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小壩鎮的結果 展開

小壩鎮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下轄鎮

小壩鎮,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地處七星關區東部。

民國時期,屬新張鄉所轄;1992年,建小壩鎮。截至2020年末,小壩鎮常住人口為17674人。截至2020年6月,小壩鎮轄4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小壩社區。

20徠11年,小壩鎮財政總收入0.3億元。人均財政收入667元。2018年,小壩鎮有工業企業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6個。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新張鄉所轄。
1951年,隸屬畢節縣海子街區。
1953年,屬海子街區公所。
1954年,小壩初級農業合作社屬海子街區公所。
1958年,小壩公社屬海子街區。
1959年,小壩管理區屬海子街公社。
1962年,畢節縣恢復區、公社建制,小壩公社屬海子街區。
1984年,小壩鎮屬海子街區。
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撤銷海子街區,小壩、王家壩、劉華、漢屯、豪溝5鄉和中屯鎮合併為小壩鎮。
小壩鎮
小壩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小壩鎮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金鐘、小壩、黃泥、新場、鳳凰、西沖、公雞山、鶯哥岩、大仲、劉華、漢屯、官壩、水塘、中屯、河尾、豪溝。
截至2020年6月,小壩鎮轄4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小壩社區。
小壩鎮區劃詳情
小壩社區新場社區西沖村鶯戈岩村公雞山村
黃泥社區劉華社區鳳凰村大仲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小壩鎮地處七星關區東部,東接大方縣八堡彝族苗族鄉,南連大方縣響水白族彝族仡佬族鄉和梨樹鎮,西鄰海子街鎮,北毗小吉場鎮,行政區域面積33.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小壩鎮地勢東北高、西北低,大部分為喀斯特地貌。最高點海拔1881.6米,最低點海拔1307米。

氣候特徵

小壩鎮多年平均氣溫12.9℃。年平均降水量1002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80天。

水文

小壩鎮境內河道屬烏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涼水河、劉華河等四級河4條,河流總長度32.5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涼水河,長14千米,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小壩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等。其中冰雹主要集中在春季的5月下旬—6月上旬,全鎮範圍內均可發生。
小壩鎮
小壩鎮

自然資源


小壩鎮境內地下礦藏有煤炭、硫鐵礦等。其中煤炭、硫鐵礦地質儲量30億噸。耕地面積2.3萬畝;林地面積1.5萬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小壩鎮總人口44264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878人,佔92.35%;有苗、白、彝、回、布依5個少數民族,共3386人,佔7.65%。2011年,人口出生率6.9‰,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長率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15人。
截至2018年末,小壩鎮戶籍人口為27950人。
截至2020年末,小壩鎮常住人口為17674人。

經濟


小壩鎮境內氣候資源獨特,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達280天以上,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盛產的農特產品辣椒聞名省內外,素有“貴州辣椒之鄉”的美稱。主要農作物種植有玉米、栗子、白菜、水稻、土豆、辣椒、油菜、大豆、土煙等。小壩鎮境內水源和礦產資源豐富,礦藏主要為無煙煤及硫磺礦、天然氣等,現已初步探明的王家壩煤田面積為42平方千米,蘊藏量為3.3億噸,所產原煤煤質優良,發熱量高,含硫量低,是優質煤電化工原料。
開發區主動推動四項工作(產業結構調整、財政稅收、基礎設施、科技文化),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完成計劃生育工作目標,安全生產實現零突破,社會治安形勢全面好轉,實現公路、移動、聯通村村通,90%以上的農戶用上自來水,有線電視光纖網、農村遠程教育、程式控制電話覆蓋13個村,80%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集鎮所在地建成集運輸、農貿、飲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客運市場,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在河尾村初步形成了“林下種草、草粉餵豬、豬糞產氣、沼液肥地”的循環經濟雛形。隨著王家壩120萬噸煤礦的上馬和循環工業經濟園區的建立,一個全新的經濟強鎮新星正冉冉升起。
園區部分企業:
◎美華凱富投融資(上海)有限公司
◎貴州畢節滙豐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
◎貴州省恆盛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烏蒙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畢節興國實業有限公司
◎貴州九天高原製造有限公司
◎貴州力帆時駿振興集團
◎力帆時駿振興集團配套企業
小壩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小壩鎮]
小壩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小壩鎮]
小壩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小壩鎮]
小壩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小壩鎮]
小壩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小壩鎮]
小壩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小壩鎮]
已入住的畢節力帆駿馬振興車輛廠二期工程已在小壩鎮落戶,現已投產。已經在基地內實施和建設的項目有畢節市力帆駿馬振興車輛有限公司二期技改項目、拆遷安置小區建設、變電站建設、21.5米寬城市主幹道和外聯通道規劃建設等項目,即將啟動建設的有供水、學校、醫院、路網和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公用設施。力帆駿馬位於產業園內畢節載貨汽車製造基地區域,項目投資33億元、佔地2000畝,建設規模為年產10萬輛輕卡、2萬輛重卡載貨汽車,將於2011年8月建成投產。汽車基地規劃面積近4.5平方公里,發展以力帆駿馬為載體,以先進汽車研發製造為支撐,積極參與汽車產業分工,最終形成整車、零部件與原材料同步推進、整車與零部件協調配套、龍頭企業與一般企業共同發展的現代汽車工業體系。根據產業園招商引資情況,力帆駿馬已與山東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力帆駿馬所需發動機由濰柴動力配套供給,濰柴動力擬在產業園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圍繞力帆駿馬整車配套服務的零部件生產廠家將達200戶左右,已有26戶規模較大的零部件生產企業在產業園內開工建設,總投資規劃近22億元。這些零部件生產廠家大多數將在力帆駿馬二期技改項目建成投產前建成投產,同時力帆駿馬現位於畢節市鴨池鎮生產中卡和低速載貨汽車的生產廠將於2011年8月搬遷到產業園。拆遷安置小區佔地120餘畝,投資7000餘萬元,主體工程已完工;投資近8000萬元的110千伏變電站和輸變電線路建設將於2011年6月建成;總投資10餘億元的21.5米寬城市主幹道和外聯通道建設已完成規劃,將於年內開工建設;產業園修建控制性詳細規劃已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即將啟動。

