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隱寺

安隱寺

安隱寺又名安隱禪寺,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北海街道青甸湖村境內姚家壩西,在煙波浩渺的青甸湖東南隅。

名稱


安隱寺
安隱寺
安隱寺

簡介


安隱寺又名安隱禪寺,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北海街道青甸湖村境內姚家壩西,在煙波浩渺的青甸湖東南隅。

歷史沿革


安隱寺為紹興市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據清嘉慶《山陰縣誌》記載:安隱寺始建於隋開皇十三年(593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十八年歷史。這千年古剎幾經周折,由唐武德,經唐清泰,至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安養院改稱為安隱寺。
安隱寺原有寺舍三十五間。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建築,並有大量土地供寺院種植。鼎盛時期有僧人一百多人。
1949年後,特別是1966年開始,停止宗教活動,僧人還俗,寺產歸青甸湖村集體所有,部份僧舍拆改為廠房,當時的東方皮革廠就在寺內。其時,安隱寺處於頹廢狀態。
2002年,安隱寺重新批准為宗教活動保留場所。在紹興市宗教局及有關部門的支持,當地群眾和善男信女的鼎力資助,將部分寺舍再次修葺。現已有山門、大雄寶殿、廂房等寺舍二十餘間。古寺初具規模。

文化遺存


大雄寶殿正門有一付楹聯,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時鐫刻,只可惜現在只露出楹聯的下半部,上半部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后的重修時被牛腿所擋。東面石柱上是“□□□□□□□動鬼神驚風波肅靜,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朔旦,戴珍敬書。西面石柱上是□□□□□□□與人民樂水土和平,子沈秀林敬立。
大雄寶殿大樑上也記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的文字。
大雄寶殿東南隅牆有一通石碑,這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所勒,上面記載:“夫安隱寺者,宋學士樓霞沈公之廬墓之所築也,迄今七百餘載,殿宇依然如故。”“佛像久遠失修,以致蓮台破損。”
大雄寶殿西南隅牆石碑兩通:一通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拾月所勒。一通為清道光念五年(1845年)所勒的“重修大殿碑記”碑。
大雄寶殿北牆東邊有一通乾隆十八年(1753年)勒的石碑。上面鐫刻有”紹興府山陰縣正堂“等文字,但現已顯斑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