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坡鎮

雲南省南華縣轄鎮

紅土坡鎮位於雲南省南華縣西部,禮舍江上游,位於東101°47′18″—101°54′07″,北緯25°6′27″—25°1′37″之間,東與楚雄市樹苴鄉接壤,南與五頂山鄉隔江相望,西與彌渡縣德苴鄉毗鄰,北與一街鄉、羅武庄鄉相連,全鎮國土面積168.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為東部燒香寺梁子(2861米),最低點為起岔垮村委會的楊家窩鋪(1066米)。鎮政府所在地馬街子海拔1654米,距南華縣城115公里。

歷史沿革


1984年4月撤公社設區,成立紅土坡區公所;1988年1月撤區建鄉,成立紅土坡鄉政府;2001年12月3日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紅土坡鎮,2002年1月28日正式掛牌。

人口民族


人口

紅土坡新貌
紅土坡新貌
根據“新農村建設信息網”資料,全鎮轄10個村委會,總人口3301戶,13836人,其中:農業人口13357人,非農業人口479人,民族主要以漢族、彝族、回族為主,人口分布呈民族大雜居、小聚居於禮舍江兩岸山坡的格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全鎮少數民族人口2683人,佔總人口的19.30%。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依黑么、起岔垮、法郎、大德郎、簪花5個村委會。
截至2020年末, 全鎮常住人口為10060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紅土坡鎮
紅土坡鎮
紅土坡鎮地形北寬、南窄,呈倒三角形。地勢東高西低,最高點燒香寺山頂,海拔2861.18米,為南華縣之最;最低點是起岔垮村委會楊家窩鋪,海拔1066米,相對高差1795.18米。山脈屬龍潭山脈支系,主要山峰有龍潭山、打卦山、燒香寺山。全鎮氣候屬立體氣候,可分為炎熱河谷、溫暖半山、冷涼、高寒4類地區。禮舍江繞境而過,江砂、水資源豐富。

自然資源


根據“新農村建設信息網”資料,全鎮有耕地14789畝,其中:水田1728畝,旱地13061畝。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咪拉山、大德郎、簪花、龍潭山、法郎5個村委會產白煤,年產6萬噸左右,產品銷往州內外;鎮內螢石、鉛鋅礦、石灰岩儲量豐富;同時動植物資源豐富,獐、猴、羚、麂子、野豬、花雞等全鎮都有分佈;植物資源主要有青松、杉松、華山松、紅豆杉、栗木等。

經濟


紅土坡鎮
紅土坡鎮
2007年,紅土坡鎮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思想,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重點、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圍繞“自我加壓,敢於突破”的南華精神,加快和諧社會建設步伐,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從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入手,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5418.76萬元,比2006年增483.24萬元,增長12.2%;烤煙種植5500畝,總產量98.972萬公斤,總產值1225.2萬元;糧食種植面積21199畝,糧食總產量642.1萬公斤;畜牧業總產值1398.6萬元,其中:大生畜存欄8024頭(匹),出欄1755頭(匹);豬存欄13701頭,出欄11848頭,商市收售9025頭,自食5485頭;山綿羊存欄1560隻,出欄1202隻,出售1034隻;各種家禽存欄61461隻,出欄123620隻。地方財政總收入706.99萬元,比2006年增299.42萬元,增長73.46%。

農村市場

紅土坡鎮擁有小集鎮兩處,分別是紅土坡和大德郎兩個集鎮。紅土坡集鎮趕集日是每月的3號、8號、13號、18號、23號和28號,大德郎趕集日是每月的6號、16號、26號。極大的繁榮了全鎮的市場,為全鎮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帶動作用。

特色產業

根據“新農村建設信息網”資料,該鎮是一個由高寒、冷涼、溫暖半山和炎熱河谷多種氣候組成的山區鄉鎮,加快鄉鎮區域經濟發展是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和建設和諧農村的全局工程。為此,鎮黨委、政府深化鎮情認識,結合全鎮的自然環境、經濟基礎、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提出了以擴大經濟規模、增加財政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以工業經濟發展為龍頭,以中心集鎮建設為載體,以農業產業化和大力推動第三產業發展為抓手,構築三個特色經濟帶的總體思路。高海拔地帶以中草藥種植為主,在品種、規模上不斷調整,推進了中藥材產業的健康發展,完成種植面積1200畝。認真總結經驗,以承包、轉讓的形式轉換林產品經營管理機制,對林產品和林下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以野生菌和華山松籽為主的保護面積不斷擴大,同時加大煤礦、瑩石礦、鉛鋅礦等礦產資源的開發整合力度,促進工業經濟發展;中海拔地區以核桃、烤煙為重點的產業帶,以核桃為主的乾果產業初具規模,效益逐年增長,面積逐年擴大,達1.6萬畝;低熱河谷地區以發展柑桔、香蕉、冬早蔬菜、小桐籽等亞熱帶作物為主,900多畝柑桔已進入盛果期,冬早蔬菜種植常年保持在900畝。同時加大江砂和優質石材資源的開發,推動工業和服務業發展。

