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豪

篆刻書畫家

李志豪,男,1958年生。上海水風堂印社兼任社長。自幼天賦聰明,喜愛翰墨,在黃浦區少年宮受過陸儼少等名家指點。中學書法作品在市一級美術館展出。18歲在楊浦區五七幹校訓練后,畢業於上海楊浦教師進修學校古典文學班。經人引薦拜滬上名家胡問遂,胡考父子為入室弟子,追隨先生三十五年。書風在傳統上紮下了深深的根基。篆刻曾求教海上名家方去疾先生。山水畫曾求教於王克文,陸一飛,張大偉等先生。

簡介


李志豪,男,1958年生。上海水風堂印社兼任社長。自幼天賦聰明,喜愛翰墨,在黃浦區少年宮受過陸儼少等名家指點。中學書法作品在市一級美術館展出。18歲在楊浦區五七幹校訓練后,畢業於上海楊浦教師進修學校古典文學班。曾任楊浦區收藏品市場任職兼任上海各娛樂場所舞廳薩克管手(四級)。經人引薦拜滬上名家胡問遂,胡考父子為入室弟子,追隨先生三十五年。書風在傳統上紮下了深深的根基。篆刻曾求教海上名家方去疾先生。山水畫曾求教於王克文,陸一飛,張大偉等先生。三十幾年,在漢與唐草的精華里吸收養料,書風漸形成自己的大家風範。
李志豪:任上海青年書法協會會員,內蒙古書畫院士,海內外書畫 聯誼會會員,中國神邀書畫協會理事等。從1980年開始參加全國大型書展,得金獎、銀獎、佳作獎、優秀獎三十多次,1994年作品赴日本秋田市展出,作品年年有新的拓展,作品曾被博物館與單位所收藏。
朱明與李志豪合影
朱明與李志豪合影

著錄


作品曾編入《世界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廿世紀書畫精品集》、《世界書法家大辭典》、《歷代吉祥書畫作品集》等雜誌與專集。除擅長書畫外,還擅長篆刻與西洋繪畫。篆刻以天發神織碑與漢禮器碑筆取法用西泠浙派法入印,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印風,受到上海客戶的青睞。繪畫用陳墨法,參王叔明法,寫古竹與芭蕉獨具天趣,墨中見筆,筆中見精神,人縫中年創作了大量的墨竹與山水作品。書法篆刻與繪畫有著綜合性的藝術。
近年來,先生聞雞起舞旁涉西洋音律,在薩克斯風德線條演奏上與書畫線條相結合,形成自己藝術家的大家個性,為藝術的個性與成熟打下了紮實的功底。1999年在虹口名人街開創水風堂印社兼任社長,風雨洗禮十餘年金石書畫在實踐中成熟,水風堂印社逐年壯大、書畫印作品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與收藏。

著作


《李志豪篆刻書畫集》。

作品欣賞


作品(略)。

評論


海上書法篆刻藝術家李志豪先生是我多年好友,今日聞其要出篆刻作品集,我為之由衷高興,因此舉益處甚多。首先,能通過集子向世人展示他幾十年學習之成績,亦可稱作彙報;其次,能引來同道中人士的珠璣良言,對開拓思路大有好處;再之,亦可作為篆刻藝術愛好者的讀本,起到啟迪他人之作用。基於以上諸多原因,本人不惜以膚淺之筆墨為集子作此小文,以為恭賀也。
縱觀我國篆刻史,印章一脈始於邃古而盛於秦漢。明初之後,石印風行,印章上內容多由篆刻家自寫自刻,從而體現本人藝術上的意境,趣味無窮。及清中至清末以後,篆刻藝術除了循明清先賢之遺韻外,篆刻者更摻入了自己想象,從而體現個性,出現了如趙之謙、丁敬吳昌碩齊白石等頗具代表性的大家。這些大師們作品的遺存,成了志豪先生冶印的最佳範本,他再無垠的藝海中搏擊暢遊,尋找自己該去的彼岸。
志豪先生早年曾師從我國著名書法家胡問遂、胡考父子二十餘年,深得老師親炙,終日遍臨名帖、奏刀不息,對書法篆刻之愛好幾近痴迷,同道中人對此欽佩不已。他經常應藝友之邀為金石之作,替他人作嫁衣。觀志豪先生之印作,有力能扛鼎之舉,亦有輕撥琴弦之雅;印面布局工整且不失靈動;線條挺進流暢,用刀如筆、信刀直衝,其氣勢如一江春水直瀉而下,洪不可收。如為我國著名戰鬥英雄韓德彩將軍所作“叱詫蒼穹”、“菇古涵今”,為著名雕塑家、國畫家曹鳳池先生所作“樂君子”、“清溪牛韻”、以及“金石大壽”、“歡樂康年”等,均可稱上佳之力作。他還經常應邀為大專院校德師生們授課、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收到各界之好評、
多年來,志豪先生在藝苑中辛勤努力耕耘采綴,學風嚴謹。對作品精益求精,常表示自己的作品還不夠理想,總想將其表現得更近完美。我認為勤奮加之謙虛就等於成功之道,所謂“天道酬勤”即為此意;我還認為用不了多久志豪先生即會到達他追求得境界,這也應了“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之哲理。我借用以上之名句與志豪先生共勉之。是為序。
(作者為:錢君匋藝術研究館研究員劉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