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歌鴝

雀形目鶲科動物

新疆歌鴝(學名:Luscinia megarhynchos)是鶲科、歌鴝屬小型鳥類,體長16-18厘米。尾比一般鴝類均長,上體包括兩翅和尾棕褐色,下體污白色或皮黃白色無斑紋。眼線暗白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腳褐色或肉褐色。

新疆歌鴝主要棲息於落葉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其是在河谷、河漫灘一帶的疏林灌叢和林緣灌叢較常見,也見於果園、公園和園圃。新疆歌鴝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分佈於中國、歐洲西部、中部、南部、北非,往東到小亞細亞、高加索、伊朗、西亞和中亞等地。

夜鶯體色灰褐,羽色並不絢麗,但鳴唱非常出眾,音域極廣,是玩賞鳥的種類之一。

動物學史


新疆歌鴝的英文名稱為“Nightingale”,這是由於此鳥擅於歌唱,而且在夜間也常聽到。在文學作品中以及漢英字典上,常把這個鳥名譯定為“夜鶯”,可是此鳥並非鶯類;同時“夜鶯”與另一類鳥,即“夜鷹”(Caprimulgus;Nightjars)同音,易於混淆。根據分類研究,該鳥應隸於歌鴝屬;由於它在中國內僅見於新疆,故名“新疆歌鴝”。若依它在夜間鳴叫的習性,也可訂名為“夜歌鴝”或“夜鴝”似較確切。

外形特徵


新疆歌鴝
新疆歌鴝
描述:體大(16.5厘米)的暖褐色歌鴝。尾棕色,下體偏白,頸側及兩脅灰皮黃色,臀棕黃色,狹窄的淺色眼圈及模糊的短眉紋偏灰色,體圓而嘴細。
虹膜-深褐;嘴-褐色;腳、腿-淺黃粉色。
叫聲:鳴聲出色而備受讚賞-悠遠清晰哨音,加以多變的彈舌音且叫速快。叫聲包括刺耳的errrk,響亮悠長的hweet及生硬的chack聲。

分佈範圍


存在(居住地):阿爾及利亞、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埃及、衣索比亞、甘比亞、德國、迦納、希臘、幾內亞、伊拉克、義大利、約旦、肯亞、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奈及利亞、巴勒斯坦、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利亞、西班牙、蘇丹、伯敘利亞、坦尚尼亞、多哥、突尼西亞、烏干達、西撒哈拉。
存在(繁殖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比利時、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中國(僅見於新疆北部福海、阿爾泰山、西部天山和東部吐魯番等地)、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捷克、法國、喬治亞、直布羅陀、匈牙利、伊朗、以色列、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列支敦斯登、盧森堡、摩爾多瓦、蒙古、黑山共和國、荷蘭、北馬其頓、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歐洲部分)、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瑞士、塔吉克、土耳其、土庫曼、烏克蘭、英國、烏茲別克。
存在(非繁殖地):貝南、南蘇丹。
存在(途經地):巴林、丹麥、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葉門。
遊盪:維德角、吉布地、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冰島、印度、愛爾蘭、立陶宛、尼日、挪威、瑞典。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下地上灌叢中或離地不高的灌木低枝上,也在隱蔽的岩坡下營巢。巢的外層由各種草莖和草葉構成,內層由細草莖和草葉構成。墊有馬毛和其他動物毛。巢呈杯狀,巢的大小為外徑10-15厘米,內徑6-7厘米,深3.5-6.5厘米。每窩產卵3-7枚,多為4-6枚。卵褐橄欖色或灰橄欖綠色。大小為18.1-22毫米×14.8-16.6毫米。雌鳥孵卵,孵化期13-14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11-12天的巢期生活,幼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 ● 新疆歌鴝西亞亞種(學名:Luscinia megarhynchos africana Fischer & Reichenow,1884):主要分佈於敘利亞、亞美尼亞、高加索、伊拉克,往東到伊朗西北部,越冬於東非。
● ● 新疆歌鴝中亞亞種(學名:Luscinia megarhynchos hafizi Severtzov,1872):主要分佈於從伏爾加河往東到中亞吉爾吉斯平原、中國新疆、天山、塔吉克、土耳其斯坦、帕米爾和阿富汗東北部等中亞地區;越冬於肯亞、烏干達等東非;遷徙期間經過巴基斯坦、伊拉克、阿拉伯和非洲東北部。在中國分佈於新疆的為夏候鳥
● ● 新疆歌鴝指名亞種(學名:Luscinia megarhynchos megarhynchos C.L. Brehm,1831):主要分佈於丹麥以南、英國、德國、波蘭,往南到地中海等整個西歐和北非,越冬於非洲西部和中部。
3個亞種的區別主要在於中亞亞種體色較指名亞種淡,上體較灰,下體較白,體型較大,翅長91-96毫米,平均94毫米;西亞亞種在羽色和大小上介於指名亞種和中亞亞種之間。

