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性癖

易性癖

易性癖是指從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別,認為自己的性別與外生殖器的性別相反,而要求變換生理的性別特徵。故又稱變換性別癖或性別轉換症,是一種心理上的變態,屬於性別身份識別障礙。此種變態行為男女都可見,以男性較多,男女比例約為3:1。

概述


中國一對易性癖患者
中國一對易性癖患者
易性癖通常被認為是在個體性角色中表現出的性別的自我認知障礙性疾患(genderidentitydisorder)。
易性癖現象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獻中即有記載。1916年Marcuse對這種現象就從精神及性心理等方面進行了初
步探討。到本世紀六十年代,各國學者對易性癖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1963年Edgerton等在JohnsHopkins大學醫學院建立了第一個性別自認障礙門診;1966年HarryBenjamin寫出了第一本有關易性癖現象的專著;1969年Green和Money首次論證了外科手段治療易性癖病的必要性和科學性,並出版了《易性癖與性別再賦於外科》一書。從此有關文獻報導日益增多。
1931年,人類首例變性手術成功,舉世震驚,被世人視為大逆不道。從那以後,數以萬計的易性癖患者,在整形外科醫生手術刀的幫助下,成功完成了他(她)們“性別涅磐再生”。
當前,應用現代整形外科技術治療男——女易性癖病已經取得很大成功,全球已施行變性手術的易性癖患者更是數已萬計,而且絕大多數患者術後效果是肯定而滿意的。但是,目前易性癖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術后聲音的調整,生育能力和內分泌代謝等諸多問題在世界範圍內還尚未得到解決。

產生原因


易性癖產生的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與患者幼年時期的生活經歷有關。如有的父母生了個男孩,卻偏偏想有女孩,於是違背客觀事實,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被扭曲而導致易性癖。
目前幾乎沒有一種學說為大家普遍接受。主要的學說有以下幾種:
1、生物學學說:該學說認為易性癖可能是由於在腦分化的一個關鍵時期內核性別與性激素水平相互脫節所致。
2、兩性體學說:該學說將易性癖患者看作是兩性體。其理論根據源於Goldschimidt對舞毒蛾進行的研究工作。
3、腦學說:該學說推測在易性癖患者的大腦中可能存在著一個不受正常皮質控制而放電的中樞,該中樞產生一種象帕金森氏病和指痛症那樣的神經釋放現象,認為易性癖的發生可能與此有關。

行為表現


易性癖的行為表現:對自己生理上的性別不滿意,不舒服,有改變性別的強烈願望,希望改換成另外一種性別,作為另一種性別生活在他(她)們之中。這種人往往作異性裝束,言談舉止如同異性一樣,還常到醫院請醫生做轉變性別的手術。男性於青春期前後在心理上認定自己是女性,並經常穿著女式服裝,蓄女式髮型,抹口紅,畫眉毛,逼尖嗓音說話,模仿女性的姿態,使用化學劑脫須,墊起胸部乳房,參加女性社會活動,喜愛烹調縫紉,性慾較低,僅有1/3的患者結婚,婚後又有半數離婚。他們糾纏醫生,固執地要求用手術改變乳腺與外生殖器的形狀,在醫生不能滿足要求時,常有自行切除外生殖器,或服用女性激素的。抑鬱自殺者也常見。女性患者同樣從外表打扮到內部感情、習慣愛好,均模仿男性,要求醫生作乳房和子宮切除,少數的甚至要求作安裝塑料陰莖的矯形手術。

診斷


在診斷易性癖時,需要與同性戀和異裝癖區別開來。同性戀患者在性夥伴的關係中,是從自己的生殖器上得到快樂,沒有切除外生殖器的要求。而易性癖患者與性夥伴的關係,一般是追求心理上的滿足或心身合一;易性癖雖然也像異裝癖一樣有穿異性服裝、異性打扮的偏好,但這完全是出於心理上的需要,覺得自己就是個女性,因此在穿著異性服裝時並不引起性興奮。而異裝癖患者則在穿著異性服裝時,伴有性興奮,得到性滿足的特點。

治療


易性癖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根據具體情況,也可做變形手術。
1.支持性心理治療。心理醫生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引導患者將內心的痛苦傾吐出來,並給予患者理解、關心和支持。因為易性癖是一種性別身份識別障礙,醫生要用自己的知識來幫助患者認知自己的真正“身份”,幫助患者渡過心理上的危機。5
2.認知領悟療法。
(1)讓患者確認自身問題,接受現實。
(2)宣洩、調整情緒。
(3)改變認知,接納自我,消除自卑感。
3.疏導療法。幫助患者分析易性癖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患者對性別的認識,接受現實,使患者從痛苦中解放出來。交給患者一些治療方法,樹立起矯正易性癖行為的勇氣和信心。
4.變性手術。如今國內外雖然做了一些變性手術,但各國似乎都不提倡。專家認為社會過分渲染,無異於向患者暗示從變性手術找出路,這會對患者的癥狀起固化作用,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再說,受術者的社會性別能否真正適應,還有待進一步追蹤觀察。良策是及早預防。要告戒為人父母者,千萬別把對孩子作異性打扮當兒戲。當發現孩子有易性癖傾向時,須及時找心理醫生做心理治療。實踐證明,引導、促進這種人與異性結婚,有利於變態心理的糾正。

生存現狀


2010年2月14日,法國衛生部在官方公報上發布消息表示,“易性癖”在法國不再被認定為精神疾病,法國正式將“易性癖”從精神疾病的名單上剔除。法國是第一個決定將“易性癖”從精神疾病名單上剔除的國家。
法國共有4萬到6萬人為“易性癖”。但“易性癖”者要在法律上得到性別上的認定,仍然需要進行變性手術。而且,在進行手術之前,他們仍必須經過嚴格的醫學和精神病學的評估,條件符合,手術的綠燈才會打開。
像其它許多國家一樣,法國強制規定,“易性癖”人士必須接受變性絕育手術后才能在身份證或者其它官方文件上標註理想性別。
然而,在法國有一半左右的“易性癖”人士不願意接受複雜的變性手術,而只是將自己在服裝和行為方面表現出異性的特點。與法國不同的是,儘管西班牙和英國仍然將“易性癖”定位為精神病,但這兩個國家已經採取了更為寬鬆的立場。在西班牙,“易性癖”人士只需要接受一些激素治療,在身份特徵出現改變之後就會得到官方的新的身份認定。在英國,只要申請人具備醫生的推薦,並承諾此後的餘生將按照選擇的性別來生活就會得到身份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