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理論

貨幣對外價值下跌的現象

通貨膨脹是具有另外的特徵或狀態的物價水平的上漲:它不完全地被預料到;它導致(通過成本上升)物價進一步上漲;它並未增加就業和實際產量;它比某一“安全”速率更加快;它“由貨幣方面”原因而引起;它根據由間接稅和補貼組成的實價來度量;它是不可逆的。

介紹


通貨膨脹是用外匯匯率,用黃金價格來計量的、或用對黃金過度需求,或用官方匯價來表示的貨幣對外價值的下跌。

通貨膨脹度量


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即零售物價指數,有些國家也稱生活費用指數。消費者價格指數是衡量家庭和個人消費的商品和勞務價格變化的指標。它是許多種(通常為幾百種)消費品和勞務價格指數的加權平均數。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生產者價格指數是批發價格指數。其計算方法與消費者價格指數基本相同,不過這裡的價格是指批發價而不是零售價,並且所包括的商品和勞務的數量和品種也與消費者價格指數不同。 .

對經濟的影響


通貨膨脹與國民產出的循環
通貨膨脹會造成收入的重新分配。在通貨膨脹期間,一些人的名義收入的增長會低於價格上漲的幅度,這會使其實際收入下降、生活水平下降;但另外一些人的名義收入增長的幅度會超過物價上漲的幅度,使他們的實際收入上升、生活水平提高。所失與所得相抵,總的實際收入水平和平均的實際收入水平會保持不變。
通貨膨脹與收入再分配
通貨膨脹會降低那些有固定貨幣收入的人們的實際收入,使他們的實際生活水平下降。
通貨膨脹會使長期儲蓄的實際價值降低,損害儲戶的利益。
通貨膨脹也會影響稅收,並通過稅收影響國民收入在政府和私人部門之間的再分配。
另一方面,通貨膨脹率高的國家,其同類產品的價格會相對上漲,導致其出口量減少,進口增大和出口減少會導致一個凈增的流向國外的國民收入流量。如果存在著自由匯率制度,凈增的流向國外的國民收入流量會使本國貨幣貶值,即本國貨幣的外幣價格下跌。這會阻止國民收入的繼續流出,使本國商品的國際價格恢復到以前水平。

需求拉上


這是從總需求的角度來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認為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總需求過度增長,總供給不足,即“太多的貨幣追逐較少的貨物”,或者是“因為物品與勞務的需求超過按現行的價格可得到的供給,所以一般物價水平便上漲。”總之,就是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所引起的通貨膨脹。
對於引起總需求過大的原因又有兩種解釋:一是凱恩斯主義的解釋,強調實際因素對總需求的影響;二是貨幣主義的解釋,強調貨幣因素對總需求的影響。與此相應,也就有兩種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理論。
1)凱恩斯主義的解釋
認為,當經濟中實現了充分就業時,表明資源已經得到了充分利用。這時,如果總需求仍然增加,就會由於過度總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貨膨脹。可以用膨脹性缺口這一概念來說明這種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
膨脹性缺口是指實際總需求大於充分就業總需求時,實際總需求與充分就業總需求之間的差額。
凱恩斯強調了通貨膨脹與失業不會並存,通貨膨脹是在充分就業實現后產生的。
當總需求增加后,總供給的增加並不能迅速滿足總需求的這種增加,產生短缺,價格上升。但由於經濟中沒有充分就業,價格的上升刺激了總供給,國民收入也增加了。
2)貨幣主義的解釋
認為,實際因素即使對總需求有影響也是不重要的,由此所引起的通貨膨脹也不可能持久的。引起總需求過度的根本原因是貨幣的過量發行。

