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徠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5月,是致力於改善西部農村教育和促進社區發展的民間基金會。該機構是USDO自律吧的成員機構。

使命目標


主要開展西部農村教育論壇、農村學校教育質量綜合提升、大學生志願者假期支教、長期志願者支教、農村幼兒教育探索、農村教師針對性培訓與支持、鄉土教育的開發與探索、各類圖書館建設與讀書推動、貧困學生和教師資助、小型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願景:
每個孩子都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每個家庭都有改善生活的可能
每個社區都有自我發展的動力
使命:
以當地人為主,通過多元背景的志願者參與,促進西部農村教育及社區發展。
目標:
改善西部農村的教育和文化現狀
弘揚志願精神,帶動更多的志願者投身公益事業
為各類NGO參與西部農村教育搭建平台
工作理念:
熱情、專業、誠信、務實
財務公示:
每月財務運行報告網上公示;
年度財務報告及審計報告在上一財政年度過後兩個月內在年報中公示;
年底向大宗捐款人提交指定項目的詳細財務報告;
所有捐款人均可在網上或到基金會查詢捐款使用信息。
評估機制:
建立了第三方評估機制,由第三方專家或有關人士組成項目評定小組,對項目進行質量評估,提出改進意見。
發展優勢:
西部陽光基金會的發展得到社會各方的鼎力相助:在資金方面,既獲得國內外各類企業和基金會的扶持,也將眾多愛心人士的心意聚沙成塔;在實際工作領域和技術支持方面,得到了教育部相關部門、關注農村教育的各方專家、基層教育主管部門及一線校長、教師、基層幹部的傾心支持;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整合各種資源、解決針對性問題的工作機制。
機構管理:
積極探索非盈利機構有效管理的制度與方法,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倡導公開透明、平等務實、多層次參與、廉潔自律、負責任的團隊文化。

人員構成


理事會成員

理事長:曾曉東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周小麗 新聯康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新蓉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主任
史靜寰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程方平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蔡秉融 上海八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守禮 北京京師奕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統鑽 上海中締投資有限公司CEO
來 超 上海語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榮譽理事

王嘉毅 甘肅省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
朱永新 民進中央副主席

秘書長

秘書長:王麗惠
基金會理事會成員見證了基金會的歷史和發展。理事們由企業家、公益專家和教育專家組成。大家通過集體討論、研究的方式為基金會的發展貢獻智慧並提供資源。基金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秘書長領導秘書處來執行,包括募款籌資、渠道開發、關係維護、基金會發展、項目管理和執行等。
秘書長王麗惠於2016年正式加入基金會,曾擔任過基金會的項目總監、副秘書長和秘書長等職務。王麗惠在加入基金會之前有十多年的金融投資從業經驗,曾在上海和北京的多家外資私人銀行工作,曾任職分析師、客戶經理和副董事等職務。王麗惠熱心公益事業,長期參與公益活動並對接相關資源給不同的慈善組織和公益組織。加入基金會後帶領基金會完善運營管理、制度建設、項目管理和品牌建設,對接專業資源打造基金會專業品牌對外傳遞專業聲音。通過基金會上下共同努力,不論是項目成效還是影響力均有大幅提高。基金會在行業內外的辨識度也越來越高,公信力逐年提升。今年基金會於全北京800多家基金會中脫穎而出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慈善法》執行情況的調研,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專業力量。

成長曆程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簡稱“西部陽光基金會”)是2006年5月26日在民政部門登記成立的民間基金會。本基金會主要致力於西部農村教育及社區發展,以幫助教師、學生及農村弱勢人群為主,為他們提供自我改變的機會,使鄉村進入自主、良性、全面的發展。主要開展:西部農村教育論壇、大學生志願者假期支教、長期志願者支教、農村幼兒教育探索、農村教師針對性培訓與支持、各類圖書館建設與讀書推動、貧困學生和教師資助、小型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綜合項目等。

緣起

1998年——2002年,一個年輕人以騎自行車、步行的方式,對東西部農村教育進行了系統的考察,行程9萬多里,經過22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拍攝照片萬餘幅,寫出了幾十萬字的調研報告,真實地記錄了西部農村教育的面貌。這位年輕人就是尚立富先生。
2003年年底,在楊東平老師的支持下,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農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即“西部陽光行動”)成立;
2004年7月,“西部陽光行動”支教服務隊正式啟動,首都各大高校的135名志願者組成了十支小分隊,分赴西部的十個省、市、自治區進行志願服務。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成長

2006年5月23日,由上海新聯康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出資200萬元成立了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西部陽光行動”由原來的草根NGO發展成為專業服務於西部農村教育的非公募基金會,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基金會在許多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的支持下,通過扎紮實實的服務行動彰顯我們的理念和價值,做出我們的品牌和特色。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西部農村教育和社區發展貢獻力量。

項目開展領域


幼兒發展

陽光童趣園項目解決欠發達地區15%的學齡前兒童無法接受專業學前教育的問題。很多鄉村的留守兒童、城鎮的流動兒童都缺少高質量的早期教育與家庭教育,兒童發展需求巨大。我們為有需求的孩子和區域提供硬體和軟體的雙重支持,持續探索一種科學的,可持續、易複製、低成本的小微型幼兒園運營管理體系。
營造書香計劃的長遠目標是通過改造鄉村社區閱讀空間、教育公益組織發展支持、閱讀專業課程研發來助力在鄉村工作的初創階段的,服務領域是閱讀的教育公益組織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服務。以此來助力鄉村教育公益組織提升鄉村兒童閱讀服務質量。

青少年發展

陪伴助行項目通過引進駐校社工,用社會工作價值原則和手法陪伴鄉村學校留守兒童成長。尤其從兒童社會情感發展、心理健康、行為養成、發展教育等方面開展工作,協助實現留守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的目標。
鄉村青少年假期營會項目-時間營造計劃是通過為了豐富鄉村青少年假期時間開展的有針對性的假期營會活動。我們對接企業和鄉村學校和田野家庭,為兩邊的家庭和和孩子們創造彼此了解的機會和共同成長的空間,做愛和知識的互換以及交流。

教師發展

青葵花導師計劃是一個面向鄉村教師群體的公益培訓項目。致力於為鄉村教師尤其是鄉村班主任老師們提供專業、實用、可持續的公益教師培訓服務,使鄉村教師群體迅速成長,從而推動學校、家庭和社區提升教育服務質量,為鄉村兒童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環境。

行業倡導

橋畔計劃是一種通過多種項目制方式支持初創教育公益組織發展的項目。我們十幾年來持續為組織輸血賦能,通過我們專業的全局化視角和經驗沉澱來通過支持孵化在地組織推動教育困境狀態下的兒童教育問題的改善和解決。
教育公益組織雙年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全國教育公益行業的盛會。它不僅為全國的教育公益同仁們提供交流學習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面向公眾進行公益倡導和行業推動,持續推動公益行業的社會影響力。

合作領域


目標地區 :我國偏遠貧困地區
項目類型:
志願精神的培養
農村基礎教育
幼兒、家庭、社區教育
基徠礎設施建設
以扶貧為重點的綜合發展項目
大學生社團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