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

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

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成立於1958年,隸屬於福建建工集團總公司,是福建省建設領域技術實力雄厚、裝備先進、專業設置齊全、成果轉化迅速的綜合性研究開發與技術服務機構。

發展歷史


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
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
福建建科院以人才團隊建設為核心,以科研開發、檢測/檢查、技術服務等高技術產業實體為載體,推進高速
持續發展。擁有包括6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0名教授級高工、1名教授級高會、100多名國家一級註冊工程師等在內的眾多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設有福建省綠色建築技術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省618虛擬研究院建築建材分院、福建省工業化建築產業聯盟等多個省級科研平台;成立了福建省建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築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福建建工建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研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科工程建設監理公司、福建建工交通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等多個經濟實體,設有海南、廈門、泉州、漳州、龍岩、平潭、莆田、南平、三明等多個駐外機構;具有特種專業工程專業承包及地基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建築工程設計甲級、工程勘察甲級、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一級、勘察設計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級及設計甲級、綜合類工程質量檢測等資質;主辦的《福建建設科技》專業刊物入選中國期刊方陣。
福建建科院秉承“科技築就卓越創新締造未來”的建院方針,依靠自身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豐富的研究經驗,對工程建設關鍵性技術和共性技術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攻關,已完成科研成果一百多項,其中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的成果達59項,1998年至2015年承擔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共40項,承擔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及“863”計劃項目2項。目前在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項目3個,省重點科技計劃項目10項,在編國家、地方標準、規範、規程、圖集65本;共發表科技論文1200多篇;正式出版的主編、參編標準、規範、規程、工法等100多本;擁有國家專利47件。
近年來,福建建科院以特色高新技術,為省內外建設行業及相關領域的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科技服務,其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基坑支護技術、預應力專項技術、既有建築糾偏、加固、移位技術已在全省乃至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正大力拓展文物保護、地質災害治理、綠色節能等技術領域,業務涉及建築、交通、電力、石化、市政、鐵路等。在岩土和地基基礎方面,我院在沿海地區邊坡與基坑支護技術、基樁孔內攝像檢測技術及軟土地基加固處理技術等領域的研究開發取得了眾多新成果,完成了福建省科技廳立項的“沿海地區邊坡與基坑支護計算軟體開發”、“數字化樁基工程專家系統”等一批省重點科研項目,完成了國家行業標準“建築地基檢測技術規範”等技術標準的編製任務,近幾年在地質災害治理領域積極拓展,先後承擔了“邊坡致災因素的多尺度監測技術與饋控分析”、“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應用於岩土與地下工程生產事故防治”等省級重點項目的研究任務。目前,各項科研成果在30多個省內外工程項目中成功應用。在建築節能方面,2008年成功取得省重大科技專項“建築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範”資助,並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省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廣項目”的研究,負責籌建的“福建省綠色建築技術重點實驗室”於2013年5月順利通過了福建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並成立了多個專業實驗室,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同時建設了三星級的福建省建築節能及綠色建築科普示範基地--福建省綠色與低能耗建築綜合示範樓。在建築結構方面,大力引進國內外高強預應力砼工程結構、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建築工業化技術等最新技術成果,進行系統化創新開發,編製的多項技術規程已頒布實施,應用建築面積累計超過500萬㎡。在既有建築糾偏、加固、移位技術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項,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加固技術研究,由我院負責實施的泛船浦教堂神父樓平移工程,由於文物價值高、施工難度大,曾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央視等多家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在新型建材產品研發方面,開發的新一代聚羧酸類外加劑產品不僅大量應用於現澆混凝土中,並可配製高性能特種混凝土,積極推動了我省砼施工技術的進步;近幾年,我院負責研發的新一代綠色環保路面材料——“建科生態混凝土製品”,其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產品2010年被列入住建部“村鎮宜居型住宅技術推廣目錄”,對推進我省綠色建築和節能減排具有重大意義。在市政交通工程材料方面,已經在透水磚路面、泡沫混凝土研發與應用、彩色瀝青、橡膠瀝青等材料研發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承擔了多本相關方面的國家行業標準和省地方標準的編製任務,部分成果已成功應用與工程實踐。
福建建科院正以“科學建築 綠色產業”一體化為發展核心,向更高層次的建設科技領域闊步邁進。

組織結構


領導機構
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
福建省建築科學研究院
院長、黨委書記 葉健
副院長 陳振建、何希銓、鄭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