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條詞條名為James的結果 展開
James
英國樂隊
James是一隻來自英國的另類搖滾樂隊。1982年,成立於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2001年在結束了冬季巡演后,James 正式宣布解散。2008年,宣布重組。
風 格:Adult Alternative Pop/Rock(成人另類流行/搖滾)、 Alternative Pop/Rock(另類流行/搖滾)、 College Rock(學院搖滾)、 Madchester(曼徹斯特音樂)
以下是網友懷念James樂隊的一篇文章:
“You're An Angel
You're A Demon
You're Just A
Human”
——James “Lullaby”
記得還是在五年前的夏天,每天騎著輛破單車來回於家裡與學校之間,穿梭在煙塵滾滾的馬路上,嘴裡哼著的,便是James的“Say Something”,還有“Lullaby”。自然,在那個七月,也少不了老摩的一首“The More You Ignore Me,The Closer I Get”。擁有James的“Laid”和Morrissey的“Vauxhall And I”,在那炎熱煩躁的夏天裡,就像喝下一支冰凍的CORONA,心怡而微醉。
感覺中一直喜歡把James和Smiths以及老摩的東西放在一起聽,大概是因為他們的名字比較相像吧。當然原因還不只這個,James的音樂旅途開始於83年,而在當時他們最重要的一位支持者便是Smiths里的老摩,早年的James,一直背負著“Post-Smith”的稱號,但實際上Smiths也曾翻唱過他們的一首“What's The World”。其實,早時的James決沒有Smiths那般如意,樂隊初出道時原裝吉它手被判入獄,主唱Tim Booth曾身患肝病並染上毒癮,成員要賣掉汽車以維持生計,經理人毅然離去,遭唱片公司雪藏┅┅經歷過重重波折的失意日子后,在九十年代初James突然搖身一變成為策動Madchester熱潮的超級巨星,接著他們意圖走向成熟的Stadium Rock而未獲成功,但是後來通過與Brian Eno的合作而走進“知性派”的行列,沉寂數年後,James轉向Drum 'n' Bass、Brit Hop、Industrial--Disco等跳舞音樂取材,毅然投向折衷主義的道路┅┅如今,說起這些歷史已不知不覺地帶上“想當年”的囗吻。
“你小子別蒙人了!”我的那幫朋友一定會這麼嚷嚷。特別是大立和老粉,兩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們還站在華工圖書館的門前聊到夜深,而帶著我們走進話題的,正是James。“Ring / Ring The Bell / In The Town / ┅┅”我們還一起合唱了他們的“Ring The Bell”。那時我還沒歡慶我的二十歲生日,怎麼現在竟然用上比我那兩位年長的朋友還要古董的語氣在緬懷James呢?再說,James也還沒解散呀。沒錯,James是沒解散,但他們已經過時了。真的,James對大部分樂迷來說-- 不管是新一代的還是舊一代的,已經是支過氣樂隊了。就連我這個“James死硬派樂迷”,也逐漸對他們淡忘了,過去每天必聽的“Laid”,現在在家裡的播放率已下降到每月一次了。James是支流行樂隊,不管他們的音樂是帶著實驗氣味,或是他們的文筆是如此的知性,“偉大的流行樂隊”,這是他們自出道就定下的目標。當一支流行樂隊跟不上潮流的時候,他們便過時了。但流行樂隊帶給我們的,就一定只是流行音樂嗎?想起了SARAH,一家來自Bristol,以製作“完全和高質素的流行曲”為目標的小音樂廠牌。這也是一家極有個性的廠牌,他提出反對廢除黑膠唱片、反對製作B-Side歌曲等口號,並許下不少諾言∶如只製作清新的流行吉它音樂、每張唱片封套上都會以Bristol市風景為背景等等。而他的許多做法,無疑是與當時流行音樂潮流的方向背道而馳。這是種以卵擊石的做法,但他仍一一完成了許下的全部諾言,包括最後也是最令人心痛的一個諾言∶在出版第一百張唱片SARAH 100后,結束了SARAH的生命。今天SARAH已是清新吉它音樂樂迷心目中的聖殿,昔日旗下的The Field Mice、Heavenly┅┅也成為清新流行樂中的經典。
James也許沒有表露出SARAH那種非凡的勇氣與個性,但他們仍具有毫不輕易妥協的音樂態度。重溫他們的每一張唱片,感覺到是這班朋友在每個階段留下的印記,是勇敢,是進取的見證。沒錯,作為流行樂隊的James已經從我的心目中消失,現在留在我身邊的,是如同知心朋友般的James。其實,一支樂隊面對音樂與生活的態度,是與他們所玩的音樂類型沒多大關係的。我不管當年Sex Pistols有如何尖銳的態度,至少,聽著他們重組之後的新唱片,我所能想到的最恰當評價是:”Fuck Off!“。也許,是我們給音樂賦於了過多的意義,試圖以音樂去解開過多的人生之謎。音樂不僅是一種態度,音樂也不僅是一種生活,音樂只是音樂。
“Every Answer Found
Takes Another Question
The Further You Go
The Less You Know
——The Less I Know”
——James “Five-O”
樂隊靈魂人物是 Tim Booth(vocals),一個有著一個受鄙的青春期,被音樂拯救的男孩。樂隊1982年成立於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初始陣容是 Paul Gilbertson(guitar),Jim Glennie(bass)、Gavan Whelan(drums)和Tim Booth(vocals)。在1983年,在 Morrissey 的支持下,樂隊簽約與獨立唱片公司 Factory,並在當年推出首張EP唱片《James》,Morrissey 對 James 的評價是:”the best band in the world“ ,《James》專輯推出后樂隊一直跟隨著 Smith 樂隊,為他們做暖場演出。兩年後 James 推出第2張EP唱片《James II》,但結果同上張《James》一樣:反響平平。
