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山畲族鄉

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轄鄉

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莪山畲族鄉地處浙江省桐廬縣中部中南部丘陵地區,距桐廬縣城9.5公里,區域面積28.73平方公里,是桐廬縣畲族集聚地。莪山畲族鄉是浙西北唯一的少數民族鄉。

清光緒元年由文成、青田一帶畲民遷入,相繼建立畲族村落。莪山從此形成獨特的畲族文化,至今保持使用畲族語言和婚喪嫁娶習俗。其姓氏有藍、雷、鍾、李四姓。

2020年6月,入選浙江首批“農文旅”融合開發培育民族村名單。

行政區劃


莪山畲族鄉
莪山畲族鄉
莪山畲族鄉代碼330122201。鄉政府駐莪山民族村,郵編311512。轄7個行政村,總人口8570人(2017年),畲族人口2711人,佔總人數的28.4%。

經濟


自1988年12月28日成立民族鄉以來,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民族鄉的優勢,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艱苦創業,古老的畲鄉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蓬勃景象。從1998年到2003年,全鄉的工農業總產值從1385萬元增長到4.8億元,財政稅收從35.6萬元增長到81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從699元增長到4900元外貿出口從1988年的61萬元人民幣增長到8000萬元人民幣。工業經濟從原來的“輕、小、散、加”向“名、優、強、大”轉變,湧現出一批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骨幹優勢企業,在民族工業小區中,引進西班牙、美國、英國合資企業3家。2003年,全鄉產值超500萬元的規模企業達6家。針織、生化保健、石材、花炮等產業是莪山畲族鄉的主導產業。
莪山畲族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工業,形成了以花炮、針織、建築為主導產業的經濟結構,桐廬花炮廠成為浙江省煙花行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其生產的“西湖”、“春江”牌花炮系列產品憑著可靠的產品質量、新穎的花色品種、安全的燃放效果,遠銷歐美、港澳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莪山畲族鄉也因此被命名為“花炮之鄉”。2000年來,全鄉通過招商引資,促進民間投入,又逐步發展了生化醫藥、石材加工、紡織機械、食品製作等新型工業企業,全鄉有各類工業企業140餘家,2003年工業總產值達5億元,外貿出口達1億元。
莪山畲族鄉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全鄉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力度,依靠科技進步,轉變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培育特色農業,推進產業化進程,生態、高效、特色農業穩步發展。通過創建省級林業特色基地和杭州市生態示範鄉鎮為載體,大力發展高節竹、茭白、楊梅、蜜梨等經濟作物,找出了一條符合莪山實際的路子,形成了高節竹、畲鄉本雞、茭白、高山茶葉等一大批農產品生產基地,省級“萬畝高節竹”基地已經形成。這些“綠色、鮮活”具有山野特色的農產品逐漸成為畲鄉農業的主導產業。
莪山畲族鄉已成為“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杭州市都市農業示範園區”、“桐廬縣現代林業示範園區”。具有畲鄉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也得到開發,紅曲酒、畲鄉龍鬚、高節竹筍享譽省內外。沉積古老畲族文化的莪山特產紅曲酒,在杭州、上海等地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其獨樹一幟的釀造工藝、豐富的營養價值使紅曲酒成為畲鄉莪山的一大特色。

人口民族


2008年,轄7個行政村,總人口9550人,畲族人口2711人,佔總人數的28.4%。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莪山畲族鄉常住人口為8570人。

文化


莪山畲族鄉民族文化內涵豐富,畲民至今保持古老的民俗民風。
鄉黨委、政府著力於承襲歷史文化精髓,努力弘揚具有自身特色的畲族文化:畲鄉棍凳、五步拳、七步拳、大回拐棍等民間武術、民歌、舞蹈等多次參加省、市級的表演和比賽,獲省、市大獎,並多次參加了西湖博覽會的演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畲鄉山寨農家居”休閑旅遊正以優良的生態環境、濃郁的畲族特色吸引遊客的到來。

交通


莪山畲族鄉北面緊靠橫村鎮,南鄰鐘山鄉,作為省道組成部分的徐七線穿鄉而過,西南可直達建德市和富春江鎮,東北直抵16省道,距富春江—新安江黃金旅遊線僅10公里,距瑤琳仙境、浪石金灘15公里,交通便利。

社會


水電通訊

莪山畲族鄉有豐富的高山泉源,蓄有500個山塘水庫,二座電站,保證充足的水電供應。
全鄉已經實現交換程式控制機數字化以及無線導呼和移動通信,擁有ADSL寬頻技術,完全可以滿足現代企業發展需求。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入選浙江首批“農文旅”融合開發培育民族村名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2020年11月20日,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