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牆

明朝時期防禦城牆

徠近世所見的濟南府古城牆,始建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后經明代五次大規模修建,才有了高廣雄偉、蔚為壯觀的濟南府城牆。民國時期雖有破壞,但城牆大體還是保存較好的。1950年2月28日,當時的濟南市人民政府下令拆除老城牆,自此揭開了大規模拆除城牆的序幕。

歷史沿革


歷朝歷代的濟南城牆
濟南城牆俯瞰
濟南城牆俯瞰
濟南府城成型於宋代,最初是夯築的土城,洪武初年在土城外瓮以磚石,改造為磚城。濟南明代城牆周6160米、高10.7米、闊16.7米,西門、南門、東門外還築有瓮城,城關建有城樓4座、箭樓3座,城牆上築有角樓、敵台、鋪舍等防禦設施,垛口3350個,下部青方條石壘砌,地面上約2.5米,上部青磚砌築,每塊磚重10—15公斤。可謂固若金湯。濟南明代府城最初只有四個城門,西門稱濼源門、南門為歷山門(又名舜田門)、東門稱齊川門、北門為匯波門(又稱會波門)。清光緒年間,城禁鬆弛,再開四個便門,分別是北門以東的艮吉門、東門以南的巽利門(俗稱新東門)、南門以西的坤順門和西門以北的乾健門,四門均沒有城樓。向外凸出的是敵台,向內凸出的是旗台和鋪舍。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濟南城牆也不是一朝一夕定型的,歷代多有修建。萬曆二十年,巡撫宋應昌重修;天啟五年,巡撫呂純如重修;崇禎七年,巡撫朱大典重修;崇禎十二年,濟南城陷,城垛盡毀,清代后重修增高了1米。近六百年間,府城牆歷經燕王攻城、清軍陷城、五三慘案、濟南戰役等數次重大戰事。1931年,將城牆闢為環城馬路,汽車和人力車可沿斜坡登上城頭,繞城一周。當時還特意改裝了一輛客運汽車作為公交車,在城牆上運行,“旅遊車空中運客猶如騰雲駕霧”。

現代濟南城牆的消失


雖徠然濟南的老城牆和老城門在1928年“五三慘案”和1948年濟南戰役中飽受戰火,但濟南的大部分城牆和城門卻得以留存。解放后,為了穩定社會和城建需要,濟南市政府於1950年下令拆除原先的城牆和圩子牆,建起了環城路。建國初期,濟南百廢待興。因當時城內失業人員眾多,拆除城牆工程採取了以工代賑的辦法,動員大批失業人員參加。城牆拆除工作由北城工程處統一安排,先拆的是城牆的石頭和磚,很多濟南市民都曾參加過星期天拆除城牆的義務勞動。城牆裡的土則是被逐漸用光的,家住城牆附近的群眾也收集城牆上的泥土,把泥土混入煤中一起燒火。

現存的城牆


拆下的舊磚石,也沒有浪費,而是利用它們修建了大明湖的湖岸,鋪砌了人民商場道路和其他市政工程。城牆拆除工作持續了十多年,到1966年拆除南面、東面城根,修建了黑虎泉西路和黑虎泉北路,僅留下老城東南角(原城角樓)一部分,作為“解放閣”基座,重加修砌,於1986年10月正式建成解放閣。有一段在歷下區西城根街中段路西,城牆長約50米,露出地面部分高約5.5米,整個牆體均由大青磚和石條砌築而成梯形,城牆底部為條石,上面高約3米的牆體由大青磚砌築,並用白灰勾縫。在老城牆的北段,還有一個青磚砌築的城垛。古代濟南城在很長時間是板築的土城,直至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才大規模將土城內外均以磚石砌築,因此專家斷定城牆為明代修建。濟南老城的北門是個水門,大名“匯波門”,習稱“北水門”,這是濟南老城四門中還“健在”的城門,大明湖湖水先通過匯波樓下的涵洞排入護城河,這個涵洞就是北水門。記者沿著大明湖公園內的湖邊小路走,路邊標牌有指示“北門”的,但它指示的大明湖公園的北門——“北渚門”,並非濟南老城的“北水門”。由於“北渚門”是仿古修建,不僅遊客很容易把此門誤認為濟南老城的北門,就連在這裡檢票的一位女服務員,針對記者“這裡是濟南老城的北門嗎”的提問也一頭霧水,回答不上來。但記者問她“北水門”的位置時,她卻知道在哪裡,並指引給記者。這說明,她是搞不清濟南老城北門和北水門的關係。因為北水門在城牆之下,是貫通大明湖和護城河的水道,並不是讓人直接通行的道路,很多人不了解情況,不把它當成城門也就不奇怪了。記者稍後來到北水門外護城河邊,由此看到,北水門保存比較完好,門口水有門閘,可調控大明湖出水量,還有小船停泊在門洞下,水門仍可使用。門洞上方匾額上有“北水門”三字。據了解,北水門上的匯波樓在解放前夕毀壞,在1981年依原樣重建。
濟南城牆
濟南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