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是北京市西城區一處清末民國初的仿西方風格學校,屬於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北京市西城區新文化街45號,現為北京市魯迅中學。公元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御史黃瑞麟奏請設立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清學部決定在石駙馬大街(今新文化街)斗公府舊址建築校舍。直到公元1909年(清宣統元年)建成。其中教學樓面積4300平方米,禮堂建築面積220平方米。是一組由四座樓組成的校舍。

1984年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7月10日起,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舊址將正式開放。

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御史黃瑞麟奏請設立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清學部決定在石駙馬大街(今新文化街)斗公府舊址建築校舍。直到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建成。其中教學樓面積4300平方米,禮堂建築面積220平方米。這是一組由四座樓組成的校舍。民國成立后,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改建北京女子師範學校,並積極籌建女高師,1924年改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現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曾兼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國文系講師,並於1925年8月出任女子師大校務維持會委員。1926年1月代表女師大出席國立各校教職員聯席會議代表;1926年3月任女師大評議會成員等職。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建立大元帥府,把國立九院校合併為京師大學校,該女師大為京師大學校內的師範學院二部。
1928年後,民國首都南遷,北京改稱北平,學校稱北平女師大。
1928年7月設立北平大學,學校改為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
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慘案,該校女學生劉和珍、楊德群因參加反對段祺瑞政府賣國求榮的遊行,被槍殺在政府門前。
2021年7月10日起,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將正式開放,接待單位團體預約參觀。

展陳介紹


● 建築群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
北京市魯迅中學的南門“京師女子師範學堂”幾個大字映入眼帘。青灰色的外立面、圓形的拱碹、紅色窗框,這是一個清末民初仿西式風格的建築群。坐北朝南、三進、四排樓房、帶個西跨院。
● 李大釗魯迅曾在這裡執教
第一座樓房是二層小樓,90多年前,李大釗、魯迅、蔡元培等人曾在這裡執教,就在二層西側的幾間屋子裡休息、備課。
與辦公樓相對而立的是教學樓,劉和珍、楊德群、繆伯英就是在這座樓中上課、學習、追尋馬克思主義真理。
進院的正中是魯迅先生的雕像。瘦削的面龐、堅毅的目光凝視著遠方。魯迅雕像不僅是學校的標誌,還是當年進步女學生們衝破封建思想的“地標”。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
● 《紀念劉和珍君》在這裡誕生
跨院,綠植簇擁著的就是“三一八遇難烈士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尖尖的碑頂像寶劍的劍鋒,訴說著烈士的英勇無畏。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眾5000餘人,由李大釗主持,在天安門集會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段祺瑞執政府竟下令開槍,當場打死47人,死者當中就有京師女子師範學堂的學生劉和珍、楊德群。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
當年魯迅先生參加兩位烈士追悼會時,曾在距離紀念碑不遠處的一條小走廊里徘徊,最終決定要為劉和珍寫一點東西。中學課本中的名篇《紀念劉和珍君》就此誕生。
● 她們從這裡出發
百年前的中國風雨飄搖、屈辱貧弱,一群勵志挽救民族危亡的女學生從這裡走來,奮起抗爭。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大事記講述了從1897年上海創立中國最早婦女組織中國女學會以來的各個歷史節點,直到1919年北京女子師範學堂改為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繆伯英、劉和珍、楊德群、石評梅、許廣平……她們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傑出女性。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

保護級別


2021年3月,被北京市文物局確定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

旅遊信息


● 團體預約
由於舊址位於學校內,為確保學校辦學秩序與師生安全,學校開放有限區域並接待有限預約參觀人員。接受單位團體預約,不接待旅遊團隊和個人來訪。
預約地點:北京市魯迅中學黨政辦公室
● 參觀時間
接待參觀時間:每周一、三、四、五(寒暑假及法定假日除外)15時30分至17時。單次接待不超過70人。暑假期間每周一至周五14時至18時接待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