條。河流總長度14.8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丹河,從北至南流經境內沙河、南社、北焦庄、南焦庄、秦庄、漳東、西劉庄、東劉庄等村,長7千米。
高都鎮
高都鎮

自然資源


高都鎮境內地面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含煤面積16平方公里,佔全鎮總面積13.3%,探明地質儲量5145萬噸,且煤層厚,煤質好,埋藏淺,易開採,另外,鐵礦分佈廣泛,還有適用於發展建材的石灰石,石膏,瓷土,大理石,鋁釩土等少數儲量。
高都鎮林果資源豐富,是山西省多樣化果品生產基地,果樹栽培歷史悠久,種植面積較大,分佈範圍廣,全縣果樹總面積達1500畝,正常年景產值一般在16.5萬斤以上,盛產山楂、蘋果等果品。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高都鎮轄北街、南街、保福、南社、東頓、西頓、二聖后、水磨頭、薛庄、泊村、三溝、泊南、西元慶、東元慶、上元慶、下元慶、馬溝、東坡、西坡、北焦庄、南焦庄、沙河、李庄、、大泉河、大路、善獲、秦庄、西劉庄、東劉庄、伏堂、漳東、東山底、任庄、大興、北上礦、小豐頭、大豐頭、嶺后底、黃三河、湖裡、嶺上、任培套、東玉寨、玉寨、嶺后、連元、原河、東黨庄、西黨庄、黃家、嶺西、橫嶺、桃元、續家、焦元、奎升庄、坡、車嶺60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高都鎮下轄3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北街村。
北街村水么頭村北焦庄村大興村焦元村
南街村泊村村南焦庄村善獲村大豐頭村
保伏村三溝村秦庄村麻峪村嶺后底村
南社村泊南村西劉庄村橫嶺村大泉河村
任庄村西元慶村東劉庄村北上礦村西黨庄村
東頓村下元慶村漳東村嶺上村原河村
薛庄村東元慶村東山底村東玉寨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高都鎮轄區總人口39376人。
2017年,高都鎮常住人口38112人。
截至2018年末,高都鎮戶籍人口39363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高都鎮常住人口為2896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高都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600元。

農業

高都鎮有農業耕地面積64100畝,人均1.63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0994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2.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7158噸,人均690千克,其中小麥12000噸,玉米60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2500畝,產量6250噸。
高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0000頭,年末存欄27039頭;羊飼養量7514隻,年末存欄17750隻;牛飼養量188頭,年末存欄264頭;家禽飼養量264400羽,2011年,生產肉類3922.7噸,其中豬肉3731噸,牛肉28噸,羊肉163.7噸;禽蛋3173噸;畜牧業總產值1801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1%。
截至2011年末,高都鎮有森林面積5120畝,林地面積4470畝,其中防護林2000畝,經濟林237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5萬株,林木覆蓋率25%。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200畝,產量186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核桃等。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15台(輛)。

工業

2011年,高都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比上年增長27%;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1%;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146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925萬元,比上年增長21%。
2018年,高都鎮有工業企業45個。

商業

2011年末,高都鎮有商業網點43個,職工63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00萬元,比上年增長0.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
2018年,高都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交通


高都鎮
高都鎮
高都鎮境內有鐵路太焦線、二廣高速公路(境內稱長晉高速公路)、207國道過境。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55千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條。高都鎮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捷,西有太洛公路,南有陵沁一級公路,長晉二級路和長晉高速路縱貫全鎮,區位優勢明顯。自2003年大打“村村通”硬仗以來,全鎮累計投資3000萬元完成“村村通”里程150公里,其中高大公路(高都——大興)投資600餘萬元,設計為長8公里,寬6米的三級標準柏油公路,成為“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標誌,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街巷道硬化,截止目前,全鎮徹底實現了“村村通”,80%的行政村實現了“戶戶通”,全鎮機動車輛達到1000餘輛。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高都鎮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420人,專任教師7人;小學6所,在校生1615人,專任教師9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282人,專任教師13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高都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6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2人,經營管理人才36人,技能人才61人,農村實用人才126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高都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5個;電影院1座,座位1200個,年放映30場次,觀眾達6000人次;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人。
2011年末,高都鎮有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0%。
2011年末,高都鎮有廣播站喇叭5000隻,通響率95%,廣播綜合覆蓋率98%。有中央、省、市、縣等電視台4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65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高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5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7張。專業衛生人員66人,其中執業醫師21人,執業助理醫師14人,註冊護士1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68人、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9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00人次,住院手術23台,出院病人1200人次。
2011年,高都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5167人,參合率98.79%。

社會保障

2011年,高都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戶,人數26人,支出6.7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14戶,人數1429人,支出164.7萬元,比上年增長27%,月人均96元,比上年增長2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9人,支出11.6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7人,支出11.97萬元,比上年增長3%;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29人次,共支出2.85萬元,比上年增長1%;農村臨時救濟156人次,支出3.1萬元,比上年增長12%。
2011年,高都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02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4793畝,倒塌房屋100間,直接經濟損失1350萬元,救災支出26.9萬元,比上年增長114.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6.06萬元。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高都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5千米,投遞點60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2.3萬份、期刊1.5萬冊。固定電話用戶4950戶,行動電話用戶8010戶。
供電
2011年末,高都鎮鎮區有10千伏及以上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5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5%,供電可靠率98.8%。

獲得榮譽


2019年1月,高都鎮入選第七批國家歷史文化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