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宇

斫琴師

人物簡介


吳振宇與他的古琴
吳振宇與他的古琴
吳振宇,1949年出生,古琴製作大師,素有琴痴之稱。從事古琴製作十餘年,所斫之琴,被稱為吳氏古琴。吳氏古琴聲音純凈,乾淨。低音渾厚,高音清亮。外觀潤澤,手感絲滑,做工精細。穩定性好,不易變形,深受業界推崇。

人物故事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在孔子時期就已經盛行。與眾中西樂器相比,古琴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它還是一件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的工藝品漆器;干百年來,古琴被王公貴族、文人雅士視為高雅品格的象徵。吳振宇早年層師從名家張尊田先生學習字畫裝裱,精於字畫鑒賞。因為從事多年古典傢具和目標行業,讓吳振宇有著深厚的藝術基礎。而真正帶他走入古琴世界的是孫慶堂、董春起兩位古琴藝術家。他們分別曾是北京民族樂器廠的老技工和古琴修復小組成員,修復了多張故宮的藏琴。兩位老師的言傳身教,讓吳振宇在古琴構造製作方面受益匪淺。

結緣古琴

吳振宇說:“我和古琴的緣分是從木頭開始的。我從沒想過要當文人雅士,但我喜歡藝術。古琴能夠讓一塊木頭有了生命,並且可以流傳千年,這一點,是許多(事物)所不能達到的。我熱愛它!”

吳氏古琴

“占琴音色的好壞,聲音是否好聽,是辨別一張古琴優劣的決定因素。古語i平價古琴有‘四善九德’之說。 ‘四善’即蒼、松、脆、滑: ‘九德’即奇、古、透、潤、靜、圃、勻、清、芳。其中,‘奇’位‘九德’之首,就是與眾不同。因為古琴選材均為百年以上老木,或桐或杉或老黃松或老紅松等,不同年代的琴材所取木材的部位也大不相同,音色當然有所差異。好聽且與眾不同的奇絕之琴,自古都是琴人夢寐以求的。”
吳氏古琴
吳氏古琴
吳氏古琴
吳氏古琴
為了製作出這樣的好聲音,吳振宇開始從源頭追溯:木頭為什麼會發聲?怎麼樣的震動能讓木頭與音樂聯繫在一起? “是弦的震動引起了箱體的共鳴——神奇的術頭會唱歌!”“神奇的木頭會唱歌”,吳振宇常把這話掛在嘴邊。“這對木材的要求極高,原材的穩定性要高。木頭自己不會發聲,事實上,古琴本身也沒有音碼,要完全靠在琴面上的滑動,用‘微小’來形容這之間區別。所以,如果木材變形,古琴發出的砂音會非常不協讕。這對後期的製造工序也提出了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前期的原材,後期的製作,兩者相輔相成。”
吳氏琴的音色得益於如此精雕細琢,其外觀也非常講究。吳振宇老師一直堅持每一張琴都用大漆工藝製成。好琴,要經過多道粗細的生漆鹿角霜膩子,表面再擦多道生漆,直到漆膜潤滑光亮,用手觸摸漆膜表面,像玉一樣潤澤——這種手感特別重要。可是,這種潤澤的漆膜需要很長周期的製作過程。作為純天然塗料,大漆的化學成分非常複雜,不易干透。從第一道粗膩子到最後一道表面生漆,大約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吧。在這個過程中,無論膩子還是木頭都會產生很微小的變形,慢慢的,無數次的變形后,整張琴就會呈現出顏色豐富的表面了。我之前講過,木頭有生命,在加工過程中,受到濕度和溫度等的影響,變形是必然的,在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之前,延長加工周期是最好的方式。即使這樣,做上千張琴,可能也就出一張花式極美的琴。”
現在,京城很多琴人都會慕名來到“東隅草堂”聽琴、看琴、買琴。有人嘖嘖稱讚,這裡幾萬元的琴著實可以與幾十萬的琴相媲美!

別人眼中的吳振宇

一如吳老的忘年之交、中國電影集團攝影師|貝保中在博客中的記錄: “他六十已過,屬牛的,愛鑽牛角尖,最初來這個院子,荒地上積滿厚厚的雪,一位再普通不過的知青人,三間破屋,滿牆的古琴,發出幽幽的大漆,黑里泛著紅的光澤。幾年過去了,他自己動手建設起了自己的琴坊,從破屋變成了古老文化器物的製作基地。他沒有一日懈怠過……默默無聞,耐得住寂寞,堅守自己,就是吳振字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