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藝術

篆刻藝術

篆刻藝術,乃於金屬、象牙、犀角、玉、石等質材之上雕刻以篆體文字之藝術。因以製作印章為主,又稱印章藝術。

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形成了一以貫之、厚重的悠久傳統。其融萬千氣象於方寸之間,向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鍾愛,或自篆自用,或饋贈文友,鈐記落款,觀賞把玩,可從中獲得無盡的審美愉悅和藝術享受。

介紹


所謂“篆刻藝術”,不是簡單地用“篆書”這一載體去刻印就是篆刻藝術。曆數歷史上有建樹的篆刻家,他們首先是有風格、有個性的篆書家,亦即“以我書入我印”,如:鄧石如、吳攘之、趙之謙、黃士凌、吳昌碩齊白石劉一聞等。
清代皇帝二十五寶(皇帝奉天之寶)
清代皇帝二十五寶(皇帝奉天之寶)
傳統的篆刻藝術,它的標準是:只有在形成了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書藝術以後,才可以催生出有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刻工藝美術作品。篆刻,就是以刀代筆,在印材上按照已經寫好的書法,或畫好的圖像,進行刻刀刻寫。它是中國一門獨特的傳統藝術,具有實用與欣賞的雙重價值。篆刻最常用的字體是篆字。此外,還有隸書、楷書、行書等。篆刻工藝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屬、獸角、象牙、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石料。
中國的篆刻藝術之所以豐富多彩、流派紛呈,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體美在起作用。由於千百年來的演變和發展,中國文字的書體複雜多變,具有豐富的藝術性。從體式來看,分為真、草、隸、篆;從藝術來看,各種體式又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正因為中國文字具有這些特點,才使得篆刻這門以文字書寫形式為表現內容的傳統藝術,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採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漢篆(即繆篆)為主。宋元之後,用字範圍漸有拓寬,隸書、楷書,甚至行楷等,有時也被引人印章。即以篆書入印而言,流派印章興起之後,所取範圍也日趨廣泛。諸如甲骨、兵器、石鼓、詔版、泉布、瓦當等實物上的文字,無一不在篆刻創作的文字取資之內。特別是明清之際,流派作家中的幾位巨將,能成功地以自己獨具風貌的篆書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廣博,而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隸、篆中的一種——篆書來說,就有好多門類。秦以前的統稱大篆;秦統一后的文字,稱小篆(即秦篆、斯篆);漢代則出現了一種專用於摹印的書體稱繆篆。屬大篆範疇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類的包括詔版、權量書體;漢篆則還有漢磚、碑額書體。而且在篆書中,一個字往往出現多種寫法,有的甚至多達百餘種。但是不論篆書有多少類別和多少寫法,歸根結底卻“萬變不離其宗”。

