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公林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梁公林,亦稱啟聖王林,位於曲阜城東13公里處,北靠327國道,南倚防山,北臨泗水,是孔子父親叔梁紇同母親顏征在的墓地。林園歷年增擴,周圍石徹林牆,古柏森森,享殿3間,殿後有內牆,中間為叔梁紇和顏征在合墓,墓碑篆文“聖考公齊國公墓”,墓前有石人、石獸。還有孟皮墓在其側,碑書“聖兄伯尼墓”。現佔地20餘畝,古柏如虯,老楷成蔭,並有享殿、林門等建築。

歷史沿革


父以子貴,金代封叔梁紇為齊國公,元代封啟聖王,因此梁公林又稱“啟聖王林”。
梁公林
梁公林
孔子3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葬於防山之陰,24歲時母親顏征在去世,將父母合葬。當時的社會風俗,夫婦不合葬,孔子將父母葬於一處,並於墓上封土,開夫婦合葬、墓而墳的先河。經歷代多次修造,形成現有規模,林地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43.4米,古樹467株。林前神道長177.9米,寬42.3米,有大門三間,左右修砌八字形牆垣,甬道旁有石雕望柱、文豹、甪端、翁仲各一對,均為金代所造。享殿廣五間,深三間,殿兩端各有掖門一座,由此而入即墓區中心。墓前有石碑、石供案、石鼎、石瓶。墓東南 10米處有孔子兄長孟皮的墳墓。神道東側15米處,保存有三座完整的漢畫像石墓室。

歷史記載

魯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孔子三歲時,父叔梁紇死,葬於防山之陰。魯昭公七年(前535年),孔子十七歲時,母顏徵在卒,與其父合葬於防。《禮記· 檀弓》載:“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追封叔梁紇為“齊國公”,追封顏徵在為“魯國太夫人”。元至順二年(1331年),元文宗又加封叔梁紇為“啟聖王”,加封顏徵在為“啟聖王夫人”。
金正大年間,孔子五十一代孫孔元措所著《孔氏祖庭廣記》記載:“今墓前有齊國公廟、廊廡祭亭……每歲時子孫祭饗焉。”元至元二年(1336年),濟寧路總管張亞中捐俸於梁公林內建造石儀、石門、護墳牆、享殿等。清康熙十年(1671年)孔子六十七代孫孔毓圻庀材鳩工,築內外圍牆,建享殿五楹,並增建林門三楹。1983年又大修。

建築特色


梁公林墓碑
梁公林墓碑
現梁公林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43.4米,四周石砌圍牆,佔地63畝。林前有神道,南北長177.9米,寬42.3米。神道兩側植柏,林道北端直通林門。門前兩側分列石獅各一。東獅之北,座東面西立有元至元六年(1340年)孔子五十二代孫、從事郎、濟寧路泗水縣尹孔之嚴所立“大元加封啟聖王墓”碑。林門3間,四柱衝天式,木構,前後撐戧柱,欞格紅漆門,中間枋板金字正書“啟聖林”三字。進林門,為一南北甬道
享殿前有露台,呈長方形,面積約60餘平方米。享殿是梁公林內主體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前後廊式木架,單檐,檐下施交麻葉斗,歇山綠琉璃瓦頂。前出廊,廊柱為八角石柱6根,見地平牡丹、荷花等紋飾。
享殿兩側各有掖門,進內為朱紅圍牆。牆內為叔梁紇、顏氏合葬墓和孟皮墓。孔子父母合葬墓前置石供桌一,立石碑1通,碑身正中篆刻“聖考齊國公墓”,左側刻“益津高 書”,右側刻“甲辰春三月既望五十一世孫孔元措立石”,均為隸書,蒙古乃馬真后三年(1244年)立。孟皮墓在梁公墓左側前方。墓前亦置石供桌一,後有一碑,正中篆刻“聖兄伯尼墓”,右側楷書“五十六代孫承事郎曲阜縣世職知縣希范立石”,“五十七代孫孔詢篆”。孔希范於明洪武二十八年任曲阜知縣,此碑為明代所立。1985年,梁公林被公布為濟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觀


濟寧石門山
梁山
目夷墓
鐵道游擊隊紀念碑
鐵塔寺
微山湖
微子墓
微山島
亞聖故里
嶧山
水泊梁山
少昊陵
魯國盛世
論語碑苑
顏廟
孔子六藝城
孟廟
孔廟
微山湖
孔林
孔府
孟子故里
洙泗書院
尼山
聖府大門
黃帝誕生地
九龍山摩崖墓群
孟母林
梁公林
石門山
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