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人民政府

鄂州市人民政府

鄂州市人民政府是湖北省鄂州市的行政管理機關。政府辦公地址:中國湖北省鄂州市濱湖北路特一號。

歷史沿革


鄂州,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城市圈成員城市之一“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示範區。
鄂州歷史悠久,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築鄂王城,這也是湖北簡稱“鄂”的由來。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為圖霸業朔江而上,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在此稱帝建都。東吳立國60年間,武昌(今鄂州市)作為國都和陪都,先後達45年,與建鄴(今南京市)並稱“東都”和“西都”。
鄂州是古銅鏡之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原產地,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素有“百湖之市”、“魚米之鄉”等稱號。

現任領導


市長:陳平
巡視員:嚴國本
常務副市長:楊軍
常務副市長:李忠祿
副市長:程少雲
副市長:汪繼明
副市長:吳友安
副市長:謝方
副市長:唐小明
副市長:董煜華
副市長:薛四清
副市長:姜飛輪
副市長:岳勁
市長助理:李軍傑
秘書長:劉輝

行政區劃


1979年11月,從鄂城縣劃出城關鎮及附近農村的5個生產大隊,成立鄂城市,縣、市並存。1983年,將鄂城市、鄂城縣及江北的黃州鎮、長江鄉合併成立省轄鄂州市,下設鄂城、黃州兩個縣級區和程潮、華容、長港、梁子湖4個派出區(副縣級)。1987年,黃州區劃歸黃岡,撤銷派出區,設立鄂城、華容、梁子湖3個縣級區。

人口


2012年末,全市公安戶籍人口109.36萬人,常住人口105.3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4.79萬人。按城鎮常住人口計算,城鎮化率62.09%,居湖北省第二位。
全年出生14372人,出生率為13.14‰;死亡7506人,死亡率為6.8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8‰。

改革示範


鄂州先後承擔了36項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勇於探索,是這座城市不竭的發展動力。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一些重點領域取得明顯突破。鄂州市工業化率全省第一,城鎮化率全省第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三,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全省第四。
改革行政層級。葛店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軍傑說:“2012年,在葛店開發區撤銷鄉鎮政府,組建功能區,逐步將區以下管理的學校和醫院上划市級管理,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市級統籌、標準統一。功能區集中精力抓經濟建設。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重心下沉到農村新社區。從‘市-區-鄉鎮-村’三級政府四級管理,轉變成‘市-功能區-新社區’一級政府三級管理。”
精簡行政審批。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金明健說:“行政審批事項由380項精簡至74項,市場准入類項目審批時限由56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
破題農村產權。市農村產權交易所所長肖輝說:“改革內容主要是確權頒證和建立交易平台。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水域灘塗養殖權、農村房屋所有權五項權屬確權頒證,建立交易規則和交易平台。同時開展城鄉集體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和占補平衡指標交易。”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解決了農業產業化資金來源問題。土地指標交易,破除了農村新社區建設資金瓶頸。2012年以來,累計辦理農村產權抵押貸款5000多萬元,帶動社會資本1億多元。土地指標交易1057.6畝,交易資金1.69億元。鄂州成為繼成都、重慶之後,全國第三個規範開展土地指標交易的試點城市。
創新社會管理。市綜治辦主任范超余說:“在全省率先推行城鄉一體網格化管理,全市共3462個網格。包括辦理結婚證在內的33項公共服務下沉到城鄉社區,基本實現群眾辦事不出社區。”
改革,釋放紅利。2012年,鄂州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為19306元、9072元。按城鎮常住人口計算,城鎮化率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