農業

截至2011年末,小壩鎮累計造林0.64萬畝,林木覆蓋率38.4%。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4萬畝,產量1.2噸。2011年,名優特農產品有辣椒、馬鈴薯。

工業

2011年,小壩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6000人。

金融業

2011年末,小壩鎮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5億元。
一、畜牧業生產以抓好優質肉豬、仔豬為主,帶動雜交牛培育、家禽飼養等特色養殖業的發展,多方籌資60萬元在河尾村建成了養殖規模為700頭肉豬、仔豬3000頭的生豬養殖基地,有效地推動了全鎮畜牧業的發展。截止目前為止,大牲畜存欄5050頭(匹),出欄865頭(匹);生豬存欄10950頭,出欄20389頭,家禽存欄3萬隻,出欄2.9萬隻,肉類總產量達2319.1噸,畜牧業純收入增加50萬元,農民人均增收20元。
二、蠶桑生產以新場街大棚養蠶為輻射點,切實加大培訓力度,大力推廣養蠶新技術,提高蠶繭產量和質量,同時引導蠶農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進行初加工、深加工,確保蠶繭增值、蠶農增收。
三、經果林種植繼續鞏固以前種植的日本甜柿、燕紅桃、日本沙梨、布郎李、山蒼子等基地的基礎上,多方籌措資金髮展特色產業,逐步形成“地上種樹、林下種草、草粉餵豬、豬糞產氣、沼液肥地”的綜合農業生產過程,為探索循環經濟模式作了有益的嘗試。在此基礎上,努力打造“小壩辣椒”等特色產業品牌,積極拓寬銷售渠道,為農民增糧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壩鎮已經成為畢節經濟技術開發區,除力帆駿馬外,有多家企業入住。為畢節的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社會


生態建設

在市相關部門的扶持下,壕溝村石關乾果基地於2003年成立,該基地種植的新品種核桃與板栗次年掛果,生態得到保護的同時農戶也增收,境內的青龍山蔥蔥鬱郁,是小壩鎮的綠色屏障。河流治理方面,政府加大投入河道兩旁綠化與河堤保護,河水清澈。市政府出資農戶受益,小壩鎮自從沼氣普及工程已來,生存環境得到保護的同時也節約了能源。

教育

2011年末,小壩鎮有小學12所,在校生4830人,專任教師1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初中3所,在校生693人,專任教師4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85.03%,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03億元。

科技

2011年末,小壩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8人,技能人才5人,農村實用人才1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小壩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專業戶10個,會員152個;文化廣場1個,建築面積8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5個,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藏書30000冊。
2011年末,小壩鎮有3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0.3萬戶,安裝地面衛星接收機1800台,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

體育

2011年末,小壩鎮有學校體育場地13處。安裝了10套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小壩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40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人。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6061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小壩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5戶,人數87人,支出18.3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75元,比上年增長12%;城市醫療救助2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7人次,共支出0.4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86戶,人數5318人,支出542.5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85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7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95人,支出1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318人次,共支出27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80人次,支出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2400人,緊急轉移安置2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000畝,倒塌房屋32間,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救災支出140萬元,比上年增長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9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5萬元,接收捐贈衣被100件,使10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小壩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0千米,投遞點15個,鄉村通郵率98%。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小壩鎮鋪設自來水幹線20千米,生活用水7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達98%,集鎮所在地排污溝渠長2000米,同時安裝安置小區污水排放管道200餘米。
● 供電
2011年末,小壩鎮有117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小壩鎮有綠地面積5.2公頃,綠化覆蓋率約65%。
小壩鎮
小壩鎮

交通


小壩鎮境徠內有211省道經過。

文化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小壩鎮因地處山間壩子之間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