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山
山東省旅遊景區
梁父山,別名映佛山,迎福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徂徠山南麓,新泰市天寶鎮后寺村北。京滬高速G2化馬灣出口沿省道09公路南行8公里即到。梁父山海拔288米,山勢峭拔險峻。山巔有北齊石刻經巨石一處,巨石狀如坐佛,故又稱“映佛山”。據史籍記載,上古至秦漢時期歷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禪梁父,有“地神”之稱。因此梁父山在華夏古代文明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梁父山
《史記·封禪書》:“古者,封泰山禪梁父,七十二家。”《大戴禮·保傅》:“以封泰山而禪梁父,朝諸侯而一天下。”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東封泰山,之後降禪梁父。西漢元封元年漢武帝登封泰山,禮祠梁父。東漢建武三十二年,漢光武帝復封泰山,這位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率領大軍,浩浩蕩蕩,雄心勃勃地向泰山進發,封完泰山,又降禪梁父。由是,“自秦漢后侈談封禪者無不以泰山、梁父並稱。”
這座名載史冊的梁父山,便坐落在新泰境內的徂徠山東,又名映佛山。其山依傍徂徠,俯臨柴汶,山勢險峻,故孔子曾以登梁父喻推行仁道的艱難,東漢張衡曾以“梁父艱”來比喻仕途險惡。山巔映佛岩上的北齊梁父令刻經,為此山增添了濃重的文化和宗教色彩。漢唐間樂府流行的《梁父吟》,更是膾炙人口的名曲。以至當代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創作的小說,也借用《梁父吟》這一佳題作為篇名。在梁父山下,還有漢武帝東封時所置的梁父縣。漢梁父故城今名古城村,尚殘存北部城垣,長約500米,高1—3米,在城址的地面上,可見瓦當、弧形磚及大量陶器殘片,均具漢代特徵。
梁父山
梁父山
北齊刻經
刻於北齊武平元年(570年),由北齊梁父縣令王子椿所刻。大般若經石高1.8米,寬2.4米,正面刻經文,《般若波羅密經》刻石在梁父山巔,刻石高約8米,寬5米,狀如巨佛端坐。梁父山刻經筆法古樸,筆畫俊厚,氣韻高逸,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與泰山經石峪、鄒城鐵山、汶上水牛洞齊名,為山東北朝四大刻經之一,其書法藝術飲譽海內外。
孟子將柳下惠與孔子並提稱“聖之和者也”故又稱“和聖墓”,柳下惠為魯國重臣,法不避貴,三次遭罷黜,終不背離魯國。“坐懷不亂”的故事更是有口皆碑。“和聖墓”歷代多有有識之士修葺之舉,1992年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毛鑄倫先生捐資將“和聖墓”修葺一新。建有石坊一座,石碑亭二座,石碑亭二座。與和聖墓隔柴汶河相望,有和聖故里,柳下祠堂遺址,柳下書堂碑刻。今西柳群眾投資百萬元恢復了和聖祠,以緬懷這位先賢。
在溪東岸坐北面南依山勢疊築而就。前為“玉皇閣”分上下兩層,單檐硬山前廊式結構,下有石砌門,額題“金闕宮”,門前有千年銀杏雙挺。後為三清殿,西側前有呂祖殿,後為“六逸堂”。匾額“筱洞天”。觀內有清康熙五十三年趙國麟撰書《徂徠礤石峪瞻田碑》,乾隆二十四年成城《游徂徠山記碑》及嘉慶十六年蔣大慶《重修樓閣殿宇碑》等碑碣。溪內又有“徂徠第一”、“竹溪”、“湍激”、“玄,石碑亭二座甫”、“仙閭靈府”、“壁立千仞”等題刻。
隱仙觀東側嶺北為“煉丹石屋”,有天然石洞、石門、石床、石枕、石鼎、石灶等,傳為於元虛煉丹處。趙國麟題“煉丹爐”。
梁父山
光化寺景區位於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東端,風景秀麗,是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六大景區之一。景區面積1萬餘畝,植物樹種主要以松、柏、刺槐、麻栗、經濟林為主。光化寺院落始建於後魏,初建時寺名無考,至隋已有光化之名,寓意昭示佛教之鼎盛光大。歷代以來,不斷翻修、重建,為佛教勝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該寺由山門、大雄寶殿、配殿組成,殿內四壁繪有清代壁畫,山門兩側有乾隆,光緒重修碑。寺東南一里為墓塔林。大家現在看到的建築是1995年對其修復的,石碑亭二座。光化寺景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其中古松、三義柏、周猛洞以及光化寺、波羅蜜經、大般若經等景點都為光化寺景區的標誌景點,讓人看后不忘、流連忘返。寺內古松樹齡均在千年以上,柏名“三義柏”一本三株,軒邈競上,筆立堆翠。松稱“蔽寺松”狀似丹鳳展翅,冠蓋畝余。歷史風光名著《岱覽》中記載:“寺當奧區、左右兩峰如抱,前望諸山,如翠屏遙列”。乾隆年間進士成城在《宿光化寺》一詩中贊到“水石澄寒色、松風起梵聲。此時塵鞅客,心跡亦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