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野苜蓿的結果 展開

野苜蓿

豆科苜蓿屬植物

野苜蓿(學名:Medicago falcata L.)是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40-100(-120)厘米。全株被淡黃色絹毛;莖直立,圓柱形。托葉狹三角形,錐尖,全緣,小葉倒卵形至倒心形,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闊楔形,上面幾無毛,下面被細絹毛,總狀花序腋生,密被絹毛;苞片小,披針狀錐尖,萼鐘形,萼齒披針狀三角形,比萼筒短,子房線形,莢果扁平,種子腎形,5月開花。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歐洲盛產,中亞各國,世界各國有引種栽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適應性較廣,土壤pH值在5-8.5都可種植。

野苜蓿適應能力強,耐寒抗旱,耐鹽鹼,抗病蟲害,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野生牧草。但莢果熟時自然開裂,種子收穫量低,故在大田栽植尚有一些技術問題,主要是用來和紫苜蓿雜交培育優良的地區性新品系。

名稱


野苜蓿(《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


鐮莢苜蓿、豆豆苗(《內蒙古中草藥》),連花生(《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來源】


為豆科植物黃花苜蓿的全草。

【植物形態】


黃花苜蓿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
莖直立或匍匐,稍有毛,多分枝。
三出複葉,小葉長圓狀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2~4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上部有齒;托葉大,尖而長。
總狀花序,腋生,有花10~20朵;花梗長於葉柄;花冠蝶形,黃色,比萼長2倍。
莢果扁,矩形,彎曲成半月形,光滑,長1.5~2厘米,成熟時褐色。
種子5~10粒。
花期8月中旬。
生於草原或丘陵間低地以及溝邊。

分佈


分佈新疆、陝西、甘肅、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採集】


夏、秋採收,曬乾。

【化學成分】


含中性和酸性皂甙
花主含葉黃素酯。

【性味】


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野苜蓿的功效】


寬中下氣,健脾補虛,利尿。
治胸腹脹滿,消化不良,浮腫。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研末1~1.5錢。

【選方】


治消化不良,胸腹脹滿:黃花苜蓿一錢。
研末沖服,一日二次。
(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