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事管理
政府人事管理
改革的動機第四節 改革的動力第五節 生產率的提高第一節
《政府人事管理》:國外行政學經典譯叢
目 錄
中譯本序言
譯者的話
第四版緒言
導 言:為什麼寫這本書
第一部分 公共人事管理的歷史與政治活動進程
第一章 文官制度改革
第一節 歷史的回顧
第二節 政黨分肥制
第三節 改革的動機
第四節 改革的動力
第五節 格蘭特總統的文官委員會
第六節 文官改革協會
第七節 聯邦一級的改革
第八節 城市改革的努力
第九節1978年的文官制度改革法
第二章 改革運動立憲的成就
第一節 文職人員的核心地位
第二節 彭德爾頓法案
第三節 主要的人事機構
第四節 第一階段――制定政策
第五節 第二階段―一科學管理
第六節 第三階段――中央集權
第七節 第四階段――聯邦人事工作的分權
第八節 第五階段――文官委員會的讓位
第九節 第六階段――1979年的改革
第十節 第七階段――改革后的時代
第十一節 州與地方機構
第十二節 委員會形式的衰落
第三章 公共人事管理受到的政治影響
第一節 篡改功績制
第二節 公共人事管理的幕後活動
第三節 失去的專業化
第四節 文化背景
第五節 改革運動的遺產
第六節 沃爾克委員會
第二部分 職位管理
第四章 人力資源計劃
第一節 人力資源計劃的環境
第二節“困難時期”的人力資源計劃
第三節 對人力資源計劃的歷史考察
第四節 勞動力規劃
第五節 人力資源供給的預測
第六節 組織需求的預測
第七節 公共部門中的勞動力質量:人力資源計劃的評估內容
第五章 職位分類和工資
第一節 職位分類的由來
第二節 職位分類的政治特性
第三節 因素評價系統
第四節 工資改革和“平靜的危機”
第五節 90年代的聯邦工資改革
第六節 工作再設計和技術
第六章 人員招聘、選擇和工作安排
第一節 統一準則的制定
第二節 公共部門僱用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節 人員等級和職位等級
第四節 選擇的合法性
第五節 考試和合法化
第六節 PACE時期
第七節 ACWA時期
第三部分 公共人事管理的法律環境
第七章 平等就業機會
第一節 過去的弊端
第二節 平等就業機會的發展
第三節 平等就業機會組織
第四節 平等就業機會的政策
第五節 肯定性行動方案
第六節 平等就業機會的指控制度
第七節 績效考核與平等就業機會
第八節 平等就業機會所關注的其他問題
第九節 性騷擾
第十節 平等就業機會的經驗教訓
第十一節 未來的挑戰
第八章 可比價值
第一節 什麼是可比價值
第二節 男女工資差別:原因和對策
第三節 法律和司法方面的發展
第四節 行政和立法方面的發展
第五節 90年代的可比價值問題:新的方向
第九章 公共人事管理的憲法問題
第一節 公共僱用關係
第二節 個人權利模式
第三節 公職模式
第四節 言論自由:超黨派的言論
第五節 政治中立
第六節 結社自由
第七節 自由
第八節 平等保護
第九節 聽證的權利
第十節 隱私權
第十一節 不服從命令的權利
第十二節 司法影響力
第四部分 公共部門的勞資關係
第十章 勞資關係:發展與前景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公共僱員組織工會
第三節 1978年的文官改革法
第四節 州和地方的安排
第五節 結論
第十一章 勞資關係:方法、參與者、策略和政治
第一節 加入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第二節 建立集體談判關係
第三節 談判單位的確定
第四節 談判範圍
第五節 不正當的勞資做法和誠意
第六節 僵局的解決
第七節 罷工
第八節 不滿情緒
第九節 工會領袖
第十節 公共僱主
第十一節 策略
第十二節 政治鬥爭
第十三節 小結
第五部分 生產率
第十二章 生產率的提高
第一節 認清“生產率的環境”
第二節 私有化和生產率
第三節 什麼是生產率
第四節 測量生產率
第五節 生產率管理模式
第六節 收益共享和分享節餘計劃
第七節 小結
第十三章 加強質量管理
第一節 質量問題的出現
第二節 授權或參與管理
第三節 工作生活質量計劃:人事管理觀
第四節 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第六部分 人力資源的開發
第十四章 培訓與開發
第一節“困難時期”中的培訓與開發
第二節 培訓與人事關係
第三節 培訓方法
第四節 職業開發與僱員
第五節 計劃性訓練
第六節 評價性訓練
第七節 90年代的訓練和開發
第十五章 績效鑒定
第一節 績效鑒定的問題
第二節 績效鑒定的傳統方法
第三節 改變鑒定製度:以行為為焦點
第四節 評價中心
第七部分 公共人事管理未來的挑戰
第十六章 工作、家庭與未來
第一節 變化中的婦女勞動力狀況統計
第二節 懷孕反論:是福利還是偏見
第三節 與家庭相關的福利政策發展史
第四節 以家庭責任為目標的福利政策和計劃
第五節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