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龍城街道的結果 展開

龍城街道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轄街道

龍城街道(簡稱龍崗街、另稱龍崗鎮),隸屬廣東省深圳龍崗區,龍城街道2004年1月2日正式掛牌成立,位於深圳市龍崗區中心城,西與東莞相連,北與惠州接壤,南接橫崗街道,東與坪地龍崗街道毗鄰,是深圳東部規劃發展的中心區域,是龍崗區委、區政府所在地。

龍城街道是龍崗區的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是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會場、運動員村、媒體中心所在地,擁有深圳市六個“城市新客廳”之一的大運新城。轄區有各類公園37個、面積574.94公頃,其中市政公園7個、社區公園22個、街心公園8個。轄區綠化總面積11.423平方公里,林地面積4.183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總面積約7.24平方公里,綠地覆蓋率36.5%。2017年,龍城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6.14億元,同比增長5.7%。

轄區面積34.0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1.23平方公里,占轄區總面積91.69%。截至2019年8月,龍城街道轄區人口約55.49萬人。截至2019年10月,龍城街道下轄15個社區。

區劃代碼:440307015,代碼前6位:440307,長途區號:0755,郵政編碼:518000,車牌號碼:粵B。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龍城街道曾先後是越國、吳國、楚國的屬地。經吳國的拓展開發,龍崗一帶人口漸多,日趨興旺。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寶安縣建立,龍崗在其內。
東晉、南北朝和五代、兩宋時期,北方中原一帶的人民因避戰禍而遷居嶺南,加快了這裡的開發。今龍崗一帶的客家人,多為當時北方移民的後裔。
清朝初期,龍城街道屬新安縣。
民國時期,龍城街道屬惠陽縣。
新中國成立初期,龍崗鄉先後屬惠陽縣第二區、第三區。
1957年12月,撤區並鄉,第三區各小鄉合併為龍崗、橫崗二鄉。
1958年10月,龍崗鄉與橫崗鄉合併成立龍崗公社。同年11月,龍崗公社改屬寶安縣。
1983年7月,龍崗公社改稱龍崗區。
1986年10月,撤區建龍崗鎮。
1993年1月,寶安撤縣分設寶安、龍崗二區,龍崗鎮隸屬龍崗區。
2003年11月26日,龍崗區撤銷龍崗鎮改設龍城、龍崗兩個街道辦事處。
龍城街道辦事處2004年1月2日正式掛牌成立,位於深圳市龍崗區中心城,西與東莞相連,北與惠州接壤,南接橫崗街道,東與坪地、龍崗街道毗鄰,是深圳東部規劃發展的中心區域,是龍崗區委、區政府所在地,也是深圳東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城街道,位於龍崗區中心城,東與龍崗、寶龍街道毗鄰,西與東莞市鳳崗鎮接壤,南連橫崗、園山街道,北與龍崗街道相通,轄區面積34.0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1.23平方公里,占轄區總面積91.69%。

氣候

龍城街道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夏季盛行東南風,每年有1~2次颱風經過。年均氣溫22℃,最高氣溫36.6℃,最低氣溫1.4℃。年均相對濕度80%,年均降水量1933毫米,無霜期長達335天。氣候溫和,四季常綠。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龍城街道下轄15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深圳市龍崗區龍城沙園路98號。
龍城街道下轄社區
愛聯社區回龍埔社區尚景社區愉園社區盛平社區
黃閣坑社區龍紅格社區碧湖社區紫薇社區新亞洲社區
順景社區西埔社區崗貝社區新聯社區嶂背社區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8月,龍城街道轄區人口約55.49萬人。

