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航空公司

北美航空公司

北美航空公司創建於1928年12月6日。創建人不是航空技術人員,而是原《華爾街雜誌》的編輯——Clement M Keys.該公司初期參與經營航空運輸業務,1934年以後,專門從事飛機製造。

北美航空公司介紹


1935年4月8日試飛成功的NA-16單翼式初級教練機,給北美航空公司帶來發展的契機。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飛行員們,認為它優於其他競爭產品。但提出了兩條改進意見:將發動機由“旋風”換裝為功率更大的:“黃蜂”型;加裝封閉式座艙蓋。
美國陸軍購入42架這種飛機,編號為BT-9型(basic trainer)。在BT-9的基礎上,發展成為AT-6型(advance trainer)高級教練機。這一機型被許多國家的空軍採納為標準的教練機,曾收到87個用戶的大量訂貨。我人民解放軍的的東北老航校內,裝備有一架從國民黨手中繳獲來的AT-6。我人民空軍的很多戰鬥英雄,如王海張積慧和劉玉堤等都曾在這一機型上學習過飛行。

戰爭期間的發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美航空公司研製成功有很高作戰效能的B-25 Mitchell 型轟炸機(總產量15586架)和P-51 Mustang型戰鬥機(總產量9817架),為戰爭作出了貢獻。通過戰爭,北美航空公司有了很大的發展。當初,生產BT-9型時,從業人員只有148人,大戰結束時,僱員已達9.1萬人。
經過戰爭的考驗,飛機本身也發展成複雜的複雜的武器系統。從北美航空公司研製飛機的周期上的變化可以看到這一點。1934-1935年,一年的時間裡,北美公司研製了4個機型(包括運輸機,水上飛機,教練機和觀測機);平均每一機型只花費幾個月時間。而在1940-1942年,研製P-51型戰鬥機時的周期是1年零10個月,花費25萬人·時;到了1955年,北美航空公司研製F-100 Supersabre超音速戰鬥機時,研製周期是4年零七個月,花費480萬人·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軍用飛機的訂貨急劇削減。為了維持員工生計,北美公司曾研製過Navion型4座私人飛機。飛機雖然設計的不錯,但公司卻賠了錢。因為“飛機將像汽車一樣走入千家萬戶”的預測並沒有實現。
為了適應噴氣時代的需要,北美航空公司研製了發動機功率最大的活塞式教練機T-28“特洛伊人”和RB-45“旋風”型噴氣式偵察轟炸機。不過,在這一時期,真正的成功之作是美國第一代后掠翼噴氣式戰鬥機F-86 Sabres.原形機XP-86於1947年10月1日首飛。因趕上世界航空史上最早的噴氣機之間的交戰——朝鮮空戰,成為蘇聯MiG-15型的主要對手。這一機型在美國共生產6933架,另在國外生產2458架。1953年4月24日,北美航空公司又試飛成功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F-100“超級佩刀”型飛機。此外,還生產了飛行速度可以達到7279千米/小時的X-15型研究機。
20世紀60年代,在XB-70A Valkyrie型戰略轟炸機的設計中,充分展示了北美航空公司技術人員的創新精神和膽識。這種裝有6台噴氣發動機,可以以3倍音速的速度飛行,航程達到12068千米。為了滿足高、低速飛行範圍的設計要求,飛機採取了全新的鴨式布局。它的三角翼,在高空和高速(3186km/h)飛行時,兩側翼尖折向下方。這樣,既可以消除超音速飛行帶來的低頭力矩,又能加強方向安定性,可見構思其巧妙。后因洲際導彈的發展,代替了他的功能,導致這一機型研製計劃被取消。但它的經驗對未來研製超音速客機將是非常寶貴的。
1967年9月22日,北美航空公司與Rockwell-Standard公司合併,組成北美-羅克韋爾公司。1973年2月16日,又被Rockwell公司併入,組成Rockwell International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