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黃村

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轄村

后黃村為“荔城區第一華僑村”,是莆田后黃旅遊景區所在地。

后黃村是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的一個行政村,地域面積1.5平方公里,共有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莆永路東側,是著名的僑鄉。

徠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后黃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后黃村位於莆永路東側,距鎮中心1公里,是著名的僑鄉。現有6個村民小組,居民258戶,總人口達973人,黨員65名。全村擁有耕地345.3畝,林地85.5畝,果樹250畝,現有村道4公里。2007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197噸,蔬菜417噸,水果總產量32噸,畜產品產量達66噸,村財收入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22元。

后黃村附近有莆田南少林寺遺址、莆田工藝美術城、莆田梅妃故里、后黃村、文峰宮等旅遊景點,有興化米粉、興化桂圓、莆田荔枝、油拌索麵、興化煎粿等特產。

地理環境


后黃村
后黃村
后黃村位於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以東2公里處,三面環山,山清水秀,花果飄香,民風淳樸。

人口民族


人口

全村方圓約1.5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254戶,村民聯戶代表36人,人口1010人。現有村“兩委”幹部5人,黨員74人。

經濟


村民收入以鎮內企業務工及種植枇杷、龍眼、蔬菜、水稻等為主,人均收入近萬元。曾先後獲得“省級衛生村”、“省級生態村”、“省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文化


莆田徠后黃旅遊景區所在地后黃村為“荔城區第一華僑村”,素有“南洋風情,夢裡老家”的美譽,景區內的百年華僑民居眾多,其風格受南洋建築、外來宗教等多元化影響,既洋溢著濃濃的莆仙風味,又充滿南洋特色。
莆田后黃景區從“新農村”、“幸福家園”的發展建設中脫胎蛻變,著力依託並提升打造知秋湖、鄉愁廣場、相思園烘培休閑廣場、黃氏宗祠、莆陽民俗文化館、百年碉樓、600年桃源社、莆陽民俗體驗館、兩百年“四目井”、莆陽客棧、榕樹碼頭及濱水休閑帶等特色旅遊資源。大力推廣田園觀光採摘農業、華僑民居欣賞、傳統手工親子體驗、特色民宿體驗等旅遊深度文化體驗項目。建設發展軍旅素質拓展、兒童課外課體驗樂園、兒童素質拓展、鄉村生態美食廣場等基地項目,打造南洋風情旅遊休閑勝地!讓后黃這朵“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最美鄉村”、“省級生態休閑鄉村”、“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幸福家園”之花綻放風采。

社會


建設思路

后黃村
后黃村
2013年3月被列入莆田市“幸福家園”試點村以來,后黃村圍繞“莆陽后黃、桃源村莊”的發展目標,按照“不拆不建、修舊如舊、改新像舊、新建仍舊”的建設思路,積極推進試點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主要做法:
一是立足三個層面,明晰整體建設思路。構建“在生態莆田中的美麗田園、在宜居荔城中的休閑花園、在美麗西天尾中的幸福家園”三個層面的發展思路。
二是圍繞三規合一,科學推進村莊發展。產業發展品牌化,自然環境生動化,居民文明傳承化,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是依託三個平台,推進旅遊村莊建設。依託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業轉型;依託古民居發展特色,促進農民轉型;依託申報鄉村旅遊示範點,促進農村轉型。
四是藉助三個行動,構建和諧宜居村莊。堵疏結合,開展“兩違”管控行動;科學推進,開展確權發證行動;融合發展,開展環境攻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