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林

革命烈士

張青林(1920-1947) ,墾利縣墾利鎮民豐村人。1944年參加我黨領導的軍隊后,他先後在區中隊、縣大隊、華東野戰軍第十縱二十八師八十二團二營二連任過戰士、班長、爆破隊長、排長等職,歷經戰鬥幾十次,先後榮立特等功1次,大功2次,三等功1次。1947年3月,在泰安戰役中犧牲。

目錄

正文


人物生平
張青林,原籍壽光,出生不久,就隨全家逃荒要飯漂泊於沾化、利津一帶,后在墾利縣墾利鎮民豐村落下腳。當時的民豐村一帶,雖然地廣人稀,土質肥沃,但百分之七、八十的土地被地主、惡棍霸佔著。這些人,上通官府,下勾土匪,橫行霸道,無惡不作。當地窮苦老百姓被他們欺壓得抬不起頭來,他們這樣的外來逃荒戶就更加難以度日。張青林一家的生活,靠父親一人打短工、扛覓漢維持。張青林尚未成年,父母因病無錢醫治,相繼去世。多虧叔父張景法一手把他拉扯大。張景法是墾區早期的共產黨員,地方幹部。1942年任民豐區中隊副。這年農曆臘月的一個深夜,區中隊幹部在本區高家屋子召開會議,被敵人包圍,張景法慘遭殺害。從此,張青林又成了孤身一人。張青林在叔父的熏陶下,早在入伍前,就懂得了不少抗日救國的道理,並協助叔父做了不少抗日救國的事情,如傳遞信件、站崗放哨、掩護八路軍傷病員等。1941年秋天的一個夜晚,他護送5名八路軍傷病員往廣北轉移。不料,在沙營東南的漫窪里遇到了敵人阻擊。他急中生智,安排傷病員躲在草叢裡,自己冒著生命危險把敵人引開。後來因夜黑、草密,敵人失去追逐目標而撤走,張青林才返回傷病員躲藏地點,護送傷病員到達了目的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張青林工作更加積極。凡是有出擔架、輪戰營、給八路軍送糧、草等任務,他總是第一個報名。1943年冬,在抗日軍民進行的“二十一天”反“掃蕩”中,他連續幾天幾夜不闔眼,幫助抗日家屬轉移、隱蔽,與夥伴們埋地雷、監視敵特的破壞活動。 1945年2月,張青林參加了八路軍,在渤海軍區第三分區十四團二連當戰士。由於他虛心好學,操練刻苦,很快提高了戰術水平,並掌握了多種爆破技術,在參加解放羊口等戰役中,他機智勇敢,被提升為副班長,不久又任班長。在解放壽光城、王高、候鎮的戰役中,他擔任了爆破隊長,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45年5月,他所在部隊配合膠東部隊攻打昌邑縣明家窖據點。此據點,敵人工事堅固、守備森嚴。為了選准突破口,擔任爆破隊長的張青林,不顧長途行軍的疲勞和生命危險,多次隻身到炮樓周圍觀察地形,與隊員們反覆研討最佳爆破方案。戰鬥打響后,他挺身而出,一馬當先,懷抱炸藥包,機智地躲閃著敵人的掃射,將炸藥包放在事先選定地點,很快炸開了敵據點東門。 1945年夏未,抗日戰爭接近尾聲。被迫放棄農村陣在而龜縮在鐵路沿線據點裡的日、偽軍,仍在伺機作最後的垂死掙扎。為了儘快把日本侵略軍趕出中國去,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張青林所在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掃除膠濟鐵路沿線的日偽據點。在攻打普通車站時,他趁夜裡摸近了敵崗哨,活捉了一名哨兵,掌握了敵情,又奉命連夜炸毀了敵炮樓。沒到天亮,普通車站便回到了人民手中。這次戰鬥,從開始到結束,僅用了半宿工夫,斃俘日偽軍150餘人。戰鬥中,張青林左臂負傷,忍痛堅持到戰鬥結束,榮立大功1次。 1947年3月,泰安戰役打響。這時張青林已被提升為排長。他所在的二連,奉命搶佔摩天嶺阻擊敵人。不料敵軍先我一步佔了山頭,並以密集的火力網對我軍實行反阻擊。為了從敵人手中奪回這個山頭,他奉令率領全排戰士從敵後衝上去。經過激烈的短兵相接,敵人被打退了,紅旗插上摩天嶺。但是,張青林同志卻在衝殺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為了表彰這位為人民的解放事業流盡最後一滴血的無畏戰士,部隊給他追記特等功1次,並命名他生前所在排為“尖刀排”。