政治


1.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轄區內的地區性、社會性、公益性、群眾性工作,統攬轄區內的城市管理、社區建設、社會事務、精神文明建設、環境綜合治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社會管理工作。
2.在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和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領導指揮街道行政執法隊開展綜合執法活動。
3.統籌組織和監督檢查公安、工商、稅務國土規劃、社保等市、區政府職能部門在街道的派出機構以及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在街道開展的管理、服務和行政執法工作。
4.制定實施轄區公共服務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資源,滿足社區居民的文化、教育、體育、衛生、法律等公共服務需求。
5.落實轄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旅遊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執行招商項目評估和退出機制,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加強市場秩序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6.協助、配合做好市、區政府投資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市政設施建設工作。
7.組織領導社區工作站開展工作,指導和支持社區居委會依法開展居民自治活動。

發展前景

龍城自然條件優越、城市環境優美,轄區內有世界最高水平的自行車賽場,全國首推面向廣大市民的公眾高爾夫球場,華南地區第一大文化廣場──龍城廣場、深圳市最大的清林徑森林生態公園。城區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機荷、深汕、惠鹽、水官四條高速公路跨區而過,使龍城至深圳市區和深圳機場都僅須20分鐘左右車程,正在投入建設的深圳市地鐵三號線也將會給龍城帶來更加便捷的交通。城內各種基礎設施完備,金融機構集群,全國百強企業華潤萬佳、天虹商場、歲寶百貨等大型商場相繼落戶,轄區內已建成或正在開發的現代化住宅小區近二十個。龍城已發展成為龍崗區集商貿、高新科技、旅遊觀光和外向型工業為一體的新興的現代化中心城。隨著2011年第26屆大學生運動會花落深圳,大運新城落戶龍城這一歷史機遇的來臨,龍城更將順勢而上,建設更加宜人的現代服務中心城區。

經濟


綜述

2006年,街道綜合經濟實力穩步增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6億元,同比增長17.5%;屬地稅收45458萬元,同比增長31.61%;財政總收入18512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68%。消費市場供銷兩旺,全年轄區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5.7億元,同比增長28.5%。房地產銷售依然旺盛,1-11月份轄區商品房銷售套數3068套,面積為35.5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達24.31億元。
2017年,龍城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6.14億元,同比增長5.7%。

第一產業

1993年,龍崗鎮積極發展創匯農業,逐步形成以蔬菜、水果、水產、畜禽、花卉五大產品生產為主的外向型創匯農業新格局。

第二產業

2017年,龍城街道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36.25億元,同比增長7.7%。

第三產業

2017年,龍城街道第三產業增加值319.88億元,同比增長5.5%。

文化


綜述

龍城街道客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共計16處文物,有800多年歷史的宋代鹽官陳康適墓。陳康適也是目前龍崗見於歷史記載的歷史人物。另有西埔新居、松元角老圍、松子嶺老圍、上角環排屋等圍屋,有昇齊樓等5處炮樓院和南嶽公祠。

龍城舞麒麟

龍城舞麒麟活動出現在民國末年,每逢新春佳節及其他喜慶日子,人們都喜歡舞麒麟以示慶賀,祈求平安大吉,國泰民安。每年年初二(當地客家人俗稱開年)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舞麒麟活動的高潮,各村及各家各戶都會請麒麟隊來拜年。麒麟拜完祠堂和“家門”后,進行舞麒麟和武術表演,又謂之“打麒麟”。龍城“打麒麟”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舞麒麟表演為主,第二部分則以武術表演為主。舞麒麟融舞蹈、音樂、武術於一體。
龍城舞麒麟
龍城舞麒麟