供給推動


這是從總供給的角度來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供給就是生產,根據生產函數,生產取決於成本。因此,從總供給的角度看,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在於成本的增加。成本增加意味著只有在高於從前的價格水平時,才能達到與以前一樣的產量水平,即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使國民收入減少,價格水平上升,這種價格上升就是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並不相同,因此,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又可以根據其成因分為以下幾種:
1)工資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經濟學家認為,工資是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工資的提高會使生產成本增加,從而價格水平上升。在勞動市場存在工會的賣方壟斷的情況下,工會利用其壟斷地位要求提高工資,僱主迫於壓力提高了工資之後,就把提高的工資加入成本,提高產品的價格,從而引起通貨膨脹。
工資的增加往往是從個別部門開始的,但由於各部門之間工資的攀比行為,個別部門工資的增加往往會導致整個社會的工資水平上升,從而引起普遍的通貨膨脹。而且,這種通貨膨脹一旦開始,還會形成“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這樣工資與物價不斷互相推動,形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2)利潤推動的通貨膨脹
又稱價格推動的通貨膨脹,指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的廠商為了增加利潤而提高價格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的廠商控制了產品的銷售價格,從而就可以提高價格以增加利潤。通貨膨脹是由於利潤的推動而產生的。尤其是工資增加時,壟斷廠商以工資的增加為借口,更大幅度地提高物價,使物價的上升幅度大於工資的上升幅度,其差額就是利潤的增加。這種利潤增加使物價上升,形成通貨膨脹。
3)進口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這是指在開放經濟中,由於進口的原材料價格上升而引起的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一國的通貨膨脹通過國際貿易渠道而影響到其他國家。這種通貨膨脹時,物價的上升會導致生產減少,從而引起蕭條。
與這種通貨膨脹相對應的是出口性通貨膨脹,即由於出口迅速增加,以致出口生產部門成本增加,國內產品供給不足,引起通貨膨脹。

供求混合推動


這種理論把總需求與總供給結合起來分析通貨膨脹的原因。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的根源不是單一的總需求或總供給,而是這兩者共同的作用的結果。
如果通貨膨脹是由需求拉動開始的,即過度需求的存在引起物價上升,這種物價上升會使工資增加,從而供給成本的增加又引起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是由成本推動開始的,即成本增加引起物價上升,這時如果沒有總需求的相應增加,工資上升最終會使減少生產,增加失業,從而使成本推動引起的通貨膨脹停止。只有在成本推動的同時,又有總需求的增加,這種通貨膨脹才能持續下去。

結構性


這種理論從各生產部門之間勞動生產率差異、勞動市場的結構特徵和各生產部門之間收入水平的趕超速度等角度分析了由於經濟結構特點而引起的通貨膨脹的過程。

預期與慣性


這兩種通貨膨脹理論的重點不是分析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而是分析為什麼通貨膨脹一理形成以後就會持續下去。
1)預期通貨膨脹理論
預期通貨膨脹理論認為,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通貨膨脹,即使最初引起的通貨膨脹的原因消除了,它也會由於人們的預期而持續,甚至加劇。
預期對人們的經濟行為有重要的影響,而預期往往又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形成的。在產生了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人們要根據過去的通貨膨脹率來預期未來的通貨膨脹率,並把這種預期作為指導未來經濟行為的依據。
2)慣性通貨膨脹理論
慣性通貨膨脹理論也是要解釋通貨膨脹持續的原因,但它所強調的不是預期,而是通貨膨脹本身的慣性。
根據這種理論,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了通貨膨脹,即使最初遙原因消失了,通貨膨脹也會由於其本身的慣性而持續下去。這是因為,工人與企業所關心的是相對工資與相對價格水平。在他們決定自己的工資與價格時,他們要參照其他人的工資與價格水平。這樣通貨膨脹就會由於這種慣性而持續下去,因為誰也不會首先降低自己的工資與物價水平。只有在經濟嚴重衰退時,才會由於工資與物價的被迫下降而使通貨膨脹中止。
預期通貨膨脹理論與慣性通貨膨脹理論很相近的。前者由貨幣主義者提出,強調現在對未來的影響;後者由凱恩斯主義者提出,強調了過去對現在的影響。這兩種理論從不同角度解釋了通貨膨脹持續的原因。

