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可修道院
聖馬可修道院
聖馬可修道院(Convento di San Marco )修建於13世紀,並於1437年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擴建。裝飾簡潔的迴廊和禪房為日後佛羅倫薩畫家和多米尼加修道士費拉·安吉列科在此創作一系列偉大的壁畫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聖馬可修道院
如今這個修道院和裡面的藝術藏品構成了聖馬可博物館中。彌開羅佐建造的氣勢恢宏的聖安東尼諾迴廊是以這個修道院的第一位會士聖安東尼諾·白羅齊(1389-1459)命名的,後來,他成了整個佛羅倫薩地區的大主教。迴廊上如今已經模糊不清的壁畫都是由伯納蒂諾·波塞提創作的,它們中的大部分描寫的都是聖徒們的日常生活的場景。而角落裡的壁畫則是由費拉·安吉列科完成的。迴廊右側的一個小門,一直通往佩萊格里尼招待所,以前這裡是朝聖者住宿的地方,不過現在這裡已經被用來收藏博物館的繪畫作品,其中裡面還包括兩幅稀世傑作,一幅是費拉·安吉列科的《沉澱》(1435-40),它是為聖特尼達教堂創作的祭壇裝飾物;另一幅是利奈奧尼1433年創作的《利奈奧尼聖母像》。
在修道院的院子里,原來大鐘的右側是一個拱形的牧師會禮堂,它有費拉·安吉列科創作的非常有名的《耶穌受難和聖徒們》作為修飾物,只可惜這幅畫已經被反覆修補太多次了。而在修道院小食堂一側的牆壁上則是由多米尼哥·季蘭達畫的最後的晚餐(1480)。順著院子里的樓梯可以徑直來到修道院的第一層,在那裡你能夠驚奇的發現費拉·安吉列科的《 天使報喜節》(1440),很多人認為它是這個城市中最漂亮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之一。在修道院的第二層,迴廊的三面分佈著44個禪房,這些禪房的壁畫是由費拉·安吉列科和他的助手們創作的《耶穌的一生》的不同場景。其中從第一到第十一禪房的壁畫,以及走廊右側《聖母與聖子們》的壁畫大多是由費拉·安吉列科自己獨自完成的。熱心腸的多米尼加修道士薩沃那柔拉曾經在第十二到十四禪房居住過,後來他在1491年成了聖馬可修道院的會士。薩沃那柔拉給後人留下有很多事迹,他曾經煽動佛羅倫薩人民起來反抗梅第奇的統治,也對藝術品的被焚富有責任。後來他被宣判為異教徒,並於1498年在西尼約里亞廣場的石柱上活活燒死。修道院第三層走廊旁邊是一個高大石柱大廳,以前是一個公共圖書館,是1441年彌開羅佐專門為柯西莫·艾爾·維奇奧橋設計的。大廳的上面是兩個單獨的禪房(38和39),是柯西莫退休后居住的地方。這兩間禪房每間都有兩幅壁畫作裝飾(現在其中一間只有一幅),並且它們比相鄰的房間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