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之四海而皆準

放之四海而皆準

放之四海而皆準,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讀作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出自《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准,推而放諸西海而准,推而放諸南海而准,推而放諸北海而准。”

用來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准:準確。

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指普遍性的真理。

釋義


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准:準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出處


《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准,推而放諸西海而准,推而放諸南海而准,推而放諸北海而准。”

典故


原謂孝道應為天下共同遵循的道德規範,用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作為準則,后則泛指真理適用於所有環境。曾子認為,孝直立而塞滿天地,橫放橫溢四海,前後沒有時間限制,東、西、南、北,所有地區,都應以它為準則。正如《詩經》所說,東西南北,沒有不信服的。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放諸四海而皆準

用法搭配


例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基本原理。

英文翻譯


be everywhere(universally) applic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