經濟學的角色


穩定的小幅度通貨膨脹一般會被認為對經濟有益。其中一個原因是某些價格難以重新談判降價,特別是對薪資與合約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物價若緩步上漲,則相關的價格便較易於調整。有多種物價會‘抗拒降價’,而傾向於不斷上漲。所以試圖達到零通貨膨脹(物價維持平準)的做法會導致其他行業的價格、盈利、與僱員數降低。所以,若干公司的執行部門視溫和的通貨膨脹為‘潤滑商業巨輪’。追求完完全全的價格穩定會帶來極具毀滅性的通貨緊縮(物價持續降低),將導致破產與經濟衰退(甚至經濟蕭條)。
金融體系視通貨膨脹之‘潛在風險’為高於儲蓄累積財富的基本投資誘因。換句話說,通貨膨脹就是市場對金錢的時間價值之措辭。也就是說,因為今天的一元較明年的一元更具價值,所以未來的資本價值在經濟學上有所扣減。此種觀點視通貨膨脹為對未來資本價值的不確定性。
對低階層者而言,通貨膨脹通常會提高由經濟活動之前的貼現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通貨膨脹通常導因於政府提高貨幣供給政策。政府對通貨膨脹的所能進行的影響是對停滯的資金課稅。通貨膨脹升高時,政府提高對停滯的資金的稅負以刺激消費與借支,於提高了資金的流動速度,又增強了通貨膨脹,形成惡性循環。在極端的情形下會形成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增強不確定性可能會打擊投資與儲蓄。

重新分配


從效果上將收入從固定收入者(收入來源於養老金之類)手中重新分配至非固定收入者(收入來源於薪水或投資回報),因為薪水或投資回報會隨通貨膨脹而上漲。
同樣的,固定金額的放款者,其資產可能會重新分配給貸方(若放款方對通貨膨脹預期不足從而利率偏低)。例如,政府通常是貸方,通貨膨脹使政府實際負債降低,從而會將資金重新分配回政府手中。這種情況有時被視為通貨膨脹稅
國際貿易:若國內通貨膨脹率較低,遭削減的貿易餘額會破壞固定匯率。
鞋底成本:因為現金的價值在通貨膨脹時會萎縮,在通貨膨脹時期人們因此會傾向持有較少的現金。這種行為會導致成本增高,比如去銀行的次數增加。(鞋底成本一詞是句玩笑話,意指因走到銀行而磨損鞋底所產生的成本。)
菜單成本:商號須更勤於改變產品價格,這導致成本增加。一個例子是餐廳由於改印菜單所增加的成本。
惡性通貨膨脹:若通貨膨脹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會幹擾到正常的經濟活動,損害供給能力。
在一經濟體中,會有若干部門編入通貨膨脹指數,而若干部門沒有,通貨膨脹行為會自未編入的部門向編入的部門重新分配。在影響幅度小時,這屬於一種政策性的選擇,不對儲蓄而對變現優先權與手頭資金課稅。若影響超出一定幅度時,則其效應歪曲,成為個人‘對通貨膨脹的投資’,也就是鼓勵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
因為以上打擊通貨膨脹的理由都高於打擊其預期行為與打擊持有大量資金所需的小幅影響,大部分的中央銀行顧及物價穩定性,都以可見但極低的通貨膨脹為目標。

痛苦指數


痛苦指數於1970年代發表,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等於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總合。其公式為: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 + 失業率百分比,表示一般大眾對相同升幅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感受到相同程度的不愉快。現代經濟學家不同意以完全負面的‘痛苦’一詞來形容上述通貨膨脹機轉的負面衝擊。實際上,經濟學家中有許多認為公眾對溫和通貨膨脹的成見是來自其相互影響:群眾只記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相關的經濟困難狀況。以現代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是較不重要的經濟問題,可由對抗滯脹[stagflation](可能由貨幣主義[monetarist]所刺激)來作部分中止。
許多經濟學家(特別是在日本)曾鼓吹以較高的通貨膨脹作為經濟衰退的一個解決方案。
所有對通貨膨脹的調查都顯示出新古典經濟學派學者與一般大眾對溫和通貨膨脹所造成的損害有岐見:公眾仍然認為其損害劇烈,而財政型經濟學者視其損害為微不足道,許多學者甚至說一點傷害也沒有。
因通貨膨脹具重分配之性質,反對承受通貨膨脹重負的意見落居下風。因為資本利得稅為名目數額,所以通貨膨脹被主張為與“富人稅”一樣重要,而低度通貨膨脹的社會會傾向於財富凝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