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識字法

速成識字法

速成識字法亦稱“速成識字教學法”。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文化教員祁建華 1950 年在部隊教學中創造。其教學環節:(1)教學注音符號和拼音,使學員掌握識字輔助工具——識字的“鑰匙”和“拐棍兒”。(2)突擊教學單字。按照《注音字表》生字順序領拼領讀之後,結合學員生活實際略講字義或用法,然後組織複習、互助和輔導,使學員鞏固識字成果,甩掉“拐棍兒”。

概括介紹


(3)指導閱讀、寫字、寫話活動,使學員在讀寫中擴大識字成果。閱讀從語文課本起步,在閱讀中豐富字的音形義知識。寫字從偏旁部首開始,按偏旁部首給單字“編班”、“排隊”。寫話從寫自己說過的話練起,然後“我說你寫”, “你說我寫”,“大家說大家寫”。全部教學過程按速成要求編排。採用這種識字法,能在約 150小時的教學時間內,使文盲和半文盲初步會認、會講1500個~2000個漢字。以後在閱讀、寫作中鞏固和熟練,做到能閱讀通俗讀物,能寫簡單的應用文,基本上達到脫盲程度。1952年 5月教育部發出通知,在全國農村和廠礦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