1985年夏天,Larry Gott 取代了 Paul Gilbertson ,James 與 Sire Records 簽約,1986年推出首張專輯《Stutter》。1988年,樂隊推出第二張專輯《Strip Mine》,雖然兩張專輯反響同樣不慍不火,但通過這兩張專輯,樂隊確定了自己標誌式的清脆明亮吉他效果。1988年,James 離開 Sire Records轉簽到獨立唱片公司Rough Trade ,在那裡樂隊自資出版了 Live 專輯《One Man Clapping》,專輯中收錄了早期版本的單曲”Sit Down“ ,讓James開始廣為人知的成功歌曲。
不久后 James 調整了樂隊陣容:David Baynton 取代了 Gavan Whelan,樂隊中並加入了鍵盤手 Mark Hunter,提琴手 Saul Davies 和吹奏手 Andy Diagram。新陣容的 James 錄製了些新歌,這些歌曲後來被 Rough Trade 出售給 Fontana 公司,收有這些歌曲的專輯《Gold Mother》於1990年秋季出版,專輯一經推出就十分受歡迎,僅在英國一地就銷售出超過35萬張,專輯中的單曲“Sit Down”升到了英國榜的第2名,這使得 James 開始廣為人知,成為與 Stone Roses,Happy Monday 等當紅樂隊平起平坐的搖滾明星。
1992年的專輯《Seven》使 James 嘗到了排行榜 No. 1 的位置,《Seven》音樂風格上基本是《Gold Mother》專輯的延續。不久后 Saul Davies 和 Andy Diagram 離開了樂隊,James 開始與對樂隊影響最大的人 —— Brian Eno 的合作。雙方合作的結晶是1993年的專輯《Laid》,這張專輯與樂隊以前的作品大大不同:減少了以前激昂奔放的成分,專輯中的13首作品大多都是靜態之作,充滿了夢幻般縹緲的電子韻味,這正是 Brian Eno 的一貫風格。《Laid》使樂隊成功打入了美國市場,專輯在美國銷量達 60 萬張,要知道那時候整個美國遍地響起的幾乎都是 Grunge 之聲,一支英國樂隊要在美國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是樂評人對 James 的這次轉變褒貶不一,不少樂評認為樂隊放棄了以往憤怒青年似的吶喊而變得虛無縹緲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過 James 聲稱與 Brian Eno 合作非常愉快,並承認從 Brian Eno 那裡學了不少東西。James 與 Brian Eno 合作的下一張專輯是1994年的雙唱片 Live 專輯《Wah Wah》,專輯中充滿了實驗性的東西,同樣的虛無縹緲,專輯中形形色色的歌曲有時讓人難以理解。
1995年,樂隊元老之一的吉他手 Larry Gott 離開 James,Tim Booth 也跑去跟其他人合作錄製個人專輯,那時候種種都跡象表明 James 將走向末路。
好在 James 還是從低谷中走了出來,他們找來新吉他手 Adrian Oxaal,在1997年推出新專輯《Whiplash》,專輯適度的加入一些電子舞曲的成份以迎合潮流,但樂隊引以為豪的流水般的吉他聲和縱情奔放的激情並未消失。《Whiplash》成為一張金唱片,並誕生了一首暢銷單曲”She's a Star“。1998年,James 推出第一張精選專輯《Best Of James》,美中不足的是專輯中未收錄 James 最早在 Sire 旗下推出的兩張專輯的歌曲,相信可能是版權問題吧。《Best Of James》成為 James 第一張獲得雙白金的唱片。
1999年,James 推出專輯《Millionaires》,Brian Eno 再次與樂隊合作,《Millionaires》是對樂隊以前各個時期風格的綜合,他們來到吉他搖滾和電子流行之間的灰色地帶,Brian Eno 的製作使 James 變得更為時髦,豐富多變的音效更將整張專輯點綴的繁花似錦,絢麗多彩。總之,《Millionaires》一張不可多得的佳作。水準不低於 James 以往任何一張專輯,而事實上 James 從未出版過所謂的劣作,他們每張專輯都能保證極高的音樂水準。
2001年,James 推出最新專輯《Please To Met You》。可就在專輯推出后的幾個月後,Tim Booth 發表了一項聲明:他將離開陪伴了自己近二十年的樂隊,時間就在隨後的冬季巡演結束后,這絕對是個非常壞的消息,要知道 Tim Booth 是 James 絕對的核心人物。雖然樂隊剩下的成員對此的反映是他們依然會把 James 繼續下去,但沒有了 Tim Booth 的 James 是無法讓人想象的。
在結束了冬季巡演后,James 正式宣布解散(當然目前樂隊已經重組了)。
2002年唱片公司為樂隊推出名為《Getting Away With It: Live》的雙CD現場專輯和一張名為《Ultra》的 B-Sides 專輯,同時也將樂隊以前的一系列專輯以增加“Bonus Tracks”的形式再版發行,除去商業上的考慮,這也算是對 James 這支優秀樂隊的一次懷念吧。
2008年,James樂隊宣布重組。
Tim Booth(主音)
Larry Gott(吉他)
David Baynton-Power(鼓)
Jim Glennie(貝司)
Mark Hunter(鍵盤)
Saul Davies(小提琴)
Andy Diagram(小號)
專輯
專輯名稱 | 發行時間 |
The Night Before 2010-04-19 | |
Hey Ma 2008-04-07 | |
Whiplash 1997-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