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天父的結果 展開
- 神學概念
- 古希臘神話中的第三代眾神之王
- dc漫畫角色
天父
神學概念
天父[God],太平天國以天父稱上帝。當時《天朝田畝制度》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務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但是洪秀全所信的基督教不是真正的基督教,是為了政治而異化的基督教。
1. [Heavenly Father;our heavenly Father]∶視為始祖的男性代表或陽性本源的天國的神。
2. [the emperor]∶天子
3. [father]∶對父親的尊稱
天父Father
![天父[神學概念]](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4/m24dc5b31f4db15486a84d7234471f71c.jpg)
天父[神學概念]
一代天父
他是神在人間的化身,當你遇到困難時向他祈禱,你的困難必將會被克服,願望必將實現。
在基督教中以“上帝有著父親和宇宙的創造者的身份”為主要參考。現代一神論的宗教傳統,擁有大批追隨者,基督教中“父神”是信徒寫給“上帝”的,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在人類事務中的積極關注,在人生的道路上,父親會帶領他的孩子獲得他對他的興趣依賴,作為一個父親,他會回應人類:他的孩子們,應允對他們有利的需求(非字面上的個人利益)。
許多一神教相信他們可以與神溝通,通過祈禱接近上帝——實現與上帝共融的一個關鍵要素。雖然上帝從未直接涉及“母親”一詞,但母愛屬性可能被解釋舊約引用過。
天父God Father一詞是天主的許多名號之一,是宗教語言中一個重要的辭彙。因為宗教語言是人類語言,必須用人間的事實、想像、隱喻及比擬,以類比的說法來表達神界的實相。天父一詞,乃是用人類社會上為父的事實與想像來表達下列的基本觀念:天主是生命之源;他是受造界照顧、保護個人的力量;他接納人類進到一種父子的新關係中
![《父神》西瑪·科內利亞諾 1515年](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d/mbd8e5ac07afc67888164908b5011264f.jpg)
《父神》西瑪·科內利亞諾 1515年
新約接收了舊約有關天父的觀念,但增加了重要的新成分,如:上帝是耶穌基督的父親。天父的父性是人類之中一切父性的來源(弗三15)。福音記載,耶穌山園祈禱時稱天主:「阿爸,父啊!」(谷十四36)這是猶太人對父親一種親密的稱呼,為家中日常慣用阿拉美文昵語。猶太人視上帝為絕對超越的神,絕無可能以此稱呼他。耶穌如此呼喚,顯示他體驗到與父有種特殊而唯一的親密關係,以及對父無條件的奉獻和服從。耶穌向人類啟示天父時,又很技巧地暗示他們之稱上帝為父,跟他稱上帝為父,實際上有區別(若廿17)。基督復活后,這點日益明顯,宗徒也逐漸明白。耶穌在世時常獨自祈禱,令人感到他生活在父的氛圍里,是常在聖神中向父祈禱的人。他與父的關係,宗徒體驗到何種程度,很難確定,因為那是超乎人能把握的範圍。
現代神學正在本地化過程中。每種文化各有其天賦。大約四百年以前,中國天主教徒思想家楊廷筠(1557-1627),用「天主為大父母」的話說出他對天主的觀念。方興未艾的婦女神學運動代表堅持,用於生活的天主之奧秘上,父親與母親的形像要平衡。但此不是否認耶穌稱天主為父的特殊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