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韭園村的結果 展開

韭園村

山東省平度市大澤山鎮下轄村

大澤徠山鎮韭園村共有村民181戶,536人口,地處大澤山下,依山傍水。隨著日常收入的不斷提高,村民對居住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韭園村對村莊的整體布局進行了詳細的規劃,總體上分為新建區、保留區和拆遷區。依託村后荒山坡規劃了新建區,目前分兩期建成的別墅式二層樓房已全部竣工。站在新村南眺,青山疊翠,風景如畫,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200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4萬元。

村情簡介


為配套新村建設,韭園村投資80多萬元修建了水庫,將珍珠泉水引入了百姓家,改善了村民的飲水條件;投資100多萬元對新村道路進行了硬化,並安裝了健身器材,正在準備拉電。

古文化遺址


城皇崖古文化遺址位於大澤山鎮韭園村東側金剛崮西坡。1972年韭園村修城皇崖水庫取土築壩時發現。從中發掘出大量的石器、骨器等,現存放於平度博物館。
據考證,此遺址屬奴隸社會商周時代古遺址。從出土文物鑒別判定,此地系一定居小部落,在考古研究中有極其特殊的意義。在此定居的部落,過著采野果、獵野獸的生活。骨器、石器製作雖粗劣,但已大為不易。且與周圍部落有著一定的交往。為防洪水的侵襲,因此在半山腰定居,除有少數草棚外,恐怕多數仍過著山洞穴居生活了。

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佔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佔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佔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佔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徠小學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4802.4 平方米,擁有教師 30人,在校學生1195人,距離廠口鄉中學2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5 人,其中小學生1195人,中學生290人。
全村建有文化站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9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佔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摩托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