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莘

著名作曲家

王莘,原名王莘耕,男,1918年10月出生,江蘇無錫盪口鎮人。著名作曲家,天津市音協名譽主席。

1954年《歌唱祖國》獲全國群眾歌曲評選一等獎。1989年《歌唱祖國》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金唱片獎。中國音協“金鐘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代表作有《晉察冀》《日頭上山崗》《戰鬥生產》《選村長》等。

2007年10月15日晨病逝於天津,享年89歲。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自幼受到民間音樂的熏陶,酷愛音樂,並學會吹笛子和拉二胡。父母想把他培養成作曲家,但家裡窮得連中學都供他不起。
王莘舊照片
王莘舊照片
1932年14歲來到上海,在先施百貨公司當一名見習店員。
1935年受到上海民眾掀起的抗日救亡愛國運動的影響,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結識了左翼進步音樂家冼星海、呂驥、孫慎等人,參加了冼星海、呂驥領導的抗日救亡歌詠運動,到浙江寧波等地積極宣傳抗日。
1938年奔赴延安,在魯迅文藝學院跟冼星海、呂驥、向隅等學習音樂。
當冼星海寫出《黃河大合唱》在“魯藝”排練、演出時還曾擔任過《河邊對口曲》中王老七的領唱。

演藝經歷


王莘照片
王莘照片
1939年畢業后先在晉察冀根據地開展工作,后擔任華北聯大音樂系教學工作,從此便開始了革命歌曲的創作活動。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王莘創作了歌曲《晉察冀》《日頭上山崗》《戰鬥生產》《選村長》《邊區兒童團》《打擊頑固分子》《永遠跟著共產黨》等數百首,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軍民的革命熱情。
1942年開始擔任群眾劇社的領導工作。解放戰爭時期,創作了小歌劇《寶山參軍》和大量歌曲。
1949年1月率群眾劇社的同志們進入剛解放的天津市。解放后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主要作品有歌曲《邊區兒童團》《戰鬥生產》《愉快的勞動》《歌唱祖國》《只因為立功喜報到了家》《飼養員之歌》《祖國頌歌》,歌劇《寶山參軍》《義和團》《煤店新工人》,大合唱《團結反帝》等。
1950年國慶節前夕在返回天津的火車上他便開始醞釀創作。不久,一曲氣勢雄壯、熱情豪放的新歌《歌唱祖國》誕生了:“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這首凝聚著愛國之情、愛黨之心和民族之魂的時代金曲很快傳遍神州大地,成為億萬人民久唱不衰的音樂經典;到了第二年的國慶節前夕,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文化部向全國人民推薦兩首歌曲,其中之一就是《歌唱祖國》。
1951年10月29日,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毛主席得知列席會議的王莘就是《歌唱祖國》的作者時說:這首歌好,還特地將剛剛出版的《毛澤東選集》送給王莘,並為他親筆簽名。
2000年在《歌唱祖國》創作五十周年暨王莘從事音樂創作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上,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對他進行了表彰。全國解放后還創作了《歌頌祖國之歌》《奔向幸福前景》等創作的歌劇《王傑讚歌》曾為周總理演出並受到鼓勵他還為毛主席詩詞譜曲,為話劇《紅岩、《釵頭鳳》寫了插曲。幾十年間創作了革命歌曲近千首,為人民音樂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82年患了腦血栓,右半身偏癱。這對於視創作為生命的來講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依舊頑強地與病魔做鬥爭。在12歲參加革命、1944年入黨的老伴兒王惠芬的照料、幫助下,用尚可動彈的左手在兒童寫字板上寫音符、節奏、小節,然後讓老伴“翻譯”到紙上,再反覆推敲修改,絲毫未減弱創作熱情。
2007年10月15日晨病逝於天津,享年八十九歲;12月22日安葬於天津市永安公墓

社會活動


公益活動

1994年拿出全部存款設立了“王莘歌曲創作獎勵基金會”,鼓勵詞曲作者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歌唱祖國的歌曲。
2003年“非典”肆虐時期在家裡拉開了戰幕,創作出天津市第一首抗“非典”歌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還從家中拿出2萬元將19首歌曲製成3000張CD,全部送至北京小湯山醫院和天津海河醫院等一線醫療單位;同年當聽說有56名品學兼優的革命老區青年考上大學,但交不起學費他便讓老伴兒用輪椅推著自己四處“遊說”,利用自己的聲望和影響為他們籌措來45萬元資金,使他們終於走進了大學校門。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名稱獲獎作品所獲獎項獲獎結果
1954年全國群眾歌曲評選《歌唱祖國》曲評選
1989年
中國唱片總公司《歌唱祖國》金唱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