溯源


東漢官印
東漢官印
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篆刻相結合的工藝美術,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現的一門工藝美術。是將漢字書法的美,與章法表現的美、刀法展現的美及金石自然美為一體,以獨立欣賞的表現性藝術。篆刻藝術從明清流派算起已有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實用藝術的表現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時代。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
篆刻藝術(刻刀的刀法)與書法藝術(毛筆的筆法)一樣,經歷了一個由實用藝術轉化為純表現性藝術的歷史過程。依據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大多屬於戰國時期。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古璽是由專門工匠製作,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璽文分朱文和白文兩種,其特徵是:朱文璽邊欄寬闊,白文璽有界格。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各種異形。
古璽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反映了社會實用生活習俗和樸素的審美價值觀。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現3枚類似的實物,據此有人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
前三方只有圖案記號,第四方為戰國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小篆相近,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這種表現形式是後世閑章印的先導。
漢代是璽印發展空前輝煌的時期,更明確約定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餘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係,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
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新莽時期的印章製作最為精美。
東漢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社會動蕩,戰亂不已,文武官員常調動,封拜頻繁,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印坯上臨時刻鑿,印文不加修飾,便為急就章。
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對後世的篆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現時,曾被誤認為印范,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蛻。在紙張未發明以前,古人多在簡牘上書公文、記帳目、寫書信等。在簡牘的遞寄往來中,為了嚴守機密和防止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後鈐蓋璽印,這就是所謂的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於璽印在泥上的擠壓,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后還會出現翻“白”成“朱”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現了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紙張普遍應用,開始使用硃砂調製成印泥,封泥之法廢止。因此,用新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時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漢字書法用於官印,印文曲屈迴繞,藉以填補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發展成為九疊篆,卻失去了傳統篆書的優美法度。
隋、唐、宋、元時代,書法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出於鑒藏書畫的目的和書畫家在作品上鈐蓋印章,從而收藏印、齋館印和閑文印盛行,這是實用的璽印向篆刻藝術發展的重要環節。印章與書畫有機的融為一體,印章成為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稱為金石書畫。
此外,中國最早印學理論著作《學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嘯堂集古錄》等對古代璽印都有輯錄。書畫家趙孟頫以擅長刻圓朱文而著稱,為歷代後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藝術性。宋代朱記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隸書、楷書入印,是後世篆刻家普遍重視的印章范體。
古代璽印製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點,但硬度高,堅澀難刻。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現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據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採用花乳石來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闢了新的天地,為篆刻藝術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
篆刻流派形成於明代中葉。此時印章從實用品、書畫藝術的附屬品,而發展成為獨特的篆刻藝術品。篆刻一詞原為比喻書寫篆字和精心為文,“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漢揚雄《法言》一書中說“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指謂作賦修辭時苦心孤詣地雕章琢句,以後演變成鐫刻印章這一藝術的名稱。
篆刻藝術明清兩代之際好手如林、派別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貫、姓氏、師承關係及活動區域來命名的。明代中葉到晚清近500年間,出現了篆刻藝術繁榮時期。
明代文彭是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尤以篆刻擅名當代。他繼承與創新篆刻藝術,被後來篆刻家奉為篆刻之祖。他圓珠文印,參以小篆結體,秀麗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頗具匠心。
他以“六書為準則”的主張,至二十一世紀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則。由於文彭的倡導,篆刻藝術“一時靡漫,暢開風氣”。文彭被稱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還有歸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簡、蘇宣等人。與文彭齊名的何震,(文彭的學生)被譽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對後世影響很大。何震一派被稱為徽派。屬於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聲、董澗、沈風等人。
明代汪關自創白文刻意仿漢,各樹一幟。
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何震《聽鸝深處》為代表作品。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於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篆刻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
清代中葉篆刻藝術進入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和鄧石如。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開創者。
這個流派又經後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發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8位篆刻家也稱為西泠八家。

賞析


溯流求源

趙孟頫作品
趙孟頫作品
印章一道,始於殷商,興於秦漢、盛於明清。篆刻印章的鑒賞,簡言之,宋元以前以時代論風格,明清以後以流派論成就,重在個人風格。作為篆刻藝術欣賞的前提,我們應遵循“深入淺出、溯流求源”的法則。我們所欣賞的篆刻藝術,從表面上、視覺上感受到的是一枚枚朱紅的印跡。然而它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淵源,它集中表現了中國書法、印學學理、特殊的材質等諸多內容,而後由特殊的人枛枛有著較高的傳統藝術修養以及印學修養的人充當主體,使這種形式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審美行為。透過印章的表面,體現出中國藝術家博大精深的審美精神與審美情感,輻射著中國藝術之魂。所謂深入淺出,就是要先從識別中國古文字起,特別是識別篆書字體、結構,觀摩陶器花紋枛枛銅鼎器銘文枛枛秦磚漢瓦、封印枛枛竹簡枛枛碑文古璽等作為提高欣賞能力的知識積累,培養藝術欣賞的興趣。因為印章的出現,最初並非因為可愛好玩,而是因為有用。從殷商交換的憑證,到秦漢時代政治權力的標誌,它的功能是實用的。唐宋之際,收藏風興起,於是出現了簽藏印、齋館別號印等,印章似乎躋身於審美領域了。印章發展到明清之際,形制日趨完善,但篆與刻還是有分工的,明代文彭的出現,起到主導由藝術家代替匠人的作用,自篆自刻,跳越了藝術創作的龍門,悠然騰身於詩、書、畫之間,在操作上完成了從篆到刻一氣呵成的直接創造;在性質上實現了從實用到賞玩的價值轉換,從此,篆刻以純藝術的身份參與到我國的審美歷史中。可以這樣認為,印章的歷史,始於殷商;印學的歷史則始於明代的文彭。文彭之後,我國的藝術領域中才有了一個新的獨立學科枛枛印學,方才有眾多的痴痴耕石的篆刻家,使印章這古老之樹春意盎然。既然篆刻進入到藝術領域中,那麼它的藝術價值就必須具有欣賞性,即“可愛玩”。一方好印必定要“耐玩”才行。而“耐玩”的東西不僅要美,更要有“氣味”。繪畫求“氣韻生動”,而印將“氣”、“韻”都落實到“味”上。具體的講落實到篆與刻的兩個過程之中,我們欣賞一方印章,不在乎是閑章還是官印,不在乎是吉語印還是鑒藏印,關鍵在於:印文、章法、刀法這些要素,因為由此可見到作者的天賦與修養功底。
呂大明先生邊款篆刻藝術欣賞
呂大明先生邊款篆刻藝術欣賞
綜上所述,我們得知篆刻的欣賞要從溯流求源入手,即從了解,認識漢印開始。一般來講,自劉邦興漢至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印章從風格到採用的字體,無論形式、內容變化都不大,根據近代印人的習慣,就形而論,一概視為“漢印”。漢印的藝術風格和特徵表現於:1、逐漸取消了印的界格;2、印文使用了形體屈滿、方正、線條平直、變化有致的繆篆。通過筆畫的伸張、盤迴、增減、挪移、穿插、變形等不同的處理設計,把印面上沒有界格的大小、長短和方圓不等的印字,根據印的不同形狀調理得非常妥貼。3、
在一方印章中篆法是表現章法的主要組成部分,使漢印成為肥不臃腫,瘦不枯槁的形態。展現出一副布局嚴謹、布白勻稱、虛實均衡、氣勢雄壯的構圖。通過掌握上述漢印的特徵,增加了欣賞水平,最後歸納為鑒賞三部曲,即書法、刀法、章法。概括的講,欣賞篆刻作品,章法是關鍵、書法(指篆書)是基礎,刀法是技巧。優秀的篆刻作品,首先在視覺上給人的印象是章法即朱白分佈,文字結構與整個印文的會意貫通。從其中可以透射出作者的審美觀和創造才能。可以說是“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篆刻家的藝術素養及悟性躍然紙上。這樣的作品,其章法、
書法、刀法所蘊含的內質就高,風格也就傳統、獨特,形式上也就耐人尋味,因而有著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返璞歸真

