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花苜蓿的結果 展開

花苜蓿

豆科苜蓿屬植物

花苜蓿(學名:Medicago ruthenica (L.)Trautv.),是一種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深入土中,根系發達。花序傘形,總花梗腋生,苞片刺毛狀,花冠黃褐色,中央深紅色至紫色條紋。莢果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扁平。其飼用價值高、營養豐富,是各種畜禽及魚類喜食的飼草。此外,花苜蓿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血的功效,因此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花苜蓿廣泛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寧夏及甘肅等省區;此外在朝鮮、蒙古、蘇聯也有分佈。

異名


奇爾克、納林-胡岑格(蒙名),布斯項(藏名)。

來源


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草。

植物形態


花苜蓿,又名:扁豆子、野苜蓿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較粗長。莖、枝四棱形,有白色柔毛。葉具3小葉,中間小葉卵形、狹卵形或倒卵形,長5~12毫米,寬3~7毫米,先端圓形或截形,微凹或有小尖頭,邊緣有鋸齒,側生小葉略小;葉柄長約5毫米,有白色柔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長12~20毫米,有花3~8朵;花小;花梗長約1毫米;萼簡鍾狀,長約4毫米,萼齒三角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黃色,有紫紋。莢果扁平,矩圓形,長7~10毫米,寬約5毫米,表面有橫紋,先端短尖。種子2~4個,矩形。黃褐色。
生於沙地、渠邊、路旁、田埂、山坡。分佈遼寧、吉林、甘肅、陝西、青海、內蒙古、四川等地。

採集


6~7月采,洗凈,去殘葉、鬚根,晾乾。

性味


《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苦,寒。"

功用主治


《青藏高原藥物圖鑑》:"退燒,消炎,止血。內服治肺熱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外用:熬膏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