方言

龍城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是客家方言。

文物古迹

西埔新居
西埔新居始建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佔地面積6735平方米,是區級保護文物,有著厚重的客家文化底蘊。西埔新居的起源要從一個家族的遷徙與興盛說起。據記載,西埔新村李氏宗族的祖輩約200年前從廣東五華一帶遷徙到龍崗老西村,約180年前又從老西村遷至西埔新村,客家人從此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遷至西埔新村之初,李氏宗親便在西埔新村建起了李氏宗祠,並以其為中心,規劃好圍屋格局,族人們陸陸續續建立起99間房屋,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正式修建外牆,形成方形圍屋。西埔新居由此正式誕生。
官新合圍屋
官新合圍屋位於龍城街道盛平社區官新合村33號,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完成於清道光年間。由內外兩圍環套而成,朝向正南,通面闊90米,進深77米,月池寬80餘米,最大垂直距離約32米,禾坪寬12米,建築佔地面積約5202平方米。圍屋中心是官氏公共場所,俗稱“三廳房”,保存基本完整;內圍部分房屋倒塌,內、外圍四角均建角樓,均由三合土夯築而成,角樓平面呈長方形,高三層。官新合圍屋布局嚴整,整體上保留了客家民居簡潔和淳厚樸實的建築風格,龍崗區政府於2012年將其列入為龍崗區不可動文物。
昇齊樓
昇齊樓位於龍城街道盛平社區官新合居民小組32號。5層多的炮樓牆體灰黑,四面開窗,連接的還有兩排橫屋,兩門額上書"如日東升""門觀大道"。該建築建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佔地面積約為674平方米,是官新合居民小組原居民、印尼華僑富商官淑佳出資所建。抗戰期間,該古建築曾是東江縱隊抗日據點之一。深圳古迹保護協會將在此落戶,同時在該處建起古建築藝術構件博物館。

交通


截至2019年8月,龍城街道有市政道路228條,總里程175公里,其中高速路5條(深汕、機荷、博深、水官、惠鹽),快速路1條(北通道)。廈深高鐵穿越龍城南部,地鐵3號線(龍崗線)由西向東穿越整個轄區。東部過境高速、外環高速及地鐵14號、16號線正在建設。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8月,龍城街道有中小學校26所,其中公辦學校19所、民辦學校7所,在校學生約5.27萬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已落戶大運新城片區,國際大學園已初具規模。

文體事業

截至2019年8月,龍城街道聚集了大運中心、龍崗區體育中心、龍崗區文化中心、紅立方等各類文體設施。

旅遊


大運中心

深圳大運中心是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主場館,佔地13.7平方公里,是深圳重要的城市地標。大運中心包括主體育場、主體育館、游泳館、大運湖以及全民健身廣場、體育綜合服務區等體育設施,設有音樂噴泉和大型水上音樂舞台。“一場兩館”呈三角形分佈,中間由水面相連,頗似三塊水晶巨石,與周圍的山體、綠地配合,形成了獨特的“山水石”結構。大運中心可舉辦國際級的賽事及超大型的演藝活動,是集高端賽事、文化演藝、國際會展、文化體育、旅遊休閑於一體的城市複合功能區。
大運中心
大運中心

龍城廣場

龍城廣場是龍崗區中心市政廣場,是龍崗跨世紀城市建設的標誌性建築。龍城廣場分成市政廣場、音樂廣場、龍之根雕塑廣場及若干專業小廣場及休閑綠地,每個廣場都有主題內容和不同空間環境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綜合廣場群體,融集會、文化、娛樂、休憩等多種功能於一體。位於廣場東側的龍崗文化中心,佔地近5萬平方米,中心內大劇院、音樂廳、展覽廳、圖書館、文化館、書城、影城、文體廣場等一應俱全,是龍崗文化地標。
龍城廣場
龍城廣場

紅立方

龍崗區“紅立方”包括公共藝術館、青少年宮、科技館和深圳書城龍崗城,佔地2.5萬多平方米。建成后的“紅立方”將與龍城廣場及周邊區域約一半的地下空間互聯互通,是深圳“東進戰略”中提升文化、教育、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和地標性建築。紅立方以公共教育為主線,融合科技、文藝、城市內涵等創新因素,集文化引領、文化融合、旅遊休閑為一體的公共文化場館群。
龍城街道
龍城街道

獲得榮譽


年終全區治安評估在全區13個街道中排名第一,精神文明建設也喜獲殊榮,成為06年度“市先進集體”,順利通過了“國家衛生城市”複查、“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複查,榮膺“出租屋和暫住人口管理工作先進街道”、“市基層勞資關係協調工作先進單位”和司法所“市一級所”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