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漢語漢字
而(拼音:ér)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人的下巴、面頰上的鬍鬚。本義指鬍鬚或面頰上的毛。
“而”在古文中常常被借作代詞,後來被假借為人稱代詞,表示第二人稱。有時還假借為連詞,連接兩個詞或者片語,分別表示並列、承接、假設、轉折等各種關係。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ér | 名詞 | 頰毛;鬍鬚 | beard | 《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 |
動詞 | 如同 | like | 《詩·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捲髮如蠆。” | 不約而同 | |
代詞 | 你;你的 | you;your | 《詩·大雅·桑柔》:“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 | ||
他;他的 | he;his | 《韓非子·二柄》:“為人者陳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專以其事責其功。” | |||
這個;那個 | this;that | 《穆天子傳》卷一:“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 |||
連詞 | 表示並列關係 |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 |||
表示承接關係 | 《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 ||||
表示遞進關係 | 《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 ||||
表示假設關係 | 《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 ||||
表示因果關係 | 《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 因而 | |||
表示轉折關係 | 《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 ||||
連接狀語於動詞。現常用於把表示原因、依據、對象的狀語連接到動詞上,與前面“因為”、“就”等用語相呼應。 | 《孟子·告子上》:“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 ||||
用在主語、謂語之間以強調主語,含有“竟然”、“卻”之意。 | 《國風·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 ||||
介詞 | 到;往 | to | 清·黃宗羲《陳干初墓誌銘》:“其實孕育時,此親生之身,而少而壯而老,亦莫非親生之身。” | ||
用,拿 | 《荀子·成相》:“欲衷對,言不從,恐為子胥身離凶,進諫不聽,剄而獨鹿棄之江。” | ||||
助詞 | 用於句末,表感嘆語氣 | 《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 |||
用作形容詞、副詞的後綴 | 《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 ||||
用於能願動詞后,類似詞的後綴 | 《墨子·尚賢下》:“使天下為善者可而勸也,為暴者可而沮也。” | ||||
用在方位詞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 | 而上;而後 | ||||
用於句中,表示語句的舒緩 | 《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燕王章》:“孝如增(曾)參,乃不離親,不足而益國……” | ||||
néng | 名詞 | 能力,才能 | ability | 《莊子·逍遙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 |
動詞 | 能夠 | can | 《尚書·周書·呂刑》:“獄成而孚,輸而孚。” | ||
安定 | stable | 《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
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從而。如之切。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說文解字注
須也。象形。
各本作頰毛也、象毛之形。今正。頰毛者、須部所謂?須之類耳。禮運正義引說文曰。而、須也。須謂頤下之毛。象形字也。知唐初本須篆下頤毛也。而篆下雲鬚也。二篆相為轉注。其象形、則首畫象鼻耑。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漿及頤下者。葢而為口上口下之總名。分之則口上為頾。口下為須。須本頤下之專偁。頾與承漿與頰?皆得偁須。是以而之訓曰須也象形。引伸假借之為語䛐。或在發端。或在句中。或在句末。或可釋為然。或可釋為如。或可釋為汝。或釋為能者、古音能與而同。叚而為能。亦叚耐為能。如之切。一部。
周禮曰。作其鱗之而。
?工記梓人文。鄭雲。之而、頰?也。戴先生雲。鱗屬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此以人體之偁施於物也。按顧氏玉篇以而部次於毛毳之後。角皮之前。則其意訓而為獸毛。絕非許意。
凡而之屬皆從而。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栭。《正韻》如支切,音兒。《說文》頰毛也。《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注》之而,頰也。
康熙字典 而
又《玉篇》語助也。《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注》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而
此字本義為人的頰毛,泛指毛髮類的東西。《周禮·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鄭玄註:“之而,頰?也。”戴震補註:“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須鬣屬也。”又借用為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書·洪範》:“而康而色。”孔傳:“汝當安汝顏色以謙下人。”又借用為連詞,表示並列、承接、因果、假設等關係。《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又假借為“如”。《易·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虞翻註:“而,如也。”
而
而
而
字頭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而 | 止 | 平聲 | 之 | 日 | 開口呼 | 三 | 次濁 | 如之切 | ȵi |
集韻 | 止 | 平聲 | 之 | 開口呼 | 三 | 次濁 | 人之切 | nʑie | ||
曾 | 平聲 | 登 | 開口呼 | 一 | 次濁 | 奴登切 | nəŋ | |||
韻略 | 平聲 | 之 | 人之切 | |||||||
增韻 | 平聲 | 之 | 人之切 | |||||||
中原音韻 | 陽平 | 支思 | 日 | 次濁 | ɽï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支思 | 如之切 | |||||||
洪武正韻 | 平聲 | 支 | 日 | 日 | 次濁 | 如支切 | ȵ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