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效應
優先效應
優先效應(Superiority Effect) ,也稱首因效應,指的是在信息呈現順序中,首先呈現的信息比後來呈現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權重。
首因效應,也稱為第一印象效應,或先入為主效應。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首因,是指首次認知客體而在腦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信息,也會認為後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於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後面的信息,即使後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
首先對這個領域進行研究的是阿希(S.Asch,1946)。這個迄今為止仍然被認為是印象形成的經典實驗是這樣的:他用了一個簡單的程序,他讓被試看有六個形容詞的表。這六個形容詞描寫了一個假想的人。每個形容詞都描寫了這個人的穩定的內在特質。給一半被試的形容詞按這樣一個順序:(1)聰明的;(2)勤奮的;(3)衝動的;(4)愛批評的;(5)頑固的;(6)嫉妒的。給另一半被試的形容詞順序恰恰與前面相反;(1)嫉妒的;(2)頑固的;(3)愛批評的;(4)衝動的;(5)勤奮的;(6)聰明的。我們可以看這些形容詞排列順序從積極的描述到消極的描述或相反,這種排列順序對形成印象有差別嗎?實驗結果表明確實有差別。閱讀從“聰明的”到“嫉妒的”順序的被試,與閱讀從“嫉妒的”到“聰明的”順序的被試相比,前者對這個假想的人評價得更善交際,更幽默和心情更愉快。
有許多研究證實了阿希的實驗結果。例如,瓊斯(E.E.jones)等人在1968年所做的實驗中,讓被試觀察兩個人完成類似於大學能力測驗的任務。在一個條件下,主試故意使得行動者在開頭幾個項目上完成得很成功,然後作業成績持續下降。在另一個條件下,使得行動者在開頭幾個項目上完成得很糟糕,但後來作業成績穩定上升。在這兩個條件下,行動者都答對了30個測試項目中的15個。
在觀察了行動者的作業成績后,主試要求被試評定行動者的智力並且預測他們將在以後的30個測試項目的作業成績。儘管在這兩個條件下,行動者的作業成績是相同的,但是,被試對開頭完成得很好後來成績下降的行動者,評價為更聰明。他們也預測前者在下一階段會做得比後者更好。顯然,被試對於行動者開頭良好的作業成績賦予了更大的權重。
這些實驗證明,印象形成中的優先效應是存在的。所以,在對人的知覺中,留給人們的第一個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它會影響人們以後對這個人行為的解釋和對人穩定內在特質的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