社會


基礎設施

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項目建設,提高對項目帶動作用的認識,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夯實發展基礎,2007年後通過全鎮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多方爭取、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增加投入,積極做好項目篩選、儲備、上報工作,多方協調,爭取上級的資金扶持,發動群眾大幹基礎設施建設,該鎮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增強了經濟發展後勁。一是羅納里小麥地、法郎羅家、依黑么團山、大德郎白石口四個整村推進項目工程圓滿完成並順利通過驗收,完成總投資106.54萬元,其中國家補助60萬元,完成“十一五”整村推進項目規劃,完成扯郎插花搬遷工程,搬遷農戶6戶,國家補助5.1萬元;二是圓滿完成基本煙田建設工程,實施水窖工程3件,新建20立方米小水窖717個,煙田建設面積1434.9畝,總投資263.82萬元,其中:上級補助150.5萬元,群眾投資79.77萬元,已通過縣級的驗收;三是總投資150萬元(其中國家補助122萬元)的河田復墾工程,保護新增農田312畝;四是大旭宇、大德郎兩村委會基層政權建設,總投資34萬元,已竣工並投入使用;五是投資80萬元的羊槽山至法郎公路改造工程順利完成並通過驗收;六是投資38萬元的鎮中心街道改造工程已竣工驗收投入使用;七是共修通進村公路8條,公路里程增加54公里,羅紅公路全面完成了彈石路面硬化,大大改善了交通條件。通達工程1條,20公里投資200多萬元,已竣工投入使用。

基層組織

紅土坡黨委
紅土坡黨委
根據“新農村建設信息網”資料,紅土坡鎮委員會有黨委委員8人,鎮黨委轄黨支部17個,黨小組59個,共有黨員595名,其中,少數民族黨員145名,女黨員72名,農村黨員502名。2007年發展黨員19名,其中,少數民族黨員6名,女黨員2名,農村黨員12名。
紅土坡鎮黨委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黨委始終堅持從紅土坡鎮的實際出發,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鎮第二次黨代會和“十五”計劃確定的奮鬥目標。
在組織建設上: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群團組織及配套組織建設,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
在工作目標上:以群眾性、公益性、社會性工作為抓手,以共同目標、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為紐帶,以為居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工作內容上:傳社會主義思想,開展文明活動,繁榮民族文化,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健全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在工作隊伍建設上: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選好配強村委會領導班子,培養一大批政治素質好、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經濟知識的村委會幹部隊伍,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生機和活力。

教育

紅土坡鎮黨委、政府圍繞“科技興鎮,教育先行”的思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組織實施“兩基”攻堅及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現代遠程教育和校舍維修改造工程,提高“普九”水平及義務教育普及率,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完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根本性提高。圍繞“科教興鎮”的教育發展思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兩基”教育成果得到鞏固。
2007年,全鎮有文化站2個,圖書室13個;有中學1所,有教學班12個,在校學生550人,招生195人,畢業172人,有教職工41人(含代課教師及後勤小工共10人);有小學21所,在校學生1515人,教職工101人(含代課教師及後勤小工共38人);幼兒園一所;在園兒童58人,教職工4人。鎮黨校全年舉辦各類培訓班10期,參培人數達2300人;鎮內建有移動通信基站2個、聯通通信基站1個,全鎮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為100%和100%。

衛生醫療

紅土坡鎮
紅土坡鎮
該鎮深入開展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和婦幼保健,加大農村衛生“三項建設”力度,鞏固提高鄉村一體化辦醫成果,健全和完善農村三級衛生防疫保健網路,加強艾滋病、傳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健康水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實施,根據“新農村建設信息網”資料,全鎮農民參合12988人,收取農村合作醫療金25.935萬元,參合率達98.2%,有效化解了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2007年,全鎮有衛生院1所,有醫務人員21人,其中,初職20人,中職1人。有病床28張,住院465人,出院465人;全年診治門診病人18957人次;實現醫療總收入79萬元;有村級衛生室10個,醫務人員17人,該鎮的醫療衛生事業步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