習性


行為:新疆歌鴝在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成群。性膽怯,善藏匿,多在地上灌叢間活動,休息時亦多棲於地上、小樹低枝上或灌叢中,通常離地面不超過2米,隱蔽甚好,一般難於看見。強於在地面跳動,兩翼輕彈,尾半聳起,且往兩側彈。新疆歌鴝善於嗚唱,特別是繁殖期間幾乎整天躲藏在灌叢中嗚唱不息,甚至夜晚也鳴唱,因此根據叫聲容易找到它。由於此鳥擅於歌唱,而且夜間也唱,鳴聲又洪亮多變,婉轉動聽。
叫聲:鳴聲出色而備受讚賞——悠遠清晰的哨音,加以多變的彈舌音且叫速快。叫聲包括刺耳的“errrk”,響亮悠長的“hweet”及生硬的“chack”聲。
食性: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

傳說故事


在西方文學作品里,夜鶯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劇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劇作《鳥》裡面。
關於夜鶯在希臘神話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潘特柔斯(Pandareus)之女埃冬(Aedon)是底比斯國王澤托斯(Zethus)的妻子。他們有一個女兒埃苔露絲(Itylus),埃冬有一次不幸失手殺死了女兒埃苔露絲,從此埃冬陷入了無盡的悲哀和自責中。神祇們出於憐憫就把她變成了夜鶯,從此夜鶯每個晚上都要悲鳴以表達對女兒的哀思。
也有人認為夜鶯應為夜鶯(我國著名的鳥類學家鄭作新先生持這種觀點),體長約28厘米,只因它的歌聲動聽如鶯,又在夜間鳴叫,故人們稱它為夜鶯。夜鶯又名蚊母鳥。唐代李肇作的《唐國史補》上記述:“江東有蚊母鳥,夏則夜鳴,吐蚊於叢草間”。可見古代人們對它已有所觀察和了解,但對於“吐蚊”卻是誤解。夜鶯,它是白日休息而夜間活動的鳥類,喜歡吃蚊蟲和金龜子等昆蟲。夜鶯嘴大,它具有非凡的空中捕食本領,有時也到草叢間低飛,張著大嘴捕食蚊蟲,因而被誤解為“吐蚊”了。
在歐洲還流行著一種傳說:夜鶯嘴形特大,它們常常混在羊群里,悄悄地偷吸羊奶;因此當時歐洲人就把夜鶯叫做goatsucker”,即“吮羊奶鳥”的意思。其實它並不偷吃羊奶,不危害人畜;相反它們卻給人類造福,它們捕食大量的蚊蟲、金龜子。有人曾解剖一隻夜鶯的胃,見到裡面有五百多隻蚊蟲,可見它們是為人類除害的朋友。由於人們欣賞夜鶯的歌聲,在想象中留下了美麗的形象。殊知夜鶯並不美麗,幾乎通身暗褐色,雜以各種斑紋。它們白天喜歡蹲伏在山坡草地或樹枝上休息,其羽色酷似樹皮,不易發現,因而老鄉又叫它為“貼樹皮”。
世界上約有90種夜鶯,有的種類分佈很寬,帶有世界性。我國有8種,雲南有5種。毛腿夜鶯和黑頂蛙嘴夜鶯在我國僅分佈於雲南;有一種林夜鶯,除雲南外,還見於台灣省和海南島。另有一種普通夜鶯,則廣泛分佈在我國南北,特別是長江以南為最多。
有一種鳥,很自戀,好逞強,聽到別人的聲音高過自己的叫聲了,就會把叫聲提得更高,以壓過其他的鳥叫。這種鳥學名叫新疆歌鴝。GU老師去新疆的時候,我本想讓他留意這個,拍幾張照片給我看。後來我查了資料,發現新疆歌鴝原來不生活在新疆,它們主要生活在歐洲,偶爾跑到亞洲的森林裡鬧騰。它的叫聲很特別,聲音拉的老長,聽起來特像在叫自己的名字:新疆歌鴝。

飼養


近些年新疆歌鴝受到國內愛好者的追捧以成為明星、由於來自新疆相傳此雀鳴聲低沉且憂傷使這種鳥籠罩在神秘光環下很久。一般市場上出售的有野生和雛子兩種、很多人會選擇雛子是因為更容易開叫跟人親和力更強。其實不然。這種鳥天生愚鈍。籠養一個月可以用手摸。[野生成年個體]此種鳥的叫聲介於玉鳥黑眉葦鶯之間。旋律和節奏重複比較多。不過叫聲很有特點。鴝屬鳥發情的表現都是翹尾巴。新疆歌鴝也不列外。籠養后盡量保持每日水浴這樣對鳥適應人工環境和發情都很有幫助。隨著著兩年的普及。價位也不再是天價。已經很平易近人。飼養方面應該以粗糧為主。輔料少而多養。此鳥不拒絕黃瓜。飼養和換食也不困難、所以如果很喜歡這隻傳說中的夜鶯。那就準備好籠具入手吧。還有一點要注意。此鳥發情期間夜晚也會鳴叫。夜鶯之名由此而來。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伯爾尼公約》(Bern Convention)——附錄Ⅱ。
2021年2月1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布,新疆歌鴝的保護級別為二級。

種群現狀

在歐洲,繁殖種群估計為21,500,000-40,500,000隻成熟個體(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歐洲約佔全球種群數量的50%,因此,對全球種群規模的初步估算是43,000,000-81,000,000隻成熟個體,這一估算還需要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