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柄珉

金柄珉

金柄珉(1951—),黑龍江省寧安人,朝鮮族,文學博士,山東大學韓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延邊大學校長,是朝鮮文學研究與東亞跨文化研究的開拓者,於2007年榮獲韓國“庸齋學術獎”,成為該獎項設立以來第一個韓國以外亞洲人。

學術兼職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朝鮮-韓國文學研究會 會長
韓國國語國文學會 海外理事
東方文學研究會 副會長
第六屆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學部委員
吉林省比較文學學會 會長

所獲榮譽


1996,第三屆吉林省優秀圖書三等獎,省部級
2003,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省部級
2004,全國百篇優秀畢業論文指導老師,部級
2007,韓國“庸齋學術獎”
2007,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省部級
2007,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部級
2009,《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編纂出版榮譽獎,國家級
2009,第六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省部級
2010,吉林省政府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省部級

個人經歷


1978年畢業於延邊大學朝文系,1985年又畢業於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博士院,副博士研究生、文學副博士,1990年在延邊大學獲文學博士。歷任延邊大學朝文系主任、教務處處長、校長助理兼師範學院院長,延邊大學副校長,延邊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14年6月,加盟山東大學韓國學院,任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

個人成就


金柄珉教授長期從事朝鮮—韓國文學、中朝(韓)文學比較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他的學術研究,開拓了朝鮮—韓國文學和中朝(韓)文學比較研究的新領域,填補了學科空白,有些學術專著被國內外大學列為教材和參考書。2006年,金柄珉教授以其在世界韓國學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韓國延世大學校“庸齋學術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一個韓國以外的亞洲人。
1、北學派文學研究
金柄珉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朝鮮近現代轉型期文學和20世紀初啟蒙期文學。在轉型期朝鮮文學研究中,金柄珉教授在北學派研究方面成果突出。他首次將北學派作為一個文學流派來進行整體研究,拓寬了北學派的研究領域。
北學派崛起於朝鮮18世紀後期,主張接受清代的先進文化乃至傳播到清代社會的西方文化。北學派是以開放性的文化意識為主導,主體性的審美趨向為途徑,衝破中世紀桎梏為目標的具有近代文化因素的流派。
2、申采浩文學研究
在近代文學研究中,金柄珉教授在申采浩文學研究方面成果頗豐,其研究成果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申采浩是近代朝鮮民族的愛國志士和獨立運動家、著名的史學家、卓越的作家,1916年流亡中國,1928年被日本人捕入監獄,1936年在獄中去世。由於種種原因,國內外學界對申采浩文學的研究比較滯后。在平壤留學期間,金柄珉教授開始系統整理申采浩在中國流亡時期的文學遺稿,並於1984年撰寫了題為《對朝鮮近代小說的歷時性考察》的學位論文,在該論文中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啟蒙期申采浩的傳記小說與20世紀初的小說遺稿等。後來,撰寫《申采浩文學研究》一書,並於1988年出版。《申采浩文學研究》第一次全面、系統地對申采浩文學作了研究,對申采浩的生涯和世界觀的發展,其詩歌、隨筆、小說等的思想藝術特點以及在朝鮮文學史上的地位等作了全面的分析。著作問世后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並獲得1985年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獎。繼金柄珉教授的研究之後,在國內外出版的各種《朝鮮文學史》都論述了申采浩的文學成就及其作品,在這些朝鮮文學史中,申采浩的文學遺稿被分為20世紀10年代的文學與20世紀20年代的文學加以敘述,其基本觀點大體與《申采浩文學研究》一致。1990年,《申采浩文學研究》一書在韓國出版,引起韓國學術界的重視與廣泛評論,促進了韓國學術界對申采浩的深入研究。
之後,金柄珉教授又發表了《略論申采浩的詩作遺稿》、《論1920年代申采浩世界觀的發展與創作》、《申采浩的小說研究》、《對丹齋申采浩文學遺稿的有關資料的考察》、《丹齋申采浩的哲學思想與人生實踐》等論文,並於1994年編纂了《申采浩文學遺稿選集》一書。該書原原本本地出版了申采浩的遺稿原文,對遺稿創作年代作了考證和題解,糾正了韓國早已出版的申采浩遺稿的殘誤,也糾正了對於這些遺稿發現的訛傳和錯誤的見解。
除北學派文學研究與申采浩文學研究,金柄珉教授在朝鮮文學研究的其他方面也成果頗豐。1994年,金柄珉教授的著作《朝鮮文學史(近代、現代)》出版發行。由於意識形態的關係,朝鮮和韓國對近現代文學史的研究受政治話語的限制而缺乏客觀公正性與完整性,金柄珉教授的著作客觀公正地對朝鮮—韓國近現代文學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描述。該書出版后被中國和韓國等多所高校用作教科書,至今已修訂、再版多次。金柄珉教授的著作《朝鮮文學的發展與中國文學》客觀、系統地敘述了中國文學對朝鮮文學的影響、朝鮮文學發展與中國文學的關聯、朝鮮文學在接收中國文學過程中的變異與創新等,對朝鮮文學史上的作家作品受中國文學的影響並得以發展的情況作了比較系統的研究,為研究中朝文學交流史提供了一條明晰的線索。2001年,金柄珉教授在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的基礎上出版《朝鮮—韓國當代文學史》;2007年,開始啟動並完成中外合作大型項目《韓國文學與中國關聯叢書》。