將華多傑佛印作品
將華多傑佛印作品
在藝術發展史上,無數事實表明,智者對美的感悟力都是相近的。在基本掌握了篆刻作品的欣賞能力之後,如何深刻理解篆刻作品的功力及內涵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由於“詩、書、畫、印”被稱為中國藝術的四絕,所以對印章的欣賞就要擴大提高理論水平,即不但要從印章的表面形式探討技法、章法,還要借鑒,學習其它藝術的欣賞方法,如觀摩書法、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要閱讀這些
諸如“篆刻學”、“漢印文字徵”之類的專業書籍,藉以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素質,達到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境界。所謂超凡脫俗,就是在欣賞印章時注意到作品的情感空間;是渾厚、雄壯還是蕭散、悲切,是緊張凝重還是輕鬆、自由。能夠看出作品由疏緩到急促的流變,由外到內的、驟然的、活動點與靜態塊面的波動,而最終歸向原始情感。沃爾特·佩特曾說“所有的藝術都在不斷地向著音樂的境界努力”。當時間形式由遠近不同的跳躍,表現為有規律的節奏;空間形式由粗礪與優雅、不安與寧靜的組合演變為對稱、呼應的節奏,我們的美的感受則極為
自然地由對音樂的感受移向對裝飾趣味的感受。它不但喚起了視覺的慾望,更激發了大腦思維的慾望,從而觸發引導讀者的藝術想象。這樣的作品就達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別出新意成一家”的創作過程。這一最終結果也就是篆刻藝術在進行冷靜的思考後,通過艱難的風格蛻變周而復始,返璞歸真的歷程。
綜上所述,篆刻藝術的欣賞,已經涉及到了印章藝術的實質,並以漢印為例,分析了構成漢印藝術的一些基本特徵,使人們認識到篆刻何以具有深厚質樸美的原因所在,完成了印章的審美過程。總之,篆刻藝術作為一門專門藝術受到世人越來越多的關注。

技法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構成篆刻藝術的主要條件。明代朱簡在《印章要論》中說:印先字,字先章;章則具意,字則具筆。刀法者,所以傳筆法者也。所以篆刻要成為一件藝術品,三者必須具備,而篆法、章法和刀法,相互有密切關係,形成一件藝術品的整體。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 李嵐清 製作印章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 李嵐清 製作印章

