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街道

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湖街道

西湖街道東起小西湖洪道,西至七里河橋洪道,北臨滾滾黃河,南到蘭工坪塑料廠—橋。境內蘭新、蘭阿鐵路橫貫東西,蘭州最大的立交橋小西湖黃河立交橋縱貫南北,同蘭臨高速公路相連,西津東路、濱河中路兩條主要街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西湖街道是全區政治、文化、衛生、體育、科技中心。轄區內有大、中專院校3所,科研單位5所,甘肅省最大的體育場所在其境內,經常舉辦全國性大型比賽,吸引數萬群眾觀看。蘭州軍區總醫院、省腫瘤醫院等省內知名的大醫院坐落其境,社區衛生醫療機構星羅棋布,使群眾就醫非常方便。

截至2020年11月1日,西湖街道常住人口為78637人。

建制沿革


小西湖原為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年)由肅蕃庄王修建的“蓮盪池”(又名蓮花池)。清光緒七年(1880年),甘肅總督楊昌浚(原為浙江巡撫)再次修建“蓮盪池”,為寓不忘鄉土之情,且別於杭州西湖,遂改名為“小西湖”。西湖街道由此得名。

位置


街道位於蘭州市中心西部,黃河以南,七里河人民政府所在地,蘭州的南大門。

轄區與人口


轄區總面積2.65平方公里,轄9個社區居委會。
根據蘭州市七里河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西湖街道常住人口為78637人。

簡介


近年來,街道工委、辦事處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始終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頭、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工作的出發點,突出抓好社會保障、城市管理、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社區建設、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八項重點工作,建立形成了周檢查、月評比、年終考訐的長效管理機制和爭先創優、獎勤罰懶的競爭激勵機制以及公開、公平、公正、廉潔、高效的運轉機制。2004年,創建省級文明單位4家,市級文明單位19家,區級文明單位29家,文明單位總數占轄區單位總數的37%。2004年8月,新建了全省第一家街道級電子政務大廳和綜合治理服務樓,配備了電腦、顯示屏等現代化設施,建立了區域網和資料庫,初步實現了電子化辦公,極大地方便了轄區單位和群眾辦事,所辦事項通過政務公開欄、電子顯示屏、觸摸屏向社會全方位公開,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榮譽


2003年街道被民政部授予“全國社區志願者先進集體”稱號。被省第二次基本單位普查領導小組評為“全省基本單位普查先進單位”稱號。此外,衛生城市創建、民政王作、雙擁工作、殘疾人工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綜合治理工作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稱號。街道工委多次被評為“全區先進黨組織”,街道辦事處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區目標管理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