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興文村的結果 展開
興文村
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羊岑鄉興文村
興文村隸屬劍川縣羊岑鄉,地處羊岑鄉政府所在地,距鄉政府所在地0.50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彈石 路,交通方便,距縣城26公里。東鄰甸南鎮,南鄰新松村,西鄰六聯村,北鄰石登。全村國土面積21.77平方公里,海拔2,340.00米,年平均氣溫11.70℃,年降水量 842.40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包穀等農作物。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興文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轄3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30戶,有人口1887人,其中農業人口 1828人,勞動力139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01人。
全村耕地面積2,188.00畝,人均耕地1.16畝,林地262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387.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88.00 畝(其中:水田2021.00畝,旱地 167.00畝),人均耕地 1.16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6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52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林果;水面面積 2,000.00畝,其中養殖面積210.00 畝;草地510.00畝;荒山荒地 1,560.00畝,其他面積 200.00畝。有砂石等資源。
興文街路
該村到鄉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0.5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4輛,拖拉機8輛,摩托車38輛,農用運輸車6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20.00畝,有效灌溉率為3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2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8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6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興文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05.9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7.19萬元,佔總收入的23.16%;畜牧業收入 102.42萬元,佔總收入的20.2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300頭,肉牛100頭,肉羊500頭);林業收入19.67萬元,佔總收入的3.89%;第二、三產業收入243.39萬元,佔總收入的48.1%;工資性收入56.08元,佔總收入的15%。農民人均純收入202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4人(占勞動力的7.1%),在省內務工51人,到省外務工33人。
興文村的特色產業是松茸、芸豆,計劃擴大烤煙和中藥材種植面積。
興文村現有農戶504戶,共鄉村人口1995人,其中男性1085人,女性910人。其中農業人口1913人,勞動力 1183人。該村白族為主,藏族15人。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84人,參合率94.44%;享受低保210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4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 .02 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2 個。
興文村建有小學2所,校舍建築面積 65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5人,在校學生338人,距離鄉中學0.4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8人,其中小學生192人,中學生146人。
全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興文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30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2,188.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會議等方式公開。
興文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人,少數民族黨員62人,其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30 人。
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6人。
方壺山景觀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5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農田水利作業中水源豐富,但溝渠配套建設沒有完善,影響農田用水節令,造成糧食產量無法提高。 2、林地面積的利用中,我們現有的林地大部分是低產林地,我們沒有經濟實體,無法實施林產品的引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大力發展烤煙生產,擴大烤煙種植面積,常規農田種植在現有的基礎上引進優良品種,改變農產品品種結構。2、林地面積上強化思路,帶領全體村民 發展適合本地種植的核桃、花椒、板栗和中草藥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