篆法

篆法傳統印章文字主要用篆書,所以稱為篆法。其實是印章文字的書法。古代印章,古□用大篆、漢印用繆篆(一種筆畫屈曲纏繞的篆書),也有用鳥蟲書。宋元以來多用小篆,還有一種將篆書筆畫摺疊均勻,填滿印面,稱為九疊篆。近代有用隸書、草書、楷書入印的。鐫刻印章,必須識別字體,尤其是篆書,要了解字體的源流、文字的結構規律,才能將文字正確地組合在印面中,不致在文字上造成錯誤。其次,鐫刻印章,必須有書法藝術的修養。明清著名篆刻家,大都是書法家,他們講求以書入印,要求刀中見筆,筆中有刀,刀筆相生,因而使篆刻融化書法,藉以增添無窮的意境和趣味。

章法

李嵐清製作印章“和諧社會”
李嵐清製作印章“和諧社會”
章法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即所謂分朱布白。印章在很小的範圍,以不多的文字,表現其藝術魅力,因此要求文字富有變化,其布局要豐富多彩而有藝術性。印章的布局大致分虛實疏密、欹側均衡等藝術規律。其運用作者往往以增減、屈伸、挪讓、呼應等方法來處理。清代篆刻家將虛實疏密關係總結為疏可走馬、密不通風、計白當黑等布局規則。即借虛以見實,以虛襯實,虛實相生,以得到意境深邃、回味無窮的效果。欹側均衡是在參差欹側的變化,求勻稱的效果,欹側與均衡是相反相成的,即所謂欹正相生。要達到欹正相生的效果,布局時必須注意輕重、起伏、呼應、離合的關係,使參差不齊中求得統一和諧。章法除利用文字的安排外,還可利用筆畫的粗細肥瘦、邊框欄格的安排以及擊邊的方法使其有殘缺趣味,來處理布局的變化。

刀法

刀法 篆刻家湊刀於石面,下刀的方法不同產生刀痕的面貌也不相同,所以刀法可以增加篆刻藝術趣味。明清著名篆刻家無不重視刀法,明代朱簡《印章要論》說:“吾所謂刀法者,如筆之有起伏,有轉折,有緩急,各完筆意,不得孟浪”。古人鐫刻印章用刀如用筆,以刀代筆,所以刻印刀又稱鐵筆。古代論印的著作將刀法分為:單刀、復刀、反刀、飛刀、澀刀、舞刀、切刀、留刀、埋刀、補刀等。也有將它分為:正入正刀、單入正刀、雙入正刀、沖刀、澀刀、足刀、留刀、復刀、輕刀、埋刀、切刀、舞刀、平刀等。近代篆刻家鄧散木認為上列這些刀法,有的成理,有的不成理,如果實際運用,則須因時制宜,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刀法因人而異,由於派別的不同,在用刀上也有差異。清代皖派篆刻家善用沖刀,線條挺健,刀筆相融,流暢自然,線條風格流動奔放。浙派篆刻家喜用切刀,刀痕頓挫起伏,沉著痛快,線條風格生拙古樸。刀法的講求,是印章邁進篆刻藝術時代的一大特點。

款識

款識 篆刻藝術的附度部分。刻在印側的稱為邊款或旁款,刻在印章頂端的文字稱為頂款。秦漢和秦漢以前印章,未發現鑄刻有款識文字。隋代官印,有在印背加刻鑄造年月日的,世稱背款,應是最早的印款。篆刻家在印側面刻款識文字,始於明代。印款除刻作者姓名和鐫刻時間外,還有題識其他詞句,很像中國畫的題跋。款識的書體有楷、草、隸、篆、行書等,此外還有刻圖像的。文字有陽文、陰文,初期刻法用雙刀,以後大都單刀直下,風格各不相同。印款本身也是藝術品,它和印面篆刻可互相爭輝,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趣味。

史冊格篆刻


“史冊格篆刻”,是在基於秦漢及明清等篆刻印章傳統形制、技法與風格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增加裝飾效果:將文字置於(由兩條豎線為一組的)條形格框之中,同時不改變所取印材(篆刻石料或其它材料)印面的面積和態狀,條框以外空餘部分保留或挖除,即出現古代史冊竹簡木犢之形象,——在增加裝飾性的同時,保留中國篆刻古樸自然和文雅精緻等傳統氣象與意蘊。因此稱為“史冊格篆刻”,其將內容“載入史冊”的獨特創意,耐人尋味;而其史無前例的外觀效果,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篆刻的形制,具有強烈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是中國篆刻藝術延續過程中的一次發展和進步。史冊格篆刻圖片:
篆刻藝術 2張
篆刻藝術
史冊格篆刻例舉
史冊格篆刻例舉
篆刻藝術
篆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