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巨龜

動物

馬來西亞巨龜(學名:Orlitia borneensis)是地龜科、巨龜屬下的獨有種,是生活在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大型河流和湖泊中的一種巨大的淡水龜。背甲黑褐或灰褐,橢圓形,中央無脊陵,腹甲淡黃,後部缺刻較深;頭部,頸部黑褐;上頜略鉤狀,眼大;喉部,頸部淡黃,趾間具蹼,尾短,前肢外側表面呈現為帶狀的鱗片,腳趾上有寬闊的蹼,面部暗黑色,但有1條灰白色條紋從吻部延伸頭部後方,頭部很大,寬的適合咀嚼的表面表明主要是食草。幼體的背甲有瘤,隨著生長會變得光滑,成體也有著相對較狹長的甲殼。

馬來西亞巨龜是典型的水棲龜類,對水的依賴性強,多生活於江河、湖泊等大型淡水水體中。天氣較好時,常在岸邊曬背,喜群居,同類間有時會發生爭鬥。馬來西亞巨龜是雜食動物,喜歡捕食魚蝦、蛙蟹等,喜歡在水中吞咽食物。主要生活在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大型河流和湖泊中。有時會在新加坡的水庫和支流中發現。20世紀90年代,曾有數量較多的馬來西亞巨龜流入中國南方沿海省份。

外形特徵


馬來西亞巨龜
馬來西亞巨龜
馬來西亞巨龜體形很大,重可達50千克以上,其背甲長度可達120厘米。頭較寬,吻部向下傾斜,鼻孔大,眼大,上喙呈鋸齒狀,頭頂後部有鱗。背甲相對扁平而呈長卵形,無脊棱,每塊盾片上有同心環紋,背甲后緣呈鋸齒狀。甲橋寬大,腋盾、胯盾較長。四肢扁平,覆有大塊鱗片,趾、指均具強爪,趾指間具豐富蹼,爪發達,尾適中。
馬來西亞巨龜頭頸背部黑褐色或淡灰褐色,腹部淡黃色或乳白色。背甲黑褐色或灰褐色,腹甲淡黃色,無雜色斑點。四肢背麵灰黑色,腹面淡黃色。

近種區別


馬來西亞巨龜和亞洲巨龜(Heosemys grandis)是不同屬的,所以形態特徵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馬來西亞巨龜成體巨大之極,売成長圓形,色澤很深,基本為灰黑色腹甲基本沒有什麼花紋。而亞洲巨龜的體型要小很多,売相較馬來西亞巨龜要寬圓,顏色為較馬來西亞巨龜更鮮艷的棕褐色,還有明顯的背脊線,更明顯的是亞洲巨龜的売後部還有一排明顯鋸齒,腹甲有著很漂亮的輻射紋理。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0年 ver 3.1)——瀕危(EN)。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瀕危原因
在東亞食品市場交易的各種大小動物數量巨大。儘管受到官方保護,馬來西亞巨龜還是從印度尼西亞大量出口。

生活習性


馬來西亞巨龜
馬來西亞巨龜
習性
屬亞熱帶龜類,喜暖怕寒。雜食性,食豬、魚、牛肉及家禽內臟、黃粉蟲、人工混合飼料和瓜果蔬菜(香蕉、蘋果、黃瓜、青菜等)。馬來巨龜喜群居,在岸邊常見3~4隻龜共居一處。馬來巨龜的幼體(體重3千克以下)性情溫順,不主動咬人,膽小,很少在有人時主動吃食。馬來巨龜的成體(體重3千克以上)較野蠻,雖不如蛇鱷龜兇猛,但一旦被捕捉即會咬人。人工馴化飼養后的馬來巨龜膽大,易馴化且能表演動作,如吃食、爬樓梯等。

生長繁殖


馬來巨龜的生長速度快。一般體重達4千克時,已能產卵,每年5—10月間產卵。人工加溫飼養條件下,12月至次年3月也有產卵現象。卵重46~72克,卵是細長形的有易碎的硬殼,長徑60~80毫米,短徑35~43毫米。稚龜背甲長60毫米,甲殼上有很粗糙的紋理,背甲後部有明顯的鋸齒狀邊緣。加溫飼養下,馬來巨龜有不產卵的現象。
對卵的生態學和行為學方面知之甚少。雖然野生環境中的食物尚不知道,但在人工飼養下,這種龜的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飼料,不管是水生的還是陸生的。

種群分佈


分佈廣泛但主要是在婆羅洲。馬來西亞巨龜原產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等東南亞地區。

飼養管理


龜的選擇
市場上出售的馬來西亞巨龜均為野生體質差有部分龜已受傷且為內傷,肉眼難以發現,需放入水中檢查。
檢查方法
①檢查龜的外表、皮膚,背、腹甲無潰爛,眼睛角膜無白點,眼皮不腫。
②將龜放入水中,能沉水的龜是健康的龜,身體傾斜、漂浮水面的龜均不健康。
③將龜豎立,拉其前肢,並用粗的木棒引逗龜張嘴,觀察龜的口腔內是否有釣鉤的繩頭。
龜入池前的檢查
龜是野生的,部分龜的口腔中有鋼勾(用金屬探測器檢查),體表有寄生蟲;另外由於市場的流通,多數龜均由邊境貿易口岸流入內地,有些已經3次~4次轉手,健康狀況極差。因此,龜在入池前必須經過檢查,用1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新進的龜要隔離飼養。
水質管理
馬來西亞巨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龜的健康,池水透明度低於30厘米時,應及時換水並交替全池潑灑生石灰和漂白粉,以預防疾病的發生。春、秋季水位適中,夏、冬季水位加深,起到降溫和保溫作用。春、夏、秋季宜在餵食后換水,冬季宜在餵食前換水。
餵食
馬來西亞巨徠龜屬雜食性。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動、植物均食。所以,在飼養過程中,可選擇價格低廉的食物投喂,如黃瓜、白菜、小魚、饅頭、豆腐乾等,同時也應考慮到營養平衡。
冬季管理
當水溫22℃時,在餌料中拌入抗生素類藥物,增強其越冬期抗病力。水溫14℃時龜已冬眠,這時需對龜進行檢查,不健康的龜應加溫飼養,保持水溫22℃以上,採取相應治療措施並正常餵食。健康的龜進入冬眠后,每半月換水1次,水溫保持在10℃以上。冬眠中,對一些漂浮水面的龜應及時撈出,隔離加溫飼養。隨著氣溫的升高,水溫達15℃左右,龜有少量活動。溫度18℃時已有少量龜覓食,第1次餵食前需清池、消毒。
馴化
龜由野外環境轉為人工飼養環境,往往會出現“拒食”現象。因此,對於新購買的龜,首先需要馴化。
1、將龜放置在水池內,經常接觸龜,並用軟毛刷洗龜的背甲,減少其“恐懼”感,經常觀其活動並投餵食物。
2、進行填食。對於拒食的龜採用人工填食方法。填喂時,左手拿龜,右手用鑷子夾肉強行塞入龜嘴中,然後把龜放入水池,使其自己吞咽。每次3塊~4塊,隔天1次,一般2周~3周即可主動進食。
3、龜正常吃食后,應定時、定量投餵食物,每月添加複合維生素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