3、拓寬研究範圍,探討東亞文學發展
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金柄珉教授開始將研究視野擴大到東亞文學,關注東亞文學的互動與生成。談及研究東亞文學的動機,金柄珉教授指出,在漢文化圈的格局下,東亞的文學和文化發展自有其互動與生成的規律,歷史是一面鏡子,研究東亞文學的發展規律,可以史為鑒,為東亞的和諧和構建東亞文化共同體提供歷史資料。更進一步的研究意義為,探討東亞文學如何走出世界,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思考,使東亞文學和東亞文化參與到世界秩序的當代建構中。
在東亞文學的研究過程中,金柄珉教授著重於東亞文學在互動與生成過程中出現的新的價值和意義。他主張通過方法論的轉換,重新解讀東亞文學及其文化,闡釋其互動與生成的過程,以嶄新的視角發現新規律。
4、東亞跨文化研究的開拓者
文學與文化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在從事文學研究的同時,金柄珉教授一直比較關注跨文化研究,提及跨文學研究與跨文化研究的關係時,他說,文化是對文學研究的一個視角,即從文化的視角來觀照文學。跨文化傳播學的奠基人愛德華·霍爾(Edward T.Hall)的《無聲的語言》、《超越文化》等著作在中國出版后,金柄珉教授更加關注跨文化研究。他指出,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有利於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有利於不同民族間的和諧共存,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激活民族的文化力量。通過閱讀、研究霍爾的文化理論,金柄珉教授在東亞跨文化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體系。
金柄珉教授認為,東亞跨文化研究的價值趨向在於尊重差異。對內,它要消除東亞民族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實現和平共存,既要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同時在文化交流中要重視互認、互動、互補、互證以及發現差異和超越自我,更不能無視多元共存的人類文化歷史。對外,它要建立新的東西方關係,完成東亞式現代化的使命,不僅要確立東亞認同,擺脫西方中心主義,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多種文化的溝通與對話實現相互之間的肯定、批判與揚棄。換言之,在尋求東亞認同的基礎上超越東亞認同,進而獲得全人類的認同,這才是東亞文化研究的真正價值之所在。
5、加盟山大,奉獻山大
金柄珉教授2014年6月加盟山東大學,受聘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工作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學院工作,在學科建設、科研和教學、關心青年教師成長、關愛學生成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體現出一派勤奮嚴謹、作風樸實、真誠奉獻的學者風範。
金柄珉教授非常關注和支持韓國學院的學科建設和發展,對韓國學院學科建設的定位和專業發展方向、專業課程設置與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提出了詳盡的意見;他積極為韓國學院的項目申報工作悉心籌劃,帶領學術骨幹積極申請國家級科研項目;今年3月份以來,他已提交了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抗日敘事文獻整理研究”和“中韓近現代文學關係文獻整理與研究”。此外,由金柄珉教授親自設計、執筆的一項韓國重大國際合作科研項目《中韓跨界敘事與近代想象研究》正在緊張籌劃中,計劃於今年6月初提交申請。
金柄珉教授非常重視專題講座,強調科研的重要性,他說,如何推進人文社科的大發展,如何創新方法論已成為我們目前面臨的嚴峻時代課題,經濟大發展不足以說明國家的整體實力,經濟文化共同發展才是真正的大發展。他激勵大家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當做自己生命的最佳選擇和永恆追求。為提高青年教師對科研的重視程度,金柄珉教授逐一詳細地了解學院每位教師的科研情況,並分別為大家的科研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議。除了精神上的鼓勵與學術上的指導,金柄珉教授還力所能及地為從事科研工作的教師搜集科研資料,每次出差回校后,他都會根據不同教師的研究方向帶回很多書籍,並一一分送給大家。
在韓國語教育方面,金柄珉教授反對將韓國語僅僅當做一種語言工具的教育模式,主張將語言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他對威海校區韓國學院將語言教育與文學、歷史、經濟等其他學科教育相結合,培養複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非常認同。任教韓國學院期間,金柄珉教授多次為學生舉行學術講座,並為韓國學院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開設了一門《韓國研究導論》課程。他淵博的知識和平易近人的態度很快便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同學們都願意找他請教學術問題。臨近畢業季,找他探討問題、指導畢業論文的學生也日益多了起來,金柄珉教授一律“來者不拒”,耐心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並給出指導意見。他本人,也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學生的成人、成才工作著、奉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