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王承祥的結果 展開
- 甘肅中西醫結合學會副主任委員
- 東南大學教授、博導
- 食品廠廠長王承祥
王承祥
食品廠廠長王承祥
王承祥,男,36歲,現任瀏陽市炒王食品廠廠長。
王承祥:男、36歲、現任瀏陽市炒王食品廠廠長,家住三口鄉白路村路邊組,也就是現在的“炒王食品廠”內。一提起香噴噴的炒米,不少瀏陽人就會有流口水的感覺。當然,提到炒米,就不能不提瀏陽的“炒王”品牌了,在不少超市的貨架上,“炒王”食品可以說是很多顧客格外偏愛的寵兒,而提到“炒王”,就不能不提到白手起家創辦炒王食品廠的“魅力農民”王承祥了。對於自己的成功之道,王承祥認為是貴在堅持!
王承祥是從一個鄉下小孩14歲就進城打工,曾在瀏陽打工、創業的過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艱辛歷程。從學徒做糕點、補爐子、開跑跑車、王家麵館、賣冰棒、推三輪車等,經過了多次的波折,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 王承祥的一生。1997年夏天,王承祥在賣冰棒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個手提竹籃做小生意的婦女,裡面賣的是家裡炒的炒米,香噴噴的炒米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這個精明的小夥子。他連忙買了兩包,路上,小夥子想了又想:這東西好吃又便宜,我也可以試一下,說不定比我賣冰棒強。於是,他連忙跑到荷花買了三斤大米回家反覆做實驗,直到把炒米的味道炒的像那個鄉下婦女賣的一樣的味道時,才長長地鬆了一氣。他千方百計的想辦法,每天在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出去,趕在別人下班之前的最好時機推銷自己的“作品”。從鄰居到朋友,從老顧客到新顧客,慢慢地,他的炒米一傳十,十傳百地在瀏陽的大街小巷傳遍開來……
就在這年冬天,一個以前和他一樣也是做炒米生意的夥計,看到 王承祥的炒米生意越來越好就隨口說了一句:“你生意這麼好,以後別成了炒米大王啊!”朋友不經意的一句玩笑話,當時就讓 王承祥心裡“咯噔”了一下,何不幹脆就把這個炒米取名為“炒米大王”呢!說做就做,他送貨去每個商店,讓經銷商在裝炒米的玻璃缸上,寫上“炒米大王”四個子,一時間,“炒米大王”的生意越做越大,名聲四起。十多年的堅辛,創造了一條生意之道,最終踏上了“炒貨炒米”這一行業,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進行米業加工,正是現在人人稱譽的“炒米大王”。
從1996年一間小小單位廚房租起做廠房,(也就是現在的嗣同路)幾年的坎坷、奮鬥,企業逐步走向規模,幾年後,由於生意的不斷壯大,嘗到甜頭的 王承祥,開始著手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包裝設計。他找到一家設計公司,花幾十元錢為他的產品設計了一個包裝。就在這個時候,準備大幹一番事業的 王承祥卻因為包裝設計不符合市場規律,加上以前的產品都是現炒現賣,突然一下加大炒量,質量方面沒把握好,致使炒出來的貨全部不合格,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致使 王承祥幾年所賺的錢全部都打了水漂。
從哪裡跌到,就從哪裡爬起來!直到2002年,王承祥重整旗鼓,投資十幾萬元將炒米加工點搬到老家三口鄉,建廠房、買設備、抓產品質量……敢打敢拼的 王承祥幾年下來,香噴噴的炒米又走進了千家萬戶,他的炒米系列產品走出了瀏陽。1998年註冊“炒王”商標,2004年註冊“炒的響”商標,現有辦公大樓一棟,生產車間三棟、職工食堂一棟。廠房佔地面積3500m2,建築面積2000m2,現有工作人員36個,技術人員6人,年產值500萬元。其主打產品炒米、凍米糕輻射到北京、浙江、上海、武漢、福建等省會城市。產品年年不斷的獲的了多次個人獎項,也贏的了政府,各個部門的榮譽稱號。2000年榮獲瀏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信得產品,榮獲第二屆國際農博會銀獎,2000,2001年連續被評為瀏陽市農產品加工流通大戶,2004年榮獲“瀏陽市首屆農博會金獎”,2005年“炒王食品”榮獲長沙市名牌產品稱號。2006年被評為“十佳魅力農民”稱號,獲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品牌),瀏陽市“一站式”收費管理單位。
一個企業富並不算富,奉獻社會才能體現一個企業帶頭人真正的人生價值,為塑造企業的全新形象,積極為社會解決下崗職工就業難的問題,使下崗職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生活有了保障,目前已安排就業下崗職工12人。飲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家鄉人,富裕后的“炒王”時刻銘記家鄉人對他的支持與關愛,看到家鄉的落後和困難戶的艱辛,他難過不已,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他決定貢獻自己的一點薄力,一方面他慷慨解囊為修路、建敬老院捐資共計5萬餘元,每年的節日他不忘走訪困難戶、五保戶,不斷的為公益事業和廣大弱勢群體送去溫暖和愛心;另一方面他引進高產、高質的優良稻種,免費發放給農戶種植,高價回收稻穀,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富一方人。
“貴在堅持”,談到今日的成就,王承祥一臉的認真,“我是一個農民,農民做事就得實在,如果當時沒有毅力做下來,就沒有我今天成功的機會。”面對成功與榮譽,現在的他並不滿足,他有一個打算,那就是“要把‘炒王’這個品牌,在三、五年之內,打造成為全國的知名炒貨品牌。
王承祥[